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21:25:48

内容

  1. 像蝙蝠一樣盲目
  2. 像蟲子的耳朵一樣可愛
  3. 像鳥一樣吃東西
  4. 像蛤蜊一樣快樂
  5. 像懶人一樣瘋狂
  6. 鳄魚的眼淚
  7. 蜜蜂的膝蓋
  8. 像騾子一樣倔強
  9. 貓有九命
  10. 你不能教老狗新把戲
10:像蝙蝠一樣盲目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1

蝙蝠實際上有很好的視力——它們隻是不太需要它。

蝙蝠不是瞎子,他們甚至沒有一點近視,他們所擁有的是異常敏銳的聽力,他們還擁有如此複雜的聲納,它是美國軍方使用的頂級[來源:科學日報]。這種聲納或回聲定位能力涉及蝙蝠産生超聲波脈沖或聲音,然後反射物體。蝙蝠處理反射的聲音以避開障礙物,有效地捕獵并正确定位自己。

由于蝙蝠是夜行動物,并且具有如此驚人的回聲定位能力,所以它們的視覺并不那麼重要。也許這就是他們失明的神話出現的原因。這也可能與蝙蝠這種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長期以來一直被人類視為既迷人又令人厭惡的事實有關——這些品質導緻了許多關于這種生物的神話。

9:可愛得像蟲子的耳朵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2

蟲子沒有耳朵——至少頭上沒有。蚱蜢的腹部有耳朵。

許多人會同意,一般來說,蟲子并不可愛。事實上,很多人都覺得它們很惡心,無論是蒼蠅、蟑螂還是螞蟻。(而且我們知道“蟲子”不是昆蟲的科學術語,但我們在這裡處理的是一個明喻)。那麼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小動物會有可愛的耳朵嗎?不大可能。但更重要的是,蟲子通常沒有耳朵。至少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耳朵——頭部兩側或頂部的那兩個附屬物。例如,蚱蜢的腹部有耳朵,而蝈蝈則在前腿上運動。草蛉?他們的耳朵在他們的翅膀上[來源: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8:像鳥一樣吃東西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3

如果你真的像鳥一樣吃東西,那麼你每天至少要消耗體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也許更多。

挑食者或在一頓飯中啃适量食物的人通常被稱為“像鳥一樣吃”。換句話說,這個人吃得不多。哦,多麼虛假!鳥類實際上會吃各種各樣的昆蟲、花蜜和其他食物,全天經常吃東西。看起來它們吃得不多,因為它們一次隻吃少量,但它們是: 一些以昆蟲為食的鳴禽每兩秒吃一次!史密森尼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鳥類以及蜥蜴和蝙蝠會吃掉如此多的昆蟲,它們間接地有益于植物并幫助它們生長[來源: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

鳥吃的量取決于它的大小。較大的人每天可能吃掉體重的四分之一,而較小的人則最多吃一半。然後是嬌小的蜂鳥,衆所周知,它每天消耗兩倍的重量,以保持其狂熱的翅膀拍動[來源:莫斯]。歸根結底,指責某人像鳥一樣吃東西真的意味着他們有點像豬。假設豬真的吃很多!

7:像蛤蜊一樣快樂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4

你能分辨出這隻蛤蜊是快樂還是悲傷?

19世紀初,美國出現了“快樂如蛤蜊”的說法,尤其是在東北各州。蛤蜊沒有笑臉——這個明喻來源于更長的表達方式“像漲潮的蛤蜊一樣快樂”。不是在海邊長大的嗎?這就是它的意思:蛤蜊是雙殼類動物——無脊椎動物的外殼分為兩個獨立的部分。他們還有一隻強壯的腳,可以鑽進沙子裡。

人們在退潮時會去蛤蜊,那時更容易找到埋藏的雙殼貝類。因此,據說蛤蜊在漲潮時會很開心,它們不必擔心人們試圖将它們從沙子中彈出并變成主菜[來源:了解你的短語]。

6:像懶人一樣瘋狂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5

由于它有時聽起來的方式,“瘋狂”标簽可能已經被挂在了龍上。

啊,可憐的瘋子。它的名字與瘋狂有關。瘋狂的。一個瘋子。實際上,這絕不是胡說八道。潛鳥是水鳥,它們在廣闊的湖泊中潛水覓食,并将水作為跑道起飛。世界上有五種潛鳥,其中普通潛鳥在北美分布最廣[來源:上中西部環境科學中心]。

普通的潛鳥實際上很酷。他們在夏天穿着非常醒目,烏木頭和身體上覆蓋着迷人的黑白圖案。(在冬天,它們會變成純鴿子灰色和白色。)盡管它們的身體相當粗壯,但它們可以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在空中飛馳。遷徙潛鳥的時速達到 70 英裡(113 公裡)[來源: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但也許他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是他們的潛水和釣魚技巧。它們可以在沒有飛濺的情況下潛入水中,并通過魚雷在水中捕捉獵物,并根據需要優雅地進行 180 度的突然轉彎。

那麼為什麼是“瘋狂”标簽呢?普通潛鳥有幾種類型的叫聲,包括哀号、約德爾和顫音。特别是顫音和約德爾聽起來有點像瘋狂的笑聲,而它們标志性的、怪誕的、哀号聽起來令人難以忘懷的瘋狂。

