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草原的一群羊

草原的一群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09:24:42

草原的一群羊(三萬七千隻羊的歸途)1

2月21日淩晨3時左右,4輛載着1000多隻待産母羊的大卡車停在了内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索倫鎮聯軍嘎查崗根套海一社的一片牧場上。

副駕駛座位上,蜷了半晚的張旭一擡腿跳下車,站在了自家7000多畝的草場上,懸着的心總算踏實下來。

“回家的感覺真好!”這個臉凍得通紅的牧羊人嘴裡嘀咕着。

和大多數地方一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興安盟部分旗縣的道路也随即被封了,科右前旗42戶牧民急需轉場的3.7萬隻羊被困在放牧點回不了家。眼瞅着天氣慢慢變暖,母羊産羔的季節到了,春防也要開始了,被困的牧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放牧點就是個簡陋的窩棚,小羊羔生下來也活不了多少,一年的辛苦算白瞎了。”42戶在外放牧的牧民和張旭一樣擔憂。

從2月18日開始,一場特殊時期的轉場接力開始了,3.7萬隻羊通過專辟的通道踏上了回家路。

家未動,羊已遠,牧羊人在曠野

大馬力發動機轟鳴着,前照燈射出去老遠,家裡的人都跑了出來,幫着裝卸工從籠子裡一隻一隻往下卸羊,牧羊犬狂吠起來,亂哄哄的,可張旭心裡很安穩。羊群“咩咩”叫着,像水流一樣淌向羊圈,小羊跟在母羊後邊,等一切都安頓完,天也放亮了。張旭這才走進闊别了近4個月的家,端起一碗熱熱乎乎的奶茶。

今年48歲的張旭放了近三十年的羊,家裡4口人,如今養着500多隻羊。他家的牧場靠近阿爾山市,算是在興安盟靠北的地方,每年10月底氣溫就開始下降,到冬天就更冷了。羊群越冬的時候消耗飼草料多,熱量損耗大,容易掉膘。

去年10月末,和往年一樣,張旭和同伴韓少忠拉着兩家的1000多隻羊,來到300公裡外的紮赉特旗小城子鎮青山村放牧點遛茬過冬。

遛茬是當地方言,指的是秋收後趕着羊到農田裡把掉在地裡的玉米、大豆等糧食吃掉。北方的田野裡,冬日的陽光下,不時能看見羊群安靜地撿食着地裡遺撒的糧食,與孤獨的牧羊人和蹦跳的牧羊犬組成了一幅遊動的田園畫。

遛茬是牧民的一種生産方式,在我國農牧交錯帶的大部分地方都保留有這樣的習慣。但是每年秋收後,牧民拉着羊群輾轉幾百甚至上千公裡到農區去遛茬,直到來年春天再轉場回到自家牧場接春羔子的習慣,似乎隻有在内蒙古、黑龍江、吉林三省區交接的地帶還存在。興安盟的規定是每年10月15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允許牲畜進入農耕地遛茬。

打開地圖可以看到,這些地方多是半農半牧區,典型的草原文化和農耕文明交錯地帶。蒙古族遊牧傳統在現代牧民身上保留了下來,雖然沒有像過去的遊牧那樣“逐水草而居”,但是在農區長達4個多月的“逐糧草遛茬”,也是現代版的遊牧生活。

隻不過,過去牧民從夏季牧場轉場到冬季牧場是全家坐着牛車帶着帳篷,在草原上慢悠悠地邊走邊牧,生産和生活都在一起。現在轉場遛茬是用車輛運輸,幾百、上千公裡的路,加上裝羊卸羊的時間一兩天就夠了。家未動,羊已遠,牧羊人在曠野。

草原的一群羊(三萬七千隻羊的歸途)2

張旭和在放牧點上等待轉場回家的羊群。

現在的遛茬習慣從張旭父輩開始就一直延續着,每年秋季他都會拉着羊群轉場去農區遛茬過冬,最遠到過離家500多公裡的地方。

“南邊農區冬天的正常溫度比索倫鎮高10攝氏度左右,還能在地裡遛茬保膘增強體力,節省飼草料。”張旭說,秋天農區的玉米、水稻、大豆、雜糧等作物收割後,地裡會留下各種作物稭稈的茬口,也會有遺撒的玉米、豆粒等。對種地的農戶來說,這些東西收起來不值當,扔地裡也不可惜。但對冬天缺飼草料的牧民來說,這些都是羊愛吃的好東西,等到來年春天母羊開始産羔的時候再回到自家牧場接春羔子,也不耽誤生産,一舉多得。

