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一直以「廣而全」一樣的方式在拓展着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所以每當在購物軟件裡搜索智能小家電的時候,「米家」、「米家生态鍊」這樣的關鍵詞總能出現在搜索結果裡;看起來還不錯的參數、「優秀」的價格以及可以「智能」等特點瘋狂吸引着我們的眼球,但下單之前總會擔心它們用起來好用嗎、品質可靠嗎。
所以編輯部借此機會舉辦了本次 Matrix 圓桌,邀請到了我們的社區作者們一起來聊聊自己買過的米家産品,希望能幫大家了解米家的産品,如果有感興趣的産品也可以通過點擊目錄的方式快速跳轉到該産品。另外,如果你有用到值得推薦的米家産品,無論是什麼類型,都歡迎你在評論區自由分享和補充。
@拐子狼:沒怎麼踩坑的米家大家電我家裡的米家産品還真不少,主要是小米這幾年在各類家電中都推出了性價比還不錯的産品,顔值能打價格适中,又比傳統産品多了聯網功能,很難不心動。當然,在實際使用中,我發現許多聯網功能有些雞肋,比如電飯煲、洗衣機;有些可用上基礎功能,比如小愛音箱和屏幕挂燈聯動,語音開關;有些倒是方便,比如讓小愛同學調節空調溫度、溫度計聯動小組件顯示家中溫度濕度等。
雖說清洗與烘幹最好還是用分别的設備處理,但那又往往要考慮價格和戶型,成本頗高。這台幾年前我以券後價 1800 購入的米家烘洗一體機我還是很滿意的,因為南方多梅雨天,很多衣服不做烘幹等自然晾幹太慢了,而且晾久了和陽台聯通的卧室又會濕氣太重,嚴重影響體感乃至心情。這台米家洗衣機有很多可選功能,也可以在米家 APP 上自選洗衣時間,用起來的确比傳統洗衣機方便。
不過槽點也有,洗衣機這種放置在陽台、遠離房子中心位置的家電,由于信号問題時不時有斷網的情況,當然這可能是路由器不行,但路由器我用的也是小米(尴尬)。久而久之我覺得,不聯網也沒什麼毛病,畢竟功能多但主要用的也就那麼幾個,而且我是一人居,沒有多口之家那樣的多樣化需求。
豐富的功能選項
米家 IH 電飯煲這台電飯煲還是小米最早發布的一款電飯煲,我記得當時有個更貴的版本,對标一些日本高端電飯煲。我就買了相對親民的平價版。這也是一款我覺得無所謂聯網功能的産品,雖說小米為之推出了專門的 APP「知吾煮」,并在軟件裡為不同的電飯煲菜肴配置了不同的加熱曲線,聽起來很不錯;然而實際使用下來覺得,對于真會做菜的人而言火候把控差不多就行,畢竟電飯煲不是炒鍋,一點點熱度差别不明顯;做飯為主的話更是煮飯不出錯就行了,不太指望它出彩。飯好不好吃還是取決于米的種類、洗米流程、烹煮時間等等,和電飯煲的智能程度關聯不大。
不過米家這款産品的顔值還是能打的,在市面上一衆電飯煲産品裡顯得更容易融入廚房環境些,沒那麼搶眼。
智米 1.5 匹一級能效空調、米家新風空調在空調這個品牌紛争的領域裡,小米不算是最有性價比的,也不能說是制冷制熱效果最好的,不過由于和小愛同學的高度聯動,我覺得可以說是易用性最強的。家裡安了兩台空調,每次都找遙控器的話可就太麻煩了。
靠着米家的高度集成,隻要為空調做好命名,就可以喊一嗓子來開關、調整溫度,這個體驗就像指紋門鎖,非常無感順滑又能省很多麻煩。不好之處大概在于,我确實有段時間找不到空調遙控器了。
@宛潼:米家小家電的半踩坑經曆說實話,寫這個選題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聊自己買過的米家智能家居設備。然而我并不想「撞車」,而且作為國内最早一批體驗智能家居生态的用戶來說,再聊一遍确實乏善可陳。所以,我搜尋了一下記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它米家産品,為你描述它們與衆不同的使用體驗。
