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的熱,遠近聞名。7月的傍晚一場陣雨帶來了難得的清涼。一位當地的朋友滿懷期待的說,兩年後巧家變成一個湖濱園林城,就沒那麼熱了。他指的是2021年白鶴灘水電站将下閘蓄水,水面升高,巧家将坐擁高峽平湖。7月22日,記者探訪了這座全球在建規模和綜合技術難度最大、建成後裝機規模世界第二大的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甯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境内,上遊距離巧家縣城約41公裡,距離烏東德壩址約182公裡,下遊距離溪洛渡水電站約195公裡,是金沙江下遊四個水電梯級的第二個梯級,屬國家重點能源工程,是“西電東送”戰略部署中的骨幹工程之一。
2017年7月白鶴灘工程獲得國家核準、8月全面開工建設。是目前世界在建的最大水電站,電站主要特性指标均位居世界水電工程前列,在300米級拱壩中複雜程度為全球之最,綜合技術水平在世界壩工史上名列前茅。
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工程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航運,并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電站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624.43億千瓦時。電站建成後,将在滿足四川、雲南兩省用電需求的同時外送,拟供電華東、華中、南方電網。
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庫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km2,占金沙江流域面積的91%,是長江流域開發治理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水庫在金沙江下遊四個梯級中庫容最大,防洪庫容為75.0億m3,是長江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将為解決川江、長江中下遊防洪問題發揮重要作用。
白鶴灘水電站鳥瞰圖
水庫形成後,常年回水區全長約145km,為發展地方航運創造了條件。通過水陸聯運,為開發金沙江下遊航運資源,進一步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創造了條件。
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可将當地的水電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庫區群衆脫貧緻富,為當地經濟社會增長作出較大貢獻。白鶴灘水電站直接用于樞紐建設和庫區建設的資金超過1700億元,電站建設投入的資金可拉動相關行業的投資,新增就業機會和當地稅收,改善當地産業結構,改善工程周邊地區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金沙江下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白鶴灘水電站
22日,記者在白鶴灘水電站建設現場了解到,目前有17000多建設人員奮戰在這裡。預計今年底首批機組開始安裝,2021年下閘蓄水,首批機組投産發電,2022年12月底全部16台機組投産發的。
雲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楊茜 樂志偉 蔡侯友 沈迅 段芃 昭通日報記者 楊明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