對農區來說,地裡的莊稼收割後,羊在地裡來回遛茬,羊的糞便都留在了地裡,慢慢變成了自然發酵的有機肥,增強了地力,來年的莊稼也長得好。

“一個遛茬季,1000多隻羊,能給地裡産生8萬斤的羊糞,這是花錢都買不來的好肥料。”張旭說。所以農區也歡迎牧民來遛茬,并且會提供各種便利幫助放牧點上的牧民,讓羊群安全越冬。每年到了一定的時間,牧民就會聯系好農區的放牧點拉着羊過去了。

從去年秋末到今年開春,張旭和韓少忠就生活在遠離村屯的放牧點上,住在用矮土牆或鐵絲網圈成的簡陋羊圈邊的窩棚裡,除了有時到附近的集市買點吃的東西外,每天就是趕着羊群在地裡來回走。北方的冬天,空曠的田野中也看不見幾個人,寂寞的日子在羊群的“咩咩”聲中随着風一天天滑過去。

春天來了,天氣慢慢轉暖。進入2月,一隻隻“性急”的小羊羔在遛茬中出生。2月14日,張旭在羊群裡撿了兩隻剛出生的小羊羔,過了一天,又撿了兩隻。接春羔子的時候到了,他知道羊群該轉場回家了。一年中最忙碌、最幸福的日子來了。

“收拾收拾,咱們準備拉羊回家接羔子!”2月17日,張旭給同伴韓少忠交代了一下,就出去聯系運輸羊群的車輛了。

拉羊的車過不來,羊群就回不去

位于内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興安盟處于三省區交界處,東北與黑龍江相連,東南與吉林毗鄰,南部、西部、北部分别與内蒙古的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市相連。全盟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1581.2萬畝,和往年一樣,去年秋天牧民們就拉着羊群來到三地交錯的農區遛茬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放牧點上的牧民偶爾也從手機裡了解到全國上下正在共同抗擊疫情,每個人出門都戴口罩,形勢似乎很嚴峻。但放牧的人很少戴口罩,每天在大野地裡放羊,一天也見不着啥人,空氣也好,覺得沒啥事。

張旭之前也聽别的牧民說可能封路了,車過不來。動作快的牧民已經回到家,有的牧民聯系放牧點附近的親戚朋友把羊群先趕過去接春羔子,扛過這段日子再想辦法回家。

草原的一群羊(三萬七千隻羊的歸途)3

張旭(左)從青山村村委會拿到了轉場通行證。

封路的消息讓張旭半信半疑,2月17日,他趕緊找到紮赉特旗疫情防控部門發的通知,按照上面的聯系電話找到了紮赉特旗交警隊。

“車不能進紮赉特旗了。如果運輸車非要進來拉羊,司機就得隔離,隔離多長時間還定不下來。”交警隊隊員告訴張旭。

傳言得到證實。原來,近期黑龍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興安盟紮赉特旗與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接壤,平日裡兩地貿易及人員往來頻繁,紮赉特旗疫情防控指揮部作出臨時封城的決定,限制人員及車輛流動。而從科右前旗來的車輛到放牧點拉羊,必須要經過紮赉特旗。

“現在路都封了,車不讓過來,過來也回不去。”

“由于周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讓地理位置優越、處于東北經濟區的興安盟防控壓力陡增,各旗縣都在嚴格控制人員和車輛往來,路基本都封了。”興安盟農牧局副局長王俊峰說,牧民轉場的時間正好是周邊各旗縣嚴防死守的關鍵時期,轉場的路線上都設卡封閉,禁止車輛和人員通行。

張旭打聽了一下發現,什麼時間解除封鎖,讓人員車輛流動,一時半會也定不下來,還得根據周邊疫情發展才能确定。

這個時候,韓少忠還在放牧點上等着張旭的好消息。羊圈是用夯築的矮土牆和鐵絲網、木栅欄圍起來的,順牆搭了些簡陋的敞口棚子,當地稱之為窩棚。遛茬回來的羊一圈一圈的,有的待在棚子裡,有的卧在棚子外面反刍,偶爾還能看見小羊羔在棚子裡圍着母羊轉來轉去找奶吃。韓少忠圍着羊圈來回溜達,萬一有羊要出生了也好随時準備。

拉羊的車過不來,羊群就回不去。張旭往青山村放牧點的羊圈走的時候越來越發愁。如果真轉不了場,兩家的1000多隻小羊羔就要産在放牧點上了。看着條件簡陋的放牧點,張旭想着小羊羔子指定活不了多少,估計損失至少在50萬元以上,幾年掙的錢都得搭進去。而那500隻羊幾乎就是他的全部。照他原來的打算,養好了,這些羊今年能産500隻以上的羔子。