米家電動滑闆車米家電動滑闆車我買過兩代,第一代更是陪着我度過了畢業最開始工作的兩年,無論是通勤還是簡單出門取快遞,它都随着我在廣州的街頭曆經風雨。2020 年初,在見證我兩年毫無成長的工作之後,最終在第一份工作辭職後被我在閑魚上轉手給了另一個女孩,繼續發光發熱。
總體來說,第一代的米家電動滑闆車作為初次嘗試的産品,有着許多問題,例如容易爆胎、後擋泥闆和車杆連接螺絲十分容易斷裂等等。雖然在頭一年有保修,但維修費卻是另計的。後來發現淘寶上其實都有備件賣,索性就自己買來維修。然而即便如此,它出問題的頻率着實還是有些高,即便是自己維修過也依然老毛病不斷。後來,在經曆了 3 次爆胎之後,我一怒之下把兩個輪胎換成了實心胎 —— 盡管變颠簸了不少,但畢竟比起換輪胎來說,換車杆連接螺絲和擋泥闆還是容易多了。
換工作搬家之後,21 年初的我又買了一台米家電動滑闆車 1S 用于上班通勤。這一次,小米似乎解決了最初一代上廣為诟病的這些問題,使用體驗好了不少,此前經常遇到的爆胎、斷擋泥闆和車杆連接螺絲的問題都沒有再發生過。
如今,我已經辭去這一份工作一年多,但米家電動滑闆車 1S 還依然保留在身邊。不為别的,隻為偶爾在夏天傍晚和黑夜中的廣州街頭騎着它,吹着晚風追趕落日,或是在車水馬龍中的廣州大道上逐漸看這座城市亮起星光。
米家落地電風扇米家落地電風扇購買于 2020 年的夏天,當時想着好好裝飾一下客廳,以便用來當做合租小家的客廳解暑工具。吸引我購買它的動力主要有兩點,一是塔式結構的造型節省擺放空間的同時還更加優雅,二是可以通過 HomeBridge 接入了 Homekit 中使用。
然而事與願違,自從買了它之後我才發現,當時 HomeBridge 還沒有支持它的插件,而且其實它從買來開始,就沒在客廳被打開過 —— 甚至就在客廳呆了不到一周,就被我拿進房間當做夏天歸家後的急速降溫工具使用。不過後來搬家之後,有了一個 40 平的大客廳,它終于派上了用場。
令我驚訝的是,它的風量确實值得稱贊。風扇擺在客廳左上角的位置,但開到最大風擋之後,坐在對面約 3 米的沙發上,無論哪個位置都能吹到風。配合房間裡兩台空調一起,即使是夏天也能在客廳享受絲絲涼意。
然而就在今年,在三亞被封了一個多月的我回到廣州之後發現,它壞了……即使還能開機,能連接 Wi-Fi,能搖頭,但就是沒有風了。于是我又隻能開始走售後流程,希望能夠重新把它救活。
米家湯鍋你能想象,米家居然還賣過湯鍋……但實際上,米家知吾煮湯鍋也是陪伴我度過了大學畢業的剛出社會工作的兩年。作為一個好用的鍋,它隻要 99 塊錢,卻又可以兼任多種烹饪鍋具,真可謂是「年輕人租房的第一個廚具」,而且長得也好看。
雖說是湯鍋,但偶爾用它炒炒菜煎個牛排也不是什麼問題,而且不沾塗層也更容易清潔。它不但可以放到電磁爐上使用,也可以放在竈台上使用。這也就意味着,無論是在家裡用電磁爐做個小菜,還是帶出去用卡式爐來個戶外火鍋,它都不在話下。
盡管後來由于懶得清潔和搬家減重的原因将它留在了舊住處,但不難看出的是它質量确實還值得稱贊,而且真的要丢它的時候,你也不會因為 99 塊而心疼。或許在多年後買房添置更加精緻貴重的廚具時,我也能想起來大學還沒畢業就出來工作的那個冬天,一個人躺在公寓單間的床上用 iPhone 6s 下單米家湯鍋的深夜吧。
米家驅蚊器這個小東西可以說是我買過「最坑」的米家産品沒有之一。
