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是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曆朝曆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整理了大名縣民間一些簡單的規矩與友友一起學習,以便在社交、聚會時不失禮貌。
座位規矩:
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長輩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正對門口的為上座,一般是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來安排)。
切記不要搶座,等領導、長輩、客人入座後再座。
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坐定後,方可入座。
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有長輩或領導時,椅子要坐三分之二,以示恭敬。
入座且記得“左進左出”,即面向餐桌,從椅子的左邊入座。
進餐規矩;
進餐時,先請客人中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别是和衆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就餐時,兩唇合攏,不要出聲。口中食物未吞下,不要再送入口中。不要吧嗒嘴。
進餐時,不要将筷子長時間放在嘴裡,夾菜時不要夾菜尖,不要用筷子上下、來回翻菜,從靠自己近的一面夾菜。
進餐時如出現打嗝,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或者說對不起,起身出去放屁、打嗝、打噴嚏,但打噴嚏一定要轉過身去,用餐巾紙捂住嘴。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取菜舀湯,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裡,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要适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着頭吃飯,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就餐時不應用筷子指人,不禮貌,最好不用手指人。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更不要用手去剔牙,剔完牙後用餐巾紙包起來,不要亂丢亂放。
喝湯規矩:
喝湯要用湯匙,千萬不要端起碗來喝。
喝湯的方法湯匙由身邊向外舀出,由内向外方向舀着喝。
喝湯時,第一次舀湯宜少,先測試溫度,淺嘗。喝湯不要出聲。
喝湯時,不要任意攪合熱湯和用口吹涼。
湯舀起來,不能一次喝完,分幾口喝。
喝完湯,湯匙應擱在湯盤上或湯杯的碟子上。
敬酒規矩:
酒場上領導或主人沒有敬酒前,你不要主動敬酒,除非領導、主人安排你敬酒,否則那是奪權。與領導或長輩碰杯時,你的酒杯應略低于他們表示尊重。一旦碰杯就要喝幹淨,如果真不能喝一定要說明,千萬不要掀得高,酒一滴沒有喝(浪費時間、感情),或者喝進口再吐出來(引起别人惡心)。
給别人敬酒時,不一定要将酒杯斟滿,八分酒酌即可。
敬茶規矩:
民間有"茶七飯八酒滿杯,"之說,茶倒七分滿,才不會水溢燙手,茶湯距離杯口有一定的空間,能很好地保留茶的香味。
人有人品,茶有茶道,除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主人倒茶時,客人還會敲桌子,這叫做“扣指禮”。以前“扣指禮”分很多禮儀,但現在最常用的是食指中指并攏敲桌面三下,表示對倒茶者的感謝和尊重。
轉桌規矩:
現在大部分飯店都是圓桌,每當上一個菜時,應向轉到領導或長輩面前,讓他們先品嘗;想吃什麼菜時,輕輕轉動轉盤,如果看到别人在夾菜,一定要等别人夾完菜,再把喜歡的菜轉到面前。即使再喜歡吃的菜,也不要一個勁地去吃,一個勁吃完桌子上某一盤菜,那樣你的素質顯露無疑,最好不要超過三次或三口,最多不要超過四次。
平時不要老把眼神放在菜上盯,看準後再去輕輕地轉動轉盤。
最後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