和張旭一樣着急的還有在外放牧的42戶牧民。

“這可咋辦?”牧民們平生第一遭碰到羊群不能轉場回家的事。幾萬隻待産的母羊滞留在條件簡陋的農區,焦慮與不安蔓延開來。

“眼看着待産母羊陸續把小羔子産下來了,路封了羊回不去,我都急得好多天睡着不覺。雖說已立春了,但東北早晚氣溫還很低,産的小羊羔多了,照顧不過來,很難活下來。”在吉林省洮南市那金鎮遛茬的牧民王布仁特古斯說。

80公裡山路,羊群整整走了三天三夜

讓羊群回家是牧民的頭等大事。車到不了放牧點,就想别的辦法讓羊群回去。着急的牧民開始趕着羊群避開大道朝家的方向走。

“我是去年11月12日拉着羊出來的,在太本鎮放牧已經3個多月了,現在要回家了,路封了,隻能想辦法走山路繞回去。” 在烏蘭浩特放牧的斯琴畢力格說。

2月14日一大早,斯琴畢力格收拾好行囊,騎着馬趕着1300多隻羊從放牧點出發了。他的目的地是烏蘭哈達鎮,從那裡裝車把羊拉回科右前旗滿族屯鄉特布格日樂嘎查熬門台溝的自家牧場。

草原的一群羊(三萬七千隻羊的歸途)4

回到熬門台溝自家牧場的羊群。

烏蘭哈達鎮距離放牧點80公裡,斯琴畢力格和同伴騎着馬,冒着嚴寒趕着羊群上路了。1300多隻羊時而上山,時而下山,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擠擠挨挨、走走停停。

一路踏雪行進,風餐露宿。在羊群路過了呼和馬場七連、三連和呼和馬場時打了個尖,吃點幹草接着走。

80公裡山路,羊群整整走了三天三夜。2月16日,終于走到了烏蘭哈達鎮。斯琴畢力格聯系好的車輛正在烏蘭哈達鎮等着裝羊。回家的路不遠了。

“2月17日晚上,我的羊群就回來了。” 斯琴畢力格自豪地說,現在已經生了300多隻小羊羔了,如果生在放牧點活不了多少。

路封了,車過不了省界,科右前旗在吉林、黑龍江地界放牧的牧民們也着急起來。他們先把羊從吉林、黑龍江地界趕到内蒙古地界,再想辦法拉着羊回牧場,這樣心裡才能踏實。

王布仁特古斯算來算去,那金鎮放牧點到科右前旗居力很鎮紅忠村這條路能成行,距離大概50公裡。

2月22日,王布仁特古斯在寒風中趕着800多隻羊向紅忠村出發,走了一天一夜,23日到達紅忠村,看到來接羊群的車輛,王布仁特古斯緊繃着的心一下子放松了。當天夜裡,羊群就回到了科右前旗滿族屯鄉白音烏拉嘎查的家裡。

在青山村心急火燎、束手無策的張旭也沒閑着,不停地刷着手機,希望能夠找到一點解決辦法。他從微信群裡看到了一份通知,是關于維護畜牧業正常産銷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場供應的。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在2月4日發布了一份通知,要求各地在疫情防控中要做到“五不得一支持”,其中明确要求不得攔截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運輸車輛。

通知是十多天前發出的,還公布了熱線電話,張旭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2月18日剛到上班時間,他就着急忙慌地撥通了熱線電話,把自己碰到的困難告訴了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物資保障組。

“時間不等人,正是接春羔子的時候,馬上又要開始春季動物疫病防控了,牧民羊群轉場的事等不得。”電話那頭,畜牧獸醫物資保障組的同志接到張旭的反映後,安慰張旭不要着急,表示将立即會同内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把張旭的信息反饋給興安盟農牧局,幫助轉場。

2月18日上午,興安盟農牧局接到自治區農牧廳的信息後馬上和張旭取得了聯系,并指定由紮赉特旗農牧局局長劉立軍負責協調解決。

在詳細了解了張旭羊群轉場數量、轉場時間、運輸車輛的狀況和路線等信息後,劉立軍将信息反饋給旗疫情防控指揮部,由指揮部協調公安交通部門和小城子鎮、青山村等,要求在做好車輛消毒、司機體溫監測等基本措施後,給張旭轉場運輸羊群的車輛開具上路證明,讓待産母羊安全轉場到索倫鎮張旭自家産羔點,保證牧民财産和母羊生産安全。

草原的一群羊(三萬七千隻羊的歸途)5

青山村村醫正在給接羊群回家的司機測體溫。

經過協調,2月18日晚8時左右,劉立軍将旗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意見傳達給了小城子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李清城,鎮裡馬上和張旭放牧點所在的青山村村委會取得聯系,将張旭的訴求和旗疫情指揮部的決定通知了村委會主任。

