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胡沖 嶽陽報道
嶽陽是湖南省唯一的臨江口岸城市,長江中遊的“金十字架”,通過區位特點構建了“大進大出、快進快出、優進優出”的開放大通道。
十年間,嶽陽成功搭建“三區一港四口岸”八大國家級開放平台,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建成運營,湖南(嶽陽)口岸經貿博覽會永駐嶽陽,三荷機場改擴建,航空口岸申報,通用航空、水果口岸建設有序推進。
嶽陽城陵矶老港。
9月27日,洞庭湖畔,湖南嶽陽城陵矶老港機器轟鳴,橋式卸船機正以每小時800噸的速度裝卸從巴西進口的礦石。這批遠道而來的礦石,将通過陸海聯運,運往湖南婁底。從2005年來到港口工作、現為城陵矶港務公司綜合部主任的盛正偉,正是十年來嶽陽不斷開放、通江達海的見證者之一。
“原本使用的是門座式卸船機,現在是橋式卸船機,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盛正偉說。
城陵矶老港區主要運輸礦石、煤炭等散貨,離老港不遠的城陵矶新港區則是大宗貨物集散樞紐。
目前,城陵矶新港區實現了“三縱三橫”140公裡骨幹路網新建工程,建立了15分鐘快速疏港通道,基本形成“外環内網”的立體交通格局。湖南省首個鐵路無軌站在這裡建成啟用,水鐵聯運“最後一公裡”被打通。
集裝箱整齊碼放在嶽陽城陵矶新港。
“2021年城陵矶口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萬标箱,今年全力沖刺100萬标箱。”嶽陽城陵矶新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邵良介紹。
從港口的裝卸技術提升到集裝箱吞吐量的跨越式突破,嶽陽進出口貿易由2012年37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612億元,增長近16倍,國外“朋友圈”擴大到176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由湖南省倒數逐步提升至湖南省第二。
時間回到兩年前的 2020年9月24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嶽陽片區正式落子城陵矶新港區,嶽陽的開放型經濟明顯換擋提速。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嶽陽片區。
兩年來,片區推出了一批高含金量制度創新成果。對标對位長江中遊城市,立足全省唯一港口,聚焦服務全市、服務港口、服務外貿、服務産業,堅持首創性、差異化、集成式創新,共實施改革試點任務83項,落地“進口貨物内河運費不征關稅”“組合港模式出口貨物”“抵港直裝”等制度創新成果28項,為企業降本增效超過8000萬元。另有20多項創新舉措正探索推進。自貿紅利,為企業和群衆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兩年來,片區引進了一批新經濟新業态産業項目。有了自貿區這塊金字招牌後,“三區”(綜保區、新港區、自貿區)招商底氣更足、招商項目更豐富,助推了攀華、彙川、易親等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新經濟業态已成為發展的新賽道,推動了新港區産業轉型升級,為産業加快發展帶來了新氣象。三區聯動引進項目172個,總投資額1132億元,新引進市場主體4270家。同時,片區拓展了一批貿易業務闆塊,着力做大橡膠、原油、汽車、糧食等大宗貿易闆塊,積極發展電子元器件、中非農産品等新興業務闆塊。今年前三季度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8萬标箱、進出口貿易額345億元。
“兩年來,我們一是進行金融創新,解決自貿片區市場主體的資金需求,二是加大了能源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我們制定出台的政策不是‘虛’的,要讓市場主體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嶽陽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楊錦江告訴記者。
發展隻有起點,沒有終點。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嶽陽将開放型經濟引入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通江達海的新航程。“接下來,我們将着力強化‘三區一港四口岸’等對外開發支撐體系,進一步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地‘引進來’‘走出去’。”嶽陽市商務糧食局局長周和平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