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默而識之”:默默地學習而不張揚,在如今社會是個難題了。許多人總愛表現得自己很有學問,多愛學習,讀本書、上堂課都在朋友圈分享。
《論語•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别人看。有句話:越是缺什麼,就越是炫耀什麼。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學者一般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如今有些學者自己還沒有弄明白,就去教導别人。所以,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還有一種學者和文人,尤其喜歡事情過後議論别人,身在局外議論局内人。在事後議論别人,往往将聰明人說得極其愚笨;身在局外議論局内的人,往往将困難的事情說得極其容易。總有這麼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喜歡在背後指點江山。
“學而不厭”:我們需要一種把學習當習慣的精神。每天,或者每刻都來學一點,時間一久,自然就成功了。
荀子在《勸學》裡說:不積累小步,就沒有借以遠達千裡的辦法;不彙聚細流,就沒有借以成為江海的辦法。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走個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雕刻不停,金石也能雕刻。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用因為心思專一的緣故。螃蟹有六隻腳,兩隻蟹鉗,可是沒有蛇和鳝魚洞就沒有地方可以寄托身體以生存,這是因為心思浮躁不專一的緣故。
“誨人不倦”:不冷漠,有良心,還耐心地教學生。因為“冷漠就是最大的殘忍。”而熱情的,帶有鼓勵性的掌聲,替代了批評的責罵,卻能給孩子們帶來希望。
有的老師不太負責,在班上會責罵學生注入“狗腦子”“笨的跟豬一樣”的狠話。
其實,作為學生,需要每一位教師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作為教師,對每一位學生更多的應是關愛和鼓勵,而不是批評與責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