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打雞血是一個貶義的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些人對特定的人物或事物突然情緒亢奮的一種行為表現,具有調侃的意味,常說的就是“你打雞血了嗎?”實際上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确實流行過一段時間的打雞血,最瘋狂時診所門口甚至出現萬人懷抱公雞排隊等着打雞血的場景,可是後來慢慢也就銷聲匿迹了。
經曆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對打雞血這件事多數都不會陌生,很多人認為打雞血是一種“包治百病”的治療方法和保健方法。最流行的時候,一些地方的街道衛生院甚至給當地居民提供打雞血的服務。不少人懷裡抱着大公雞在衛生院門口排隊等着注射雞血。
打雞血并不複雜,醫生隻需要用針管從雞翅膀内側的粗大經脈上抽血,然後轉身再把雞血打到人體内就可以。這中間甚至不需要對雞血進行任何處理。據打過雞血的人介紹,雞血療法對于常見的胃潰瘍、月經過多、偏頭痛等病的改善率可以達到65%,對于荨麻疹、淋巴結腫大等也有38%的有效率。
這種“神奇”療法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人發明出來的?雞血療法的發明人是俞昌時,俞昌時可不簡單,其在1923年就考入上海南洋醫專,讀書期間就因為舉報校長貪污而坐牢,讀書時還加入共青團,并在後面加入中國共産黨,在多地進行革命宣傳工作,但因為諸多事宜其失去了黨組織的聯系,由于生計無着,俞昌時就利用自己曾經的醫學專業開了診所,并定居在了江西南豐縣。
在行醫期間,俞昌時發現雞肛門的體溫遠高于人的體溫,分析認為這一現象同雞血液的發熱機能特别高有關,再加上中醫書籍中将雞血作為中藥内服和外塗的記載很多,俞昌時就突發奇想,能不能中西結合,将雞血這味中藥按照西醫的方法注射到人體内?
恰逢當時,蘇聯流行将人身體的某些組織作為注射液注射入體内或埋入病人皮下,以治病的組織療法,組織療法一度被成為“蘇聯醫學的寶藏”。而我國當時正處于蘇聯全面學習階段,雞血療法又同組織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更加堅定了俞昌時對雞血療法的信心。
為了驗證雞血療法的效果,俞昌時将自己當成第一個試驗品,抽取雞血後注射到了自己的左邊胳膊肌肉中,結果讓人振奮,俞昌時此前擔心的排異反應并沒有出現,反而感覺自己狀态極佳,精神更好了,食欲也更好了,就連自己身上的一些頑疾都痊愈了。雖然俞昌時也給别人試過,據稱也達到了良好效果,但因為種種原因俞昌時并未将雞血療法大面積進行推廣。
直到俞昌時從江西調到了上海,他才開始在工作的工廠中開始實驗,對打過雞血的病人調查發現,偏頭痛、胃潰瘍等疾病的有效改善率達到了65%,二荨麻疹、淋巴腫大等病的有效率也有36%。
雖然,上海市衛生局調查發現打雞血确實對一些疾病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也能增加食欲,改善精神狀态。但其卻有非常大的副作用,肌注過4針以上雞血的病人,有16.6%的人出現發熱、腹瀉、畏寒、淋巴結腫大等不良症狀。
通過科學的角度分析,雞血療法确實有很大的問題,将新鮮未經處理的雞血直接注射到人的體内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如果雞生病,雞血中就會有病毒或者細菌,注射到人體内後疾病就有可能傳染給人。另外,雞血中含有蛋白質,雞血蛋白對人來說就是異源蛋白質,很容易引起過敏體質的人發生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為了降低雞血療法的副作用,相關部門将新鮮雞血加工成脫敏雞血粉,改為雞血粉後副作用确實少了,但是效果也大不如前。俞昌時對雞血粉并不滿意,甚至認為雞血療法的副作用是一些專家的誇大反應,所以他一直在推廣新鮮雞血,得不到專家的認可就加快了雞血療法消失的步伐。
加上雞血療法的實際作用并沒有宣傳的那麼神奇,國内醫學的發展也為病人看病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治療方法,人們也不再盲從這些“僞科學”,雞血療法自此也就逐漸消失了。
除了雞血療法,我國還出現過不少曾經風靡一時後來銷聲匿迹的保健品,比如紅茶菌、童子尿、三株口服液、酵素、孢子粉、各種多糖、中華鼈精、蟻力神等。這些東西我們後續再慢慢分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