5:鳄魚的眼淚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6

鳄魚吃東西時的眼淚,既不是悲傷也不是高興;這隻是一種生理反應。

如果有人說你在哭鳄魚的眼淚,那并不意味着你很傷心。他們的意思是你在假裝。當你真的一點都不難過的時候,你在哭,或者假裝哭。事實上,你可能很高興。這句話源于人們相信鳄魚在吞食獵物時會哭泣。由于鳄魚喜歡吃飯,因此它們一定是在假裝對奪走另一個生物的生命感到悲傷。

鳄魚确實會流淚(短吻鳄也是如此),這意味着它們的淚腺會産生眼淚,從而潤滑眼睛。是的,他們有時會在吃飯時流下這些眼淚。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動物在吃東西時會非常興奮,以至于空氣會通過鼻窦被吹起,迫使眼淚流回眼睛。然而,雖然他們的眼淚背後沒有悲傷,但他們的背後也沒有虛假或其他的情感。他們的眼淚隻是一種生理反應,就像你緊張時出汗一樣。

4:蜜蜂的膝蓋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7

蜜蜂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膝蓋。

一個更晦澀的表達方式,“蜜蜂的膝蓋”意味着某些東西非常好。壯麗的。頂層架子。但是蜜蜂有膝蓋嗎?如果有,它們很棒嗎?像所有昆蟲一樣,蜜蜂的腿有六個部分。每個部分通過一個關節連接到下一個部分。六個部分中的一個可能被認為比其他部分更像膝蓋,但實際上蜜蜂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膝蓋。一些人認為,由于蜜蜂腿後部有攜帶花粉的囊,“蜜蜂的膝蓋”指的是花粉是一種好東西或極好的東西。

然而,當這個短語在1920 年代的美國流行起來時,還有其他類似的愚蠢的動物表達方式被流傳開來,比如“貓的睡衣”和“沙丁魚的胡須”。這句話很可能隻是作為時代的标志而發展起來的。“蜜蜂”和“膝蓋”押韻并不會傷害到它,讓發音變得有趣[來源:McCabe ]。

3:像騾子一樣頑固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8

騾子不固執;他們太聰明了,不能讓他們的主人過度勞累。

當你聽到這句話時,你的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幅畫面——有人試圖用繩子把騾子往前拖,而騾子反抗,把蹄子紮進泥土裡,一動不動。或者,也許你正在想象一頭驢。如果是這樣,這兩種動物都是頑固的嗎?首先,讓我們讨論一下它們的區别。騾子不是一種動物,如馬或驢。它是雜交種,或者是其他兩個物種的産物——在這種情況下,是雄性驢和雌性馬的配對。驢有 62 條染色體,馬有 64 條;騾子出生時有 63 條染色體。這種奇數的染色體意味着它們無法繁殖[來源:幸運三牧場]。

驢子和騾子都以動物的名聲而聞名,嗯,騾子性格。他們被廣泛認為是固執的。任性。固執,甚至。你猜怎麼着?他們不是。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和德文郡的驢保護區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解決問題(學會學習)方面表現出靈活性時,騾子排在首位,其次是驢,馬和狗排在後面。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普遍的誤解呢?騾子和驢子很聰明。真聰明。他們也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自我保護傾向。因此,他們不會讓業主過度勞累,也不會将自己置于危險之中。這些特點導緻了“頑固”的标簽[來源: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

2:貓有九條命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9

貓并不總是用腳着地,所以不要讓你的孩子折騰它們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每個人都知道貓實際上沒有九條命。這個流行的說法之所以開始,部分原因是貓科動物有點神秘和超凡脫俗,所有這些都在偷偷摸摸,飛躍高處,神奇地消失和再現。但是當人們使用這個評論時,他們通常是在暗示貓能夠在其他動物無法做到的事情中幸存下來,比如遠距離墜落。貓擅長從跌倒中幸存下來,但這并不意味着它們具有超自然的生存能力。如果它們從較低的高度(比如兩三層樓)跌落,它們将沒有時間糾正自己并用四隻爪子着地——并且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如果他們從高層建築的頂部墜落,他們也可能會因墜落的力量而受傷或死亡 [來源:卡爾森]。

貓也會以其他方式失去“九條生命”。戶外貓會與其他貓科動物打架,被其他動物(如狗)攻擊或被機動車撞到——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死亡事件。美國三分之一的寵物貓會死于癌症[來源:臘斯克]。你找不到比這更普通的死因了。

1:你不能教老狗新技巧

關于動物的特點10句(關于動物的10句錯誤說法)10

老狗——和老年人——都可以學習新事物。

這句諺語通常用來表示老年人(或動物)無法學習任何新東西。但這不是真的,無論是在人類世界還是犬科動物世界。你可以教老狗很多東西。事實上,幾乎任何命令、技能或技巧你可以教一隻小狗,你可以教一隻年長的狗。可能隻需要更長的時間。維也納獸醫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 145 隻邊境牧羊犬,它們的年齡從 6 個月到 14 歲不等,以了解注意力和注意力如何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首先,他們進行了兩項測試,以了解狗對物體和人類的反應速度。年長的狗往往先于年幼的狗對單獨的物體失去興趣,但如果有人拿着該物體,年長的狗和年幼的狗一樣感興趣 [來源:Science 2.0 ]

你的成熟狗可能會很高興讓你相信它對學習新事物沒有用處。特别是如果在溫暖的陽光下有一張漂亮柔軟的床等着他。但就像老年人可以通過填字遊戲等來保持頭腦清醒一樣,當狗在精神上不斷受到挑戰時,它們會得到最好的服務。所以拿一袋狗零食開始工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