從設計上來說,米家驅蚊器保持了小米一貫的性冷淡設計,白色塑料機身,上方類似一個出風口的蓋闆。而且它與傳統的驅蚊産品不同,它不是借助熱量蒸發蚊香液或蚊香片中的驅蚊物質,而是靠一個小的電風扇吹拂一個浸泡了藥劑的驅蚊片 —— 能把驅蚊用品做得這麼好看且用起來優雅的,或許也隻有小米了。
然而,它卻完全是「中看不中用」的代名詞。在廣州的夏天,它幾乎對我房間裡的蚊子完全沒有效果,本以為晚上可以安心入眠,結果仍舊被蚊子的嗡嗡聲吵醒。
而且,第一代的米家驅蚊器并沒有内置任何锂電池,單純隻靠兩節五号電池和一個手動的開關來調節開機 / 關機。此外,它也一反米家「什麼都能接入 app」不同,不支持任何智能家居聯動功能,隻能靠開關上的指示燈來判斷工作狀态。
後來的我由于實在無法忍受被蚊子迫害,隻能默默将它收到行李箱上吃灰。緊接着,我換回了榄菊的液體蚊香,并配合小米的智能插座實現定時開關和 HomeKit 自動化,使用體驗和驅蚊效果都瞬間拉滿。
最終,第一代米家驅蚊器在我一次搬家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讓我驚訝的是,它後來居然推出了第二代。可由于第一代踩到的坑實在是太深,因此也就不再考慮換新了。
@bakamio:總體來說還不錯的 YeelightYeelight 光璨卧室燈為了改善家中 LDK 照明而購入。原本安裝的燈比較小,也無法調節色溫和亮度,導緻一到晚上家裡就很暗。也因為我們家層高較低,不太适合裝吊燈,所以我考慮購買圓形的吸頂燈。LDK 承載了白天生活起居的大部分時光,電視娛樂、做飯吃飯,會有不同色溫與亮度的需求,所以我覺得不如直接購買支持無極調光的智能燈具。
起初我并沒有考慮米家。雖然有其他的米家廚房設備,但幾乎沒有用到 app 控制,再加上 Apple 全家桶用戶,首選當然是支持 Homekit 的燈。國内可選的品牌本來就不多(綠米、小燕、Yeelight 等),我購買的當時,綠米和小燕的線上渠道,吸頂燈都隻有一款。雖然小燕的燈在各方面都很令我滿意,最終也因為它的直徑偏小而舍棄了。
而 Yeelight,雖然旗艦店商品款式五花八門,但我詢問客服,直接支持 Homekit 的隻有「光璨」和「初心彩光」這兩個系列。好在光璨系列的卧室燈,直徑 470mm 達到了我的要求,雖然厚度 80mm 有些偏厚,但各方面參數也還是滿意的。雖然品名為卧室燈,主要還是因為造型是圓形,命名客廳燈的造型都是長方形的。
抱着能夠直連 Homekit 的想法,買是買回來了,最後還是回歸到米家 app 來控制它,主要是因為,光璨這個燈有「主燈」和「氛圍燈」,而 Home App 中是沒辦法直接控制氛圍燈的。不僅無法直接控制開關,也無法調整顔色與亮度。也就是說,氛圍燈隻能随着主燈一起開關,至于顔色,找其他方式調節吧…
我查詢過可能的解決方案,看到有人用 Home Assistant 的方式,将氛圍燈作為單獨的一個燈接入 Homekit。方法應該是可行的,但我沒有折騰過 HA,就算了。米家就米家呗。
然後用着用着,才過了一個月,氛圍燈就壞了。看圖片應該比較直觀,氛圍燈的一部分會閃爍,顔色也不均一。詢問客服得知無法通過重置解決,需要換貨;我個人還是認為,它的質量并不很好。
其他方面,包括色溫/亮度調節、夜燈模式等,還是比較滿意的。隻不過,米家 app 上操作還是不太流暢呀。
在目前這個 Matter 協議相關産品即将展開的時間點,我建議想要購買智能燈具的朋友可以再等等。假如對吸頂燈的厚度有要求,小燕的燈都是 25mm,非常薄,并且現在産品線擴充後,圓形燈有 23cm 至 60cm 多個尺寸,還增加了正方形與長方形的款式。假如喜歡氛圍燈,那目前還是 Yeelight 的産品為主。
