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為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雖然隻有4個鄰國,但他與4個鄰國都不和,還與其中的三個存在島嶼争端。北方四島,釣魚島和獨島,曆史上究竟屬于誰?為何日本一直要和鄰國争奪?
一、 北方四島
北方四島,俄羅斯叫南千島群島,是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中間的四個島嶼,分别是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最大的是擇捉島,面積為3200平方公裡,最小的是總齒舞群島,面積隻有102平方公裡。北方四島的總面積為4994平方公裡。北方四島附近,有着豐富的漁業資源和金、銀、硫磺、硫化鐵等礦産資源。同時,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日俄都不肯放棄。
17世紀初,沙俄準備向東亞的中國、朝鮮和日本擴張,但遇到了巅峰時期的大清,被康熙在雅克薩擊敗,和大清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南下的勢頭遭到遏制後,沙俄又将目光放在了韓國和日本身上。17世紀40年代,日本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沒有開疆拓土的野心,而沙俄擴張的意願非常強烈,他們派人前往千島群島“探險”,準備将其劃入沙俄版圖。
俄國人來到千島群島後,強行讓千島群島北部6個島嶼上的原住民,加入俄國國籍,并将這些島嶼劃入俄國版圖。之後,沙俄不斷派人前往北太平洋探險,将更多的島嶼變成了沙俄的領土,其中包括北方四島中的色丹島。為了加強對北太平洋島嶼的控制,沙俄還移民到千島群島。
沙俄擴張到日本附近的扶島和擇捉島時,引發了德川幕府的不滿,他們派商人前往扶島修建漁場,還派官吏、士兵去駐守扶島和擇捉島。同時,德川幕府不允許日本人和俄國移民進行貿易,斷了俄國移民的物資供給,逼迫俄國人離開扶島。1811年,沙俄的“測量隊”被日本查獲。
日本動作頻頻,沙俄坐不住了,派人去和日本談判,最後雙方約定以擇捉島和新知島為界,北部島嶼歸沙俄,南部島嶼歸日本。
北方四島劃歸給了日本。
1762年,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後,又開始了對日本的“探險計劃”,和日本争奪起了北方島嶼,這讓日、餓兩國的關系陷入了冰點,之後長達40年時間,日本和沙俄沒有官方往來。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效仿西方列強,在國内進行了明治維新,這讓日本快速崛起了。實力強大後,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日本的主要侵略目标是朝鮮半島和我國,所以日本不想和沙俄發生争執。1875年,日本和沙俄簽署了《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日本承認沙俄占領的我國的庫頁島歸沙俄所有,沙俄将千島群島(包括北方四島)讓給了日本。
1894年,日本和大清因為利益争執,爆發了甲午中日戰争。大清戰敗後,被迫和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将我國的台灣島、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劃歸給了日本。沙俄一直觊觎我國東北地區的領土,所以為了自身的利益,沙俄聯合德國、法國,逼迫日本将遼東半島還給了大清。
日軍在甲午中日戰争中損失慘重,不敢和三國硬剛,隻能将遼東半島還給大清,但日本讓大清掏了3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因為此事,日本恨透了沙俄。之後的一段時間,日本和俄國因為争奪我國的東北地區,矛盾更加尖銳了。1904年2月8日晚上,日本艦隊襲擊了仁川港和旅順口的俄國艦隊。日俄戰争随即打響。日俄戰争持續了一年時間,最終沙俄輸給了日本。
沙俄戰敗後,千島群島和北方四島,都落入了日本之手。
二戰期間,美國為了拉拉蘇聯出兵,幫助自己對付日本,在1945年2月舉辦的雅爾塔會議上,承諾戰後千島群島歸蘇聯所有。二戰即将進入尾聲時,蘇聯出兵占領了千島群島和北方四島。
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後,被迫接受了千島群島是蘇聯領土的事實,但日本認為,北方四島不屬于千島群島,所以它是日本的島嶼,是蘇聯非法占領的。二戰後,日本一直要求蘇聯和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俄羅斯人認為,俄羅斯領土雖然很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并不肯歸還。
二、 釣魚島
釣魚島,亦稱釣魚台、釣魚嶼,是我國東海海域的一個無人島嶼,由釣魚島(主島)、南小島、北小島、赤尾嶼、黃尾嶼和3塊小島礁,即北嶼、南嶼、飛濑島等8個無人島礁組成。釣魚島長約3641米,寬約1905米,面積約3.9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約362米。釣魚島盛産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貴中藥材。釣魚島上栖息着大批海鳥,因此有“花鳥島”之稱。
