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傳統節日最多的時候,非春節前後莫屬,從除夕到正月,傳統節日根本停不下來,幾乎每天都有一個傳統節日,如初五“破五”、初七“人日”、初九“天公生”、初十“石頭節”等等。而明天正月十三同樣也不例外,在古人心裡,遠比前面的習俗更為在意。因為這天被稱為“楊公十三忌”,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日子。
“楊公十三忌”的傳說
關于“楊公忌”的傳說有多個版本,民間流傳最廣的大緻有兩個。其一是說宋朝堪輿術士楊救貧是一個非常有能耐的人,不僅家财萬貫人丁也很興旺,家裡13個兒子個個如狼似虎。楊救貧因此有些洋洋得意,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滋話“我兒子就算每個月走一個,也還有一個兒子陪我過年”。然而舉頭三尺有神明,這話正巧被路過的神仙聽到了,覺得這人太過狂妄就把狂話禀告了玉帝。玉帝想要收拾下他的狂氣,就下令從正月十三開始每個月收走一個,而且每個月在時間上往前趕兩天,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以此類推,恰好當年七月逢潤一下帶走兩個,一年也因此變成了13個月,待到臘月底楊公也沒有兒子陪過年了,而楊公喪子的日子就成了“楊公十三忌”。這個版本其實是在勸誡世人要注意言辭,要牢記舉頭三尺有神明,事不能做絕了,話也不能說絕了。
還有一個版本是說唐僖宗時期著名堪輿明師之一的楊筠松。他因為得到《禁中玉函秘術》,也就是後世所知的郭璞所著的《葬書》。在安史之亂後隐居楊仙嶺授徒傳術,深得百姓愛戴。然而人怕出名豬怕壯,他因用畢生所學的堪輿之術救善良、善德之人于貧苦之中,引起了許多當地政客、歹惡的垂涎。不過楊公卻從不待見他們,這引起他們的不滿,于是想方設法加害了十三次。然而楊公行善積德,吉人天相,每次都逢兇化吉。他的弟子便把那十三次兇險的日子定為楊公忌日,弟子們在這一天隻在家中為師父做忌,其餘造葬作福的事一律停止。除此之外,楊公忌的故事還有楊家将的版本。但無論哪個版本,民間在這天的活動與忌諱卻是一樣的。
忌出遠門、忌開工、忌嫁娶、忌說過頭話
從前面的故事不難看出,所謂“楊公十三忌”共有13天。按故事所說的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無論哪個版本的楊公,這十三天都非死即傷,所以古人認為每個月對應的這天都是諸事不宜的一天。民間普遍忌諱的就是不能出遠門,不能開工和嫁娶,不能說過頭話。
點燈
正月十三離元宵節近在咫尺,為了能在正月十五如期欣賞花燈,人們通常在正月十三就要開始制作并試點,所以古人将這一天稱之為“燈頭生日”。有俗諺說“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足見古時候的元宵燈會并非隻有元宵當天,通常是從正月十三日開始到正月十八,大緻分為試燈,起燈,正燈,圓燈,落燈等環節。
吃湯圓
俗諺中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話,說“上燈圓子落燈面”指的就是元宵吃湯圓的習俗。不過這裡的湯圓并是在正月十三吃,到了正月十八收燈的時候還要吃面條。據說南宋就有“請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的記載了。所謂“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一家團團圓圓吃完湯圓後再上街看花燈,真是“圓圓滿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