Yeelight 藍牙遙控器是的,後來我又買了一個遙控器,因為除非是做了完全的燈光自動化,物理控制總歸還是更方便的。
這個藍牙遙控器我倒是很滿意,小巧玲珑的。它通過短按與長按的方式來區分控制主燈與氛圍燈,比如短按 是調亮主燈,長按 是調亮氛圍燈;在關燈的情況下,長按 ON 就能單獨開啟氛圍燈。這個邏輯就很好理解。并且,它在配對上也十分方便。我建議假如購買 Yeelight 的燈,還是配備一個遙控器或調光旋鈕比較好。
至于解決「智能燈關燈掉線」的問題,我也沒有折騰,直接一并購買了 Yeelight 自家的淩動開關——在開關按鍵内部裝有彈簧而形成的「自回彈開關」。
它的款式一共分單路、雙路、三路三種,背後的接線都是傳統的雙控開關形式,主要的區别在于,每一路(每一個按鍵)上面增加了一個控制自回彈的螺絲,通過調節螺絲,可以切換這一路是「普通開關」模式還是「淩動開關」模式。也就是說,即使購買了雙路或三路的淩動開關,一路接了 Yeelight 的智能燈,其他路還是能接家中普通的燈。
我一共購買了兩個雙路的淩動開關,主要是因為,換了一個淩動開關後,和另一個傳統的開關就不搭了,所以幹脆兩個都換了。
使用上,的确也如網友所說,淩動開關會比較硬(比較難按、聲音更響),特别是開啟了自回彈後,按下去還是要用一點力。但是這個外觀我還是挺滿意的,不比普通開關難看。物理開關也确實有物理開關的好,走過去順手一按很踏實,媽媽來家裡也不會混亂。假如要完全切斷智能燈的電源,在開關上方也有斷路器可以控制。
@Microhoo:米家最适合遠方的家米家系産品一個不錯的思路是找成熟的品牌代工,并融入自己的設計和智能風格。前者讓大部分米家産品都有着統一的外觀,也正好是我非常喜歡的簡潔、低調;而智能也往往能延續它一貫的交互邏輯,隻要你曾使用過别的産品,就幾乎不需要任何學習門檻上手使用。至于所謂的「好不好用」,米家從來不革命,在低價策略和成熟代工雙線并行下,你總是能以明顯低于主流市場的價格獲得八九十分的體驗。
年輕人總是喜歡嘗鮮,而若是給家裡并不擅長的父母置辦提升生活幸福感的中小家電,我覺得米家幾乎是最好的選擇。
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 1S如果你關注《編輯部的新玩意》這個欄目,會發現我三不五時就會推薦各種品牌的掃拖機器人,它們通常都是我簡單使用一段時間後的快速分享,現在剛好湊上這個選題忍不住插個嘴,使用大半年後,如果你不追求那些可有可無的功能,隻需要一台價格合适工作穩定的掃拖機器人,我覺得米家掃拖機器人 1S 會是你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而我弄了一台回老家給我媽用。
我使用的是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 1 代(右邊),而作為升級版的 1S 除了增加了可另購選配的自動上下水配件,其實在性能上并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所以下文為了簡化我統一用 1S 指代兩款産品),但是價格降了三百,與動辄四千多的主流産品相比,是肉眼可見的實惠。
