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是一種食用真菌,它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是廣大群衆所喜愛的土特産品,也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
香菇生長在殼鬥科和桦木科等闊葉樹的枯樹樁和倒木上,是以樹木内的木質素和纖維素為主要營養的一種木腐生真菌。每年春季在一些林區有野生香菇生長,它是一種比較低溫型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範圍較廣。在5~32℃ 都能生長,而最适溫度為22 ~25°C,出菇溫度以15~20℃ 為最适宜,并且低溫刺激有利于出香菇。一般在出菇時要求培養基含水量在6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為80~90%,有一定的散射光線和新鮮空氣,培養基偏酸性等都是香菇正常生長的必需生活條件。人工栽培香菇的方法分為二種,一是段木栽培法,二是木屑栽培法(或用代用品為原料)。現将兩種香菇栽培方法簡略介紹如下:
1.木屑栽培法
将培養好的栽培種從瓶中掏出(或撕開塑料薄膜包裹的栽培種),壓入内鋪塑料薄膜的淺箱内,箱子大小以30>25x12厘米為宜,栽培種在箱内壓緊成栽培塊,厚約6--8厘米,然後用箱内鋪的塑料薄膜将整個栽培塊包蓋好,連同箱子一起置于20~25℃ 培養,約一個月左右箱内栽培種菌絲生長連接緊密,使整個栽培塊成一個較緊固的一整塊,不會散開,同時在表面上有淡褐色菌膜出現,這時就可從箱内取出栽培塊,拿掉包着的塑料薄膜,将栽培塊放到栽培室架子上進行出菇管理。正常情況下從壓成栽培塊到出菇約50天左右。
栽培室的管理:栽培塊上架後要加強催菇管理,主要是控制溫度和濕度,根據香菇不同的品種要調節室内适合其出菇的溫度,一般香菇品種出菇溫度在10--20°C範圍的較多,并早晚打開裁培室門窗一小時,以利通風換氣,同時也可造成較大的溫差,有利于出菇,室内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栽培塊都能正常出菇。當采收香菇後栽培時可停止2~3天灑水,并開門窗通氣,使栽培塊表面略幹些,然後将栽培塊進行浸水處理,一般可浸水48小時後再上架培養,栽培塊經過浸水刺激,上架培養3~ 5天就會大批出菇。浸水處理一般出菇早,出菇齊,産量高。
木屑栽培香菇縮短了香菇生産周期,從做栽培塊到香菇生長完畢共約10個月左右。正常情況下長出的鮮菇可占原料千重的80%,這比用木材栽種産量提高了很多,也大量節約了木材,可還用其他原料代替木屑生産香菇。這種方法在發展香菇生産上是很有前途的。
2.段木栽培法
每年1~2月把栎樹或水冬瓜樹等闊葉樹砍倒,樹粗以直徑10-一15厘米為宜,砍倒後曬一星期左右,然後截成1.2米長,在每段上打洞,洞的深度約2--3厘米,洞與洞之間距離約8-10厘米。把香菇裁培種從瓶中挖出塞人樹段上洞中,然後洞口用樹皮蓋好。将接種好的樹段堆起放在陰涼濕潤處,上面加蓋一些山茅草等物,以便遮陰、保溫、保濕。
天晴時灑些水使樹段保持濕潤。頭年栽種到第二年春天和秋天開始長出香菇。要使香菇産量高可以在每年春天和秋天,把點上種的樹段放在清水中浸泡2天,這叫浸水催菇。經過浸泡的菇木架起,保持空氣濕潤。經過10~15天就會大量出菇。收過香菇的菇木停止澆水,讓它于10天左右再行澆水,也可再次浸水又會第二次長出香菇,這樣的管理可以使香菇得到高産。
一般每根木棒點種一次可長香菇3~4年。多數香菇品種生長需氣溫涼爽,空氣濕潤的環境,高溫是不利香菇生長的。治1 段木培養主要适應廣大山區、雜木林資源豐富地區發展香菇生産,因其生長時間長,管理也簡單,廣大山區都能做到段木栽培香菇。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種植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小編會根據情況來為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小編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