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陝西美食,這臊子面咱不得不提,不管是什麼節日,唯有那一碗“臊子面”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今天就來詳解一碗臊子面的做法,并附上最正宗的做法~可能是最詳細的臊子面做法說明哦~還不收藏等什麼呢~
用料
土豆一個
胡蘿蔔一根
蒜薹一把
北豆腐一塊
肉臊子适量
香菜一把
韭菜一把
雞蛋一個
炸豆腐片兩片
挂面适量
醋半碗
辣子油适量
鹽适量
雞精适量
蔥少許
制作步驟
1.配菜講究五色不可少:其實光加素菜也可以吃素臊子面,臊子面中的配菜根據季節不同而變化,也可以加入但是有五樣必不可少,一定要是五色: 紅:胡蘿蔔 黃:雞蛋皮 白:豆腐 黑:木耳 綠:韭菜或者蒜苗 蒜苗最佳。 木耳豆腐寓意着黑白分明; 雞蛋象征富貴; 紅蘿蔔寓意紅紅火火; 蒜苗寓意生機勃發。
2.我沒有提前泡木耳黃花,就用了土豆,胡蘿蔔,豆腐和蒜薹都切成小丁。
3.鍋裡熱油,先爆香蔥花,然後加入胡蘿蔔翻炒。
4.再加入土豆丁。
5.最後放入蒜薹和豆腐丁翻炒。
6.最後加入鹽,雞精和生抽調味。盛出備用。
7.一個雞蛋打散,鍋裡燒熱油,攤一張雞蛋餅。
8.雞蛋餅要攤的薄才能漂在酸湯上。
9.雞蛋皮切成菱形塊。
10.香菜,韭菜,雞蛋皮和切碎的炸豆腐片作為湯上的漂菜,準備就緒
11.臊子面湯講究:煎、稀、汪 。“嗆湯”為啥叫“嗆”呢?其實就是先用油爆個香料再倒入醋等液體,這就叫“嗆”這樣出來的“醋香而不酸” 再解釋一下煎、稀、汪 煎:用陝西話講煎就是表示面和湯要“燙”要“夠熱”不能吃溫的涼的一定要熱食。 稀:說的是面條要少湯要寬,而且吃面講究:隻吃面不喝湯,面條也是一口香。一筷子就吃完了,一般小夥子吃上幾十碗面也是“碎碎的事情”(陝西話小小的事情) 汪:說的是面湯油汪汪。過去人缺油水,所以吃油多喜歡上面飄着一層紅油而且隻吃面不喝湯。
12.熱油爆香八角和花椒。
13.加入一勺鹽,然後倒入醋。
14.最後加水,煮開後再嘗味調入鹽和醋即可。
15.正宗的岐山臊子面的面條講究薄、筋、光。面條最好是手工鐵棍壓出來的也可以是擀出來的,以壓出來的最好,大家都知道壓出來的面條含水量少些吃上去更勁道。但是在家制作記住幾點同樣能擀制出好面。 大家記住: 薄:全是技術活 筋:加雞蛋和鹽; 光:加堿和面。我們買了陳倉四珍禮盒。裡面有現成的辣子油,挂面和肉臊子。
16.一切準備就緒。
17.油辣子看起來不錯吧~
18.關于岐山肉臊子講究酸、辣、香,由于過去人們吃肉少所以過年殺一頭豬要吃一年,聰明的陝西人就把肉做成“臊子”這樣可以保存多半年多不壞,除了做面條,炒菜,夾馍同樣是絕世美味。 臊子肉的選擇傳統是肥瘦7:3 甯可肥不可瘦,這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改變。 原料:五花肉二斤 調料:蔥姜,桂皮八角,五香粉,辣椒粉,料酒,醬油,香醋。 1、蔥姜,生抽,桂皮八角,料酒。 2、辣椒面兩大勺粗細各一大勺。 3、醋一小碗大概是肉的十分之一。 用紅燒肉的做法做即可。
19.然後分碗裝臊子~
20.加配菜~
21.面煮好撈進去。
22.澆酸湯~
23.撒漂菜,加辣子~嘹咋咧!
小貼士
好吧,好多人誇好多人罵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感覺不會不會的..說什麼正宗不正宗的其實也沒什麼嚴格規定吧,我還專門上網查了資料才寫的說明。自己的做法裡面有有出入的地方我也都指出來了啊。總之,好吃就行。反正我是陝西人。反正我們家臊子面就這麼做的。反正我們家人都愛吃。就這樣啦~說不正宗的請賜教正宗做法,我再看着改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