但正如我前文所說,如果橫比價格更高的主流産品,1S 也隻是最多 90 分的成績,剛剛好的吸力水平和中規中矩的拖地能力、有一個大容量的集塵袋可以至少使用一個半月、自動上下水也能自動添加清潔劑,它沒有那些看起來很了不起的諸如語音召喚、電解水等附加功能,可事實上在日常使用中,我沒有覺得它在「掃拖」這個工作中做得不如任何一個對手。而我非常看重的室内導航和避障能力,1S 甚至優于大部分品牌,無論是全屋清潔時從未把我的拖鞋推得滿屋跑,還是選區清潔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當然你要說其它更貴的産品是智商稅或者甚至不如 1S 我也并不同意,任何新技術的賦予都有它匹配的努力和溢價,而很多即便當下你覺得可有可無的功能未必突然有一天它成為了不可取代的幸福源泉;但如果你剛好預算有限,并且隻是需要一台普普通通的掃拖機器人,1S 是非常靠譜的選擇,并且絕對不是所謂的「消費降級」或者「将就」。
這台機器我擡回家組裝好後給我媽手機裡下載了米家 app 并配對聯機後就沒管了,直至此刻她已經正常使用了無數次,對于它的清潔能力非常震撼(當然主要是因為第一使用同類産品,而且很難想象這種持續了幾十年的掃拖行為居然會被取代)。如果你想要讓遠方的父母更輕松的面對生活,我找不到比 1S 更恰到好處的選擇了。
@文貓:兩個提升生活質量的智能伴侶空調伴侶買空調伴侶是因為今年夏天太熱了,但我又不想整晚吹空調。于是就問男朋友有沒有能根據室内溫度控制空調的東西。搜索後,他發現空調伴侶可以實現此功能。買之前他還擔心溫度傳感器不夠靈敏,無法靈敏調節溫度。但我實際體驗後發現是可以的,而且非常靈敏,我個人也很滿意。為了更好的設定控制溫度,我将傳感器放在床頭。我将空調伴侶設定為溫度高于 28.5度打開空調,低于28度關閉空調。這樣在我剛要出汗時,空調就會打開。涼爽過後,溫度降低,空調又會關閉,不至于太冷。這樣房間一直能處于比較恒溫的狀态。
美中不足的時,空調伴侶打開和關閉時會有「滴」地聲音。碰上炎熱的晚上,會「滴、滴、滴、滴」響很多次,如果睡眠較輕就需要謹慎購買。好在我睡着了就不會被吵醒。空調伴侶同時支持米家和HomeKit連接,每天回家後說句“嘿Siri,打開空調”後,我就可以享受涼爽夏日了。
現在租住房子配置的是電熱水洗澡機,一夏天交要交好幾百電費。看網上有人說電熱水機是電老虎,就問男朋友有什麼智能家居可以定時開關熱水機。搜索後,他給我買了熱水器伴侶。當時他想買支持HomeKit 生态的開關,好能用 Siri 控制。可找了一圈,他沒有發現支持 HomeKit 生态的16安插座。最後選了隻支持米家 APP 控制的 gosoud。購買後發現熱水器插座不需要語音控制,我隻要一次設置熱水器打開時間之後就不用再管了,而且這款插座還支持分别設置周末和工作日的時間。熱水器伴侶也确實幫我省下不少電費。粗略計算下,購買它的錢已經從電費中省出來了。
有了這兩個伴侶,我的生活更舒适。相較于其它提高生活品質的物件,這兩個小東西占地方很小,尤為适合租房人士。等搬家時,我便可以方便地将伴侶塞到包中,帶到新家。
@Thomas Teng:米家薛定谔的品質米家屏幕挂燈這是我最滿意的一次購物,自從明基發布屏幕挂燈以來,我就認定 iMac 需要一個挂燈。随着米家挂燈的衆籌開啟,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次參與衆籌給了米家挂燈。漫長的等待後,打開包裝的那一刻就感覺很值得。做工細緻,無線開關非常方便,光照範圍和亮度與我的桌面及 iMac 很搭。用了這麼久,房間裡最常打開的燈就是它。
購買自動洗手機之前,我家都是使用按壓出泡的瓶裝洗手液(大多是舒膚佳泡沫洗手液),為了讓孩子養成标準的洗手習慣,特意買了這個充電款洗手機,它有 20s 提醒功能,充一次電足夠用完一瓶補充液。不過後來發現,其實就算是沒有自動洗手機,孩子的洗手習慣早已在幼兒園的熏陶下養成,比大人還标準。這個洗手機用到目前為止,唯一不太滿意的就是洗手液的耗用變得更快了,雖然補充裝也不是很貴,但整體成本還是增加了。
