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百勞、上杼
來源本穴最早見于《素問·氣府論》。
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發際後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定位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有一椎骨高突,用手按壓,旋轉頸部,這一突起會随之轉動,如果不能轉動的,那是第一胸椎棘突,再向上數第一個就是第七頸椎棘突。
釋義大,與小對言。
椎: 脊節,脊椎,亦作焦。
穴在第7頸椎下,古人排序以此椎為諸椎之長,這裡脊椎較其他脊骨稍大突起。本穴在此椎骨之下,因名大椎。
經典論述《素問·骨空論》
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橛骨,以年為壯數。
《針灸大成》
◆大椎 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銅人》針五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以年為壯。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五勞七傷,乏力,溫瘧痎瘧,氣注背膊拘急,頸項強不得回顧,風勞食氣,骨熱,前闆齒燥。
◆仲景曰:太陽與少陽并病,頸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背膊項急:大椎
功效主治本穴為督脈、手足三陽經交會穴。
本穴位于背部極上,背為陽,上為陽,本穴為陽中之陽。
督脈上的穴位,在橫膈以上的,都可以調節陽氣。本穴又是督脈與手足三陽經的交會穴,所以,但凡是陰陽交争,有一方偏勝的,都可以用此穴調理。
主治:頭項強痛,脊背強急,瘧疾,熱病,骨蒸潮熱,咳嗽,氣喘,感冒,癫痫。
現代研究針刺大椎穴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可促進凝集素或溶血素以及抗體的産生,使凝集素、溶血素、抗體、補體效價普遍升高,白細胞數增加,并有明顯的左移現象。
艾灸或電針動物的大椎、足三裡等穴,可提高網狀内皮系統的吞噬能力,弱刺激時更明顯。
在動物移植性實體瘤模型上艾灸大椎,連續14天後,處死動物,剝出腫瘤,結果表明對瘤體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并可使瘤體的重量減少,提高帶瘤機體的存活率。
針刺大椎穴對肺功能有明顯的調整作用,可使肺呼吸功能增強;
針刺大椎穴對降低體溫有着特異作用,且深刺法極顯著地優于淺刺法,深刺大椎可以影響體溫調節中樞。
針灸大椎穴對血小闆和白細胞都有雙向調節作用。
預告啞門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