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血色浪漫究竟講什麼

血色浪漫究竟講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3 19:23:49

血色浪漫究竟講什麼?問各位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自從踏出校園後,有多少人再也沒有完完整整地讀過一本書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血色浪漫究竟講什麼?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血色浪漫究竟講什麼(看了一眼他們20年後的生活)1

血色浪漫究竟講什麼

問各位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

自從踏出校園後,有多少人再也沒有完完整整地讀過一本書了?

當然,論及不讀書的理由,有千條萬條,且看上去确實是沒有辦法,實屬無奈。殊不知,如今自己這樣或那樣的遺憾和不如意,很有可能從你放下書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血色浪漫》中,在石川村插隊的十個知青——鐘躍民、鄭桐、蔣碧雲、曹剛等人,前後二十年生活狀況對比,就很好地诠釋了讀書與不讀書的差距到底能大到什麼程度。

當年十個知青都是剛走出校門就踏上到陝北插隊道路的學生,且都是來自北京的各個學校。所以,在那一刻,他們的起跑線是一緻的,誰都不比誰靠前,也誰都不比誰落後。

插隊的生活,雖然我沒經曆過,但也“道聽途說”了不少,用一首打油詩概括就是:

農活天天幹,

工分一點點。

勤懇一整年,

反欠隊裡錢。

總而言之一句話:既沒吃飽飯,也沒心思幹,整天就是在那兒耗。對于那時的知青來說,最富裕的就是時間,他們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不知道怎麼消磨。

鄭桐、鐘躍民等人的生活也是如此:

天一黑,知青們就隻好躺在炕上聊天,時間長了,該聊的都聊完了,誰也想不出什麼新鮮的話題,大家隻好睜着眼睛想心事,經常是兩三個小時都沒人吭一聲。往往到了半夜,某個人起來解手,這時所有人都爬起來了,大家才發現誰也沒有睡着。

這就是知青們的業餘生活——枯燥、無聊。

直到有一天,鄭桐對鐘躍民說他喜歡上了蔣碧雲,但人家壓根兒就不理他。于是鐘躍民搜腸刮肚地給鄭桐想了一個好主意:假裝辦個“培訓班”,由鄭桐當老師,鐘躍民等男知青當學生,故意引導蔣碧雲來偷聽。

通過這種方式樹立鄭桐博學多才的光輝形象,一改他在蔣碧雲心中固有的“流氓”印象。

在偉大愛情的感召下,許久沒碰書本的鄭桐竟然開始認真備起課來,打算當個合格的老師。一切進展得很順利,蔣碧雲也見識到了“老師鄭桐”什麼樣。

本來“宿舍夜校”就是裝裝樣子,做給蔣碧雲看的。蔣碧雲看後哥兒幾個就不裝學生了,鄭桐這個“老師”自然也就沒了用武之地。

但是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嘗到了當老師、傳播知識的樂趣後,鄭桐竟然有些意猶未盡,打算繼續給兄弟們“掃盲”,而且對于讀書這件事,鄭桐也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

“哥兒幾個,我還真講上瘾了,肚子裡的貨還沒倒空呢,我給你們講完好不好?”

“這些天我看《中國通史》還真看上了瘾,我打算再找點兒其他曆史書,好好攻讀一下,我計劃用兩年時間通讀《二十四史》。”

“我認為讀書是種享受,雖然知識現在有些貶值,可将來一定會用上。”

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鄭桐成了遠近聞名的“書呆子”。漸漸地,他變成了其他知青眼中的怪人,大家認為在那個年代,吃頓飽飯才是正經事。讀書,有病吧?

而且那是個對讀書人異常不友好的年代,知識分子被打成了“臭老九”,尊嚴掃地,人格受辱。所以,讀書這件事更加顯得無足輕重,甚至被人當成笑話。

就在這種情況下,鄭桐白天出工,晚上及其他一切時間都用來讀書。他和蔣碧雲兩個人也因為讀書漸漸走到了一起,這書算是沒白讀,鄭桐也算是沒忘“初心”。

1977年恢複高考,鄭桐讀書的好處初見端倪:1977年底,鄭桐以絕對的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學曆史系。蔣碧雲也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他們倆雙雙成功離開陝北,回到城裡。這與之後的其他返城知青相比,不知道順利多少。現實生活中有些知青一直紮根農村,沒能返城;據村裡老人講,有些女知青為了返城名額,不惜“肉償”,就為了能讓村主任給蓋章。

這些都是慘絕人寰且又無可奈何的事情。

後來,距離這些知青插隊大概二十年後,鐘躍民組織了一次知青小聚會,把曾經一起吃過苦的兄弟姐妹們聚到一起,把酒話當年。

而此時各人的生活狀況已經差距很大了:

鄭桐:社會科學院曆史所工作。

蔣碧雲:中學語文老師。

曹剛:專業碰瓷的,因為無意間碰了鐘躍民的車,才有了這次二十年之後的聚會。

趙大勇:蹬三輪,背已經駝了,脊椎彎得像個蝦米。

郭潔:送牛奶,頭發花白,皮膚古銅色——常年風吹日曬的結果。

錢志民:修鞋,兩隻手青筋畢露,粗糙不堪,黑乎乎的,就像兩截老樹根。

李萍:提前下崗,每月退休金不足400,不到五十的年紀,卻蒼老得像六十多歲的人。

張廣志:修自行車,經他修的車很少有不返工的,而且為了增加效益,他經常在附近慢車道撒圖釘。

還有,由于生活不順心,張廣志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且逢喝必醉,醉了就打老婆出氣,生活簡直就是一團糟。

相比之下,同樣是在石川村紮根十年的鄭桐夫婦,不管是精神狀态還是生活狀态,比當年這些兄弟姐妹們好得不是一點半點。

那時他們一起出工,一起幹活,一起挨餓,一起要飯,并無半分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鄭桐、蔣碧雲一直在讀書。其他人則是一直在無聊中抱怨着無聊,然後繼續無聊。

由此可見,讀書與不讀書,當時确實看不出區别,但當機會來臨時,持續讀書的人肯定是最有選擇權的。

比如說高考,當年恢複高考,全國人民都可參加,但已經十年沒碰過書本的曹剛等人隻能眼巴巴地看着、想着、悔恨着,然後繼續抱怨着。

所以,想想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自己與别人的差距,是不是感覺此時的書顯得格外可愛呢?

走過路過請點個“關注”再劃過,萬分感謝!!!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