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校新生或剛嘗試發表論文的學生來說,對于期刊和論文都不怎麼了解,前兩天有位大一新生希望我科普下SCI。作為我的專屬粉絲們,當然要分享出來了!
第一、認識SCI
SCI是當今世界上重要的一個引文數據庫,所以歸根到底它是一個數據庫,而不是具體指某一本期刊。SCI論文是指在數據庫中所收入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第二、影響因子的定義想要了解SCI分區就必須先了解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定義: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内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标。
這個定義有點繞口,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計算一下。比如:我們需計算某個期刊在2017年的影響因子,我們就要找到他前兩年發表論文在該年的被引用次數,也就是2015年、2016年的一個引用總次數,然後除以該刊前兩年(2015年、2016年)發表的論文總數,最後得到的數值即為它的影響因子。
三、SCI分區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證報告,目前國内外SCI分區影響較為廣泛的有兩種。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于 SCI 收錄期刊影響因子基礎之上進行分區的:
1、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區,原來是湯森路透,後來易主科睿唯安;
2、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
在歐美學術圈是比較流行JCR分區,它是對應了一百七十六個學科(大緻對應中國學科門類劃分的二級學科),JCR是等值分區的,它分為四個區,分别為:Q1、Q2、Q3、Q4。每個區所占的比例都是25%。
而在國内比較認可中國科學院版的一個分區。中科院的一個分區是對應了十三個學科(大緻對應中國學科門類劃分的一級學科),它不是一個等值分區,它們的排名是相對排名。也就說SCI首先把某一個方向的所有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從高到低排序,前5%為一區,6%到20%為二區,21%到50%為三區,51%到100%為四區。
中科院期刊分區表常用1、2、3、4區,且分區前常用大類或者小類,常用說法為某本期刊在大類某學科為某區。而JCR分區常用Q1、Q2、Q3、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個等級中所處的位置,常用說法為某本期刊位于某學科的Q幾。期刊Nature的2014的JCR等級情況:期刊Nature位于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學科的Q1。
我們可以看出,在一區的期刊是四個區裡面最少的,前百分之五才能被稱為一區。因此一區一般是各領域的top期刊,二區是高水平期刊,三區次之,四區最普通。越往上意味着雜志質量越高,被引用的次數越多,含金量自然也就越可觀!
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對于一些綜合類,或者大項的研究領域來說,因為研究的領域廣所以引用率也比較高。比如生物和化學類的期刊,這類期刊一般情況下就比較容易有較高的影響力。
是不是已經對SCI有了一定了解呢?
最近有發表SCI的老師可以研究下以下選題哦,最快年内檢索!JCR2區,中科院3區,正刊全文檢索!
要求:需同意挂國際友人,年内檢索。
方向:經濟,政治,運輸,生态 類題目轉讓,隻有5個名額!作者單位無要求!題目:1. 政府XXX環境污染中重要嗎? 來自世界污染經濟體XXX2. 研究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的不對稱社會經濟決定因素:XXX3. 綠色經濟的政策挑戰:數字化和教育對金磚國家的XXX4. 中國綠色經濟的設計:金融流入與環境XXX5. 清潔環境的政策選擇:亞洲運輸部門XXX
關注@小何的論文通了解更多期刊、評職稱資訊!
#職稱論文##教育微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