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文人墨客有多騷

文人墨客有多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0:37:05

文人墨客有多騷(風情萬種風)1

陽春三月,微風拂面,你突然冒出一句:好舒服的風啊,真XX舒服(此處省略兩個字)!一句話暴露了文憑,再去小學回回爐!

風,再自然不過的自然現象,可是在自古以來的文人騷客面前,可謂“風,情萬種;風,姿綽約”。今天我們來看看文人騷客眼中的“風”是什麼樣的。

最早為風唱贊歌的事戰國時候明明可以靠顔值卻偏偏非要靠實力的十大美男子之一-宋玉。有一天宋玉陪楚襄王閑逛,突然吹來陣陣微風,楚懷王發出了靈魂之問“這麼爽的風,是我和老百姓一起享受的嗎?”顔值與實力并存的宋玉趕緊回答“這是大王之風啊!”楚襄王說“風這玩意又不管你高低貴賤,想吹誰就吹誰,你怎麼說這是我的風啊?”從這問話來說楚襄王絕對是個善于思考的人,被風吹了一下就想到這麼深刻的問題,絕對不是簡單的昏庸無腦之人,于是宋玉旁征博引,論述何為大王之風,何為庶人之風,留下了千古名篇《風賦》。将各種風姿寫得惟妙惟肖,什麼“風起于青萍之末”,什麼“空穴來風”都來自于這篇文章。

“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飄忽淜,激飏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至其将衰也,被麗披離,沖孔動楗,眴煥粲爛,離散轉移。”

到了漢朝,漢高祖劉邦也寫了一首霸氣側漏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内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想想劉邦同學,建立帝業,幾經兵亂,如今衣錦還鄉,即高興又惆怅。大風無疑襯托了劉邦的豪情,同時豪情中有蘊藏着些許悲涼!

到了唐朝,騷客們不知受了什麼刺激,對風可以說無比鐘情。虞世南(558-638)首先發力,寫了《奉和詠風應魏王教》:

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梁。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

此詩為命題作文,目的是完成任務,不是發自詩人内心的真情實感,所以略顯生澀。

後來大詩人李峤(645-714)發自肺腑的寫了《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短短幾句,把風的神态寫活了,不但是解衣聖手,還是崔花高手,确實是發自肺腑的,平淡中帶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感覺。

大才子王勃(650-676)同樣對風感興趣,揮毫寫就《詠風》: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迹,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王勃的這首詩在描寫風的時候,還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山水長卷,但隐隐約約覺得話裡有話,至于是什麼話,自己猜吧。

除此之外:賀知章有“剪刀風”:“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杜甫有“悄悄風”:“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岑參有”催花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裡就不多舉例了,描寫風、出現風的詩句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風不僅僅激發是文人騷客情愫的催化劑,有時還是殺人的刀。這不在清朝時,沒事幹的清風溜達到翰林官徐駿的書本上,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音,激起了文人心中的驚濤駭浪,說了一句“我靠,此情此景,我想賦詩一首”,揮毫寫下“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幾個大字。沒想到風這位不速之客,刺激了雍正的小心髒,直接導緻一代瀚林成為雍正的刀下之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