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愛的林妹妹
曹雪芹于悼紅軒内批閱十載、增删五次的《紅樓夢》,是一部大家族的興衰史,更是封建社會的真實寫照。
魯迅先生将《紅樓夢》定義為“清之人情小說”。
并提出“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闱秘事。”
包羅萬象的《紅樓夢》值得反複品讀回味。
這十句經典的人生哲理,快來收藏!
賈母和衆人
1.”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出自甄士隐跟随跛足道人出家的片段,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是一首七言古詩。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大觀園作詩
随後甄士隐對”好了歌“作了注解,更是一絕,原文如下。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鬓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緻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賈府三姐妹:迎春探春惜春
尤其是人到中年,讀到最後一句”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那種對世界妥協的無奈與不甘,或是放下與看開,真真是鼻子一酸。
2.”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出自《紅樓夢》第二回,智通寺對聯。
其實這副對聯也是對賈雨村之後的仕途之路的點撥,可惜他還是不懂居安思危的到理,最終引火燒身。
當然,也是我不太喜歡的一個角色。
寶玉和寶钗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為了适應社會做出的不管是被迫還是主動的改變。
或許賈雨村這個角色太真實,也或許是不喜歡自己的棱角被磨圓,所以并不喜歡這個角色。
留有退路,告誡自己永遠要記得!
3.“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出自《紅樓夢》第五回中“太虛幻境”的對聯,其實也是作者想要表達思想的核心。
假事在書中存了下去(賈雨村),而真正的事實卻隐藏起來了(甄士隐)。
寶钗
然,這句話并不是一句毫無哲理的廢話。
TA告訴我們,沒必要與别人較真或者一較高下,或許你覺得重要的事情在别人眼裡一文不值,也或許别人眼裡價值連城的東西你根本不屑一顧。
4.“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钗一二可齊家”。
出自《紅樓夢》第十三回結尾。
意思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屍位素餐、沒有一個是治國賢才,而少數女性隻要稍作培養便可像男性一樣治國齊家平天下。
王熙鳳
這裡是用來誇贊王熙鳳一邊管理榮國府,一邊又協理甯國府的管事才能。
這句話放在當下的上海再應景不過了。
小區裡做團購的團長大多都是女性,一邊居家辦公一邊帶娃做家務,一邊還能把小區幾百甚至幾千戶的團購整得明明白白、有條有理的。
這就是女性的力量!
平兒(左)和襲人(右)
5.“淑女從來多抱怨,嬌妻自古便含酸”。
出自《紅樓夢》第二十一回結尾。
這一回的回目的後半句是“俏平兒軟語救賈琏”。
淑女指的是平兒,嬌妻是說王熙鳳,意思是人無完人,沒有什麼事情是完美的。
平兒
這裡的抱怨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抱怨,而是懷抱幽怨。平兒尴尬的身份遊走在賈琏與王熙鳳之間,有多委屈我們都看得見。
也告訴我們,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強求。金簪掉進井裡面,有你的就隻有你的。
這5句話與諸君共勉,後5句我們下一篇見。
我是金渠央,一個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的情緒小girl。喜歡就關注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