一千多年前的隋朝時期,我國就已經有關于釣魚島的記載了。隋炀帝時期,他曾派使臣出使琉球,想讓琉球依附大隋。被琉球拒絕後,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派陳棱、周鎮州率兵去攻打琉球。陳棱和周鎮州中途經過釣魚島,所以此事被我國的史書記載下來了,但不久隋朝就滅亡了。
1171年,南宋時期,福建守将汪大猷就在澎湖建立軍營,然後遣将分屯各島。這時,台灣和釣魚島等島嶼,就已經是我國的領土了,它在軍事上歸澎湖統轄,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晉江管理。
1372年,朱元璋稱帝後不久,就給周邊的很多小國下了诏谕,其中包括琉球中山王察度。小國無法和大明對抗,所以琉球北山、中山、南山三王,開始向明朝朝貢。幾年後,中山王滅掉北山王、南山王,統一了琉球。明朝政府冊封中山王為琉球王,讓琉球國成了大明的附屬國。
嘉靖十一年(1532年),明陳侃的《使琉球錄》中指出,釣魚島是我國海域内的島嶼。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主持東南抗擊倭寇的名将胡宗憲,在他主持編纂的《籌海圖編》一書,明确将釣魚島納入了明朝海防範圍中。在大明将士心中,釣魚島就是我國的領土,不容倭寇侵犯。
明朝徐必達等人繪制的《乾坤一統海防全圖》,茅元儀繪制的中國海防圖《武備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圖》,都标注釣魚島就是我國的島嶼。清朝的地圖,沿襲了明朝的做法,将釣魚島列入了我國的海防範圍内,還明确将其置于台灣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清朝的《台灣府志》台海使槎錄》等官方文獻和史料,詳細記錄了台灣地區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管轄情況。
1654年,順治冊封琉球王為尚質王,讓其兩年進貢一次,琉球王國稱中國為父國,用大清的年号。台灣地區的國人,經常前往釣魚島和其附近海域,采珠集藥、捕魚開發等。1786年,日本仙台藩人林子平制作的《三國通覽圖說》之《琉球國全圖》,也标注出釣魚島就是我國通往琉球的航道。1762年,葡萄牙人的《航海針路圖》中标明,釣魚島是台灣的附屬島嶼。
1884年,日本人古賀辰四郎,聲稱“發現”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讓日本将釣魚島劃入日本版圖。
此時,釣魚島已屬于我國,有幾百年曆史了。
日本人卻罔顧事實,堅持認為,釣魚島是無人、無主之島,是他們最先發現的,要想将其占為己有。
1894,甲午中日戰争中,大清輸給了日本。日本以釣魚島是無主之島為由,将其劃入了日本的版圖。大清剛剛戰敗,連台灣島、澎湖列島都被迫割讓給了日本,更沒有精力去和日本争釣魚島了。這之後,釣魚島一直控制在日本之手。二戰期間,美軍從日本手中奪取了釣魚島。
我國是二戰的戰勝國,日本是戰敗國,日本要将搶奪我國的土地如東北地區、台灣、澎湖群島,全部歸還給我國。當時我國的釣魚島,還在美軍的管轄範圍内,所以沒有一并歸還給我國。
1971年6月17日,美、日簽訂“歸還沖繩協定”,美國将沖繩、釣魚島等島嶼,交還給了日本。
國人非常氣憤,釣魚島是我國的島嶼,美國将釣魚島交給日本,是一種非常無恥的做法。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的領土包括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包括對馬諸島、北緯30度以南的琉球諸島的約1000個鄰近小島,并沒有釣魚島。
近幾十年,日本一直無恥地和我國争奪釣魚島,但不論如何,釣魚島是我國固有領土的事實不會改變。
三、 獨島
獨島是韓日之間海域上一個小島,韓國稱獨島,日本稱竹島,國際上稱其為利揚庫爾岩,或裡昂科礁。獨島面積為0.186平方公裡,距離韓國郁陵島88公裡,距離日本隐岐之島158公裡。
512年,朝鮮的史書上,就有獨島的記載了。
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史記》記載:“十三年夏六月,于山國歸服,歲以土宜為貢。”于山國指獨島。
朝鮮的《太宗實錄》記載:“按撫使金麟雨,還自于山島。”《高麗史》等史書中,也提到過獨島。
1900年10月25日, 朝鮮高宗發布大韓帝國敕令四十一号文件,其中的第二條内容是:郡廳位,定為台霞洞,其管轄區域包括“郁陵全島”和“竹島”、“ 石島”。石島就是韓國所說的獨島。從四十一号文件能看出,獨島已經是韓國行政機構實際管轄的島嶼,也就是韓國的領土。
日本文獻中,關于獨島的記載,比韓國晚了一千多年。1618年,日本的《竹島渡海由來記抜書控》中記載,德川幕府将松島(獨島)獻給了伯耆國的大谷和村川的家氏。當時,大谷甚吉,村川市兵衛,還從德川幕府獲得了前往松島(獨島)的渡航許可,日本這才開始登上獨島。
1868年,日本通過治維新崛起後,将獨島搶占到了自己手中。
1904年8月,日俄戰争期間,日本獨島設置軍事用望樓,用于偵察朝鮮半島海岸俄羅斯軍艦活動。
1905年,日本政府和内閣,将獨島劃歸給鳥根縣隐岐島司管轄。二戰後,美國将獨島交給了韓國。日本覺得獨島是自己的島嶼,一直在和韓國争奪獨島。韓國寸土不讓,讓日本未能得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