ZMI紫米65W PD插座(6孔 2 USB 1 Type-C)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可以買。這個産品是一次幾年前的異地購物體驗,當時正在出差期間,突然發現充電頭未帶夠。情急之下購買了這款充電頭,總體來說比較滿意。供電協議、充電速度也還不錯,不過在增加被充設備時會導緻其他正在充電的設備短暫斷流。自從購入了貝爾金的 100W 充電頭之後,這隻就淪為了辦公室附屬物。常年放在辦公桌上,随時供手機手表充電。
小米USB插線闆(3孔 3 USB)不是很推薦的一款産品,這也是我較早購買過的小米的物品,一次買了兩個,正常服役4年多了,起初自帶的 USB 口是很實用的配置,不過随着插線闆的進化,普通 USB 口輸出幾乎已經落伍。導緻我不想推薦各位購買小米插線闆的原因主要在于它插孔質量,三孔及兩孔在使用時,經常需要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插好(兩個插線闆都是),而且明顯感覺簧片彈性不足,使用不到一年就有變形的迹象了。
@aiokr:外觀不錯但體驗一般我是從大學時開始購買米家的智能設備的。米家的設備大多有一個不錯的外觀,和一個勉勉強強的用戶體驗。對于像我這種預算拮據,但又希望體驗智能家居的人來說,或許米家是唯一的選擇。大學畢業回到家後,也将宿舍的米家設備帶了回來,在家裡搭建了一個體驗還不錯的智能家居系統。
米家電子溫濕度計 Pro米家電子溫濕度計 Pro,我是當作桌面時鐘來用的,電子墨水屏的外觀也很精緻。我最看重的功能就是連接藍牙可以自動對時,溫濕度監測到還是次要的(反正據說也不太準)。
第一台設備是小米台燈1,很不幸的是三個月後他就壞掉了,然後返廠更換了一台,用了四年相安無事,前些天開關又壞掉了(可以開關,不能調光)。
後來在家裡也買了一台小米台燈1s,用了一個多星期後回學校了,家裡人就說打開不了了。三個月後回到家又寄去返廠,所幸還在保修期内。
米家插線闆米家插線闆我大概一共買了6個,買過一個帶線的魔方插線闆、一個五位插線闆、兩個帶三位USB的插線闆,一個一拖二牆插。其中有一個帶3位USB的用了将近4年之後壞了,其他的都還堅挺着。現在每次出差也必會帶上魔方插線闆。
帶USB的米家插線闆,偶爾會感覺有高頻的電流聲,除此之外沒啥缺點,顔值高,體積小巧,可靠性還不錯,價格也不算特别貴,算得上是性價比和體驗都挺不錯的米家設備了。
米家智能聲波電動牙刷 T500這個算是體驗最差最差最差最差最差最差最差的米家智能設備沒有之一,其他的設備再怎麼樣都是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出問題,米家的智能牙刷從到手上的那一刻,問題就沒解決過。而且這支牙刷是一位很重要的人送的,牙刷本身的一些問題才會讓我更為上頭。
牙刷部分的體驗中規中矩,但是「智能」部分的體驗可以用負分來形容。T500相比起T300,最主要的差别就是T500可以連接米家APP,可以在APP中查看刷牙數據,對牙刷進行一些設置。但是,我的T500每次在米家上試圖進行同步,都會報「牙刷數據出錯,已重置」之類的錯誤,然後所有的數據都清零了。同時,每次放在充電底座上充電,也都會導緻牙刷的設置重置。本來我是設置刷牙時長兩分半的,放在底座上充過電之後,就會重置成兩分鐘了。
反正現在就是當一個普通電動牙刷來用,也不管他智能不智能了。不過官方的刷頭很貴,我都是買第三方的刷頭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