“運輸羊群轉場回家的事沒問題了,明天就可以聯系車輛過來拉羊。”劉立軍也将旗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決定及時通知了張旭,并囑咐張旭告知來拉羊的司機要帶齊出行證明,到了以後馬上到青山村村委會去開回程證明。

他怕混亂中把小羊給踩了

青山村有4萬多畝地,都種玉米,也有少量的大豆、雜糧。每年都有牧民拉着羊來青山村遛茬過冬。

青山村村民李金生說,“去年10月末,張旭和我聯系好,想秋收後拉着羊到我這裡遛茬保膘。哪成想現在發生新冠肺炎疫情,1000多隻羊被困在村裡走不了。很快村裡也要開始春耕備耕準備禁牧,羊群不能随便放了。”

2月18日晚,青山村村主任張憐奎接到鎮裡的電話通知後才知道,在青山村放了快4個月羊的張旭要拉羊轉場回家了,這裡的放牧點就是個窩棚,不能接羔子。

“請帶着索倫牧場放牧點來的車輛證明、司機健康證明和當地開具的出行證明,到村委會開回去的證明。”按照旗疫情指揮部的要求,張憐奎電話通知了張旭返回自家牧場需要的材料。

2月19日晚,運輸車終于到了。張旭連夜将車輛和司機出發地的材料送到了村委會。

2月20日一大早,4輛拉羊的大卡車開進了青山村張旭的放牧點。張憐奎帶着村醫和其他防控人員,給司機和前來裝卸的人員一一測了體溫,并給每輛車都仔細做了消毒處理。

“拉羊的車進來後,我們對每個人都測了體溫,對車輛進行了消毒。”青山村村醫王躍東說,體溫正常才能開具放行證明。

貨車發動機轟隆隆地響着,和羊群的叫聲混成一片。裝卸工們彎着腰,将一隻隻待産的母羊裝進三層的鐵籠子裡。張旭抱着一隻剛出生沒多久的小羊羔,1000多隻羊要裝車,他怕混亂中把小羊給踩了。

“從20日上午9時開始,一直盯着往車上裝羊。1000多隻羊,還有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整整用了一天時間,直到晚8時多才把羊全部裝上車。”青山村放牧點管理負責人姚啟文說,羊裝好後一點都沒耽擱,連夜離開青山村向索倫鎮的牧場駛去。

一路上紮赉特旗設立的卡口,在夜色下都給車輛放了行。

2月21日淩晨3時左右,張旭和他的羊群回到了闊别近4個月的科右前旗索倫牧場。

終于到家了。

草原的一群羊(三萬七千隻羊的歸途)6

回到家的斯琴畢力格從羊群中撿回剛出生的小羊羔。

看着在自家牧場上溜達的羊群,張旭有點激動,“說實話,當時我打電話的時候很着急。沒想到的是頭天還在為羊群轉場回家的事上火,第二天就解決了,第三天就回到家了。”

張旭不知道的是,接到他反映羊群轉場被困的信息後,興安盟農牧局舉一反三,立即開始全面普查梳理牧民轉場現狀,疏通被困羊群轉場回家通道。

“經過排查,全盟因疫情出現轉場被困的放牧戶42戶,共計3.7萬隻羊。”王俊峰說,經過協調,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對轉場羊群的運輸車輛采取了同樣的措施,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全部予以放行。現在,有的找到了接羔點,有的投奔親戚家的放牧點接羊羔,大部分轉場牧民已經順利回到自家放牧點。

最幸福的路,是回家的路

一年一度接春羔子的日子開始了,帶着希望和夢想的又一批小羊羔來到牧民家。2月28日,回到家的張旭就接了20多隻小羊羔,家裡的羊圈擋風暖和,小羔子生下來後不會受凍,很快就跟着母羊在圈裡溜達找奶吃了。張旭家裡準備了精飼料,這幾天也都用上了,一家人整天樂得合不攏嘴。這是牧民一年含辛茹苦換來的犒賞。

“趁着現在羊價好,要保證小羊羔的成活率。”張旭說,母羊一直到4月初才能接完羔子。小羊羔出生後,在牧場上得養5-6個月,8月就開始陸續出欄上市了,養好了每年能收入10多萬元。

牧民羊群轉場的事終于解決了,3.7萬隻羊有了各自的歸宿。

應該說,在這特殊時期,張旭是幸運的。他看到了那份通知,又撥通了熱線電話。接到羊群轉場受阻的信息後,從上到下都在幫他協調轉場,一天時間搞定,也讓同樣去年從家裡出來的42戶牧民和3.7萬隻羊順利踏上歸途。

世上最幸福的路,是回家的路。對人是這樣,對羊也一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