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祖籍山東淄川(今淄博),清代著名文學家,文學史上的"短篇小說之王"。蒲先生出身沒落家庭,廣泛涉獵經史子集,學識淵博,可以說是被仕途經濟耽誤的文學奇才。
他的代表作,是世人皆知的巨著《聊齋志異》,我國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者。小說集以鬼狐仙怪為引,深刻反映社會現實,仕途官宦的機巧黑暗,文筆暢快淋漓,令人拍案稱快。除了借現實虛構諷喻,文集中也會有紀實性的題材。
比如在?《地震》一則中,蒲松齡先生如實記錄了康熙年間的一次強烈的地質災害,他的本意是感歎"人之惶急無謀,一何可笑",卻在客觀上成就了一篇寶貴的地學文獻資料。今天就來說說,蒲氏筆下的康熙七年山東大地震。
發生在康熙年間的大地震,是1668年7月25日夜間,史稱"郯城大地震",震中位于山東省郯城縣,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達到12度,範圍波及江蘇、河北、河南、安徽等多個省份,最遠影響到朝鮮半島。地震中心區郯城、臨沂、莒縣,據統計直接死亡近五萬人。這是國家地質史上非常罕見的地震,近年來的唐山大地震震級為7.8級,汶川地震的震級為8.3級,郯城地震釋放的能量是唐山地震的11倍,因此這也被看作是曆史上最猛烈的破壞性地震。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根據蒲氏文字記載,當時是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即公元1668年7月25日十點鐘左右。當時,蒲松齡在稷下(今臨淄)的表兄李笃之家裡做客,二人正在燭下對飲閑聊,突然"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他倆驚駭不已,還不等有所反應,接着酒桌搖動,杯碟墜地,房梁椽柱發出錯動折裂的聲音,這才知道是地震發生。
趕緊往外跑,外面已經狼藉一片,"見樓閣房舍,仆而複起,……,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轉側。河水傾潑丈餘……",街面上"喧如鼎沸",雞犬喧鬧聲、兒女啼哭聲、房屋倒塌聲,更有"男女裸體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死亡的恐懼來臨,完全顧不得羞恥的矜持。震後觀看,某處井中失水,某處房屋南北易向,栖霞地方的大山崩裂,沂水地方的地陷達數畝之巨。蒲松齡感慨,"此真非常之奇變也"。如此烈度的強震,地方死亡四萬餘人,而蒲氏毫發未損,還能記下當時情形,可說命大。
據說,在郯城大地震的前一年,即康熙六年(1667),已經持續三年的大旱突然轉變,山東德州地區"霾雨河溢","萊陽大雨自六月起至八月止,稼傷過半",濟南地區"夏大雨雹,秋大水"。到了康熙七年,降雨連綿不斷,時而暴雨成災,山東即墨"六月霾雨連綿,平地波濤泛漲、田禾淹沒,死者甚衆"。更有許多奇異現象,如"日月星辰異常,地表水異常,地生白毛,短者一二寸,長者尺餘,地聲、地光頻發等"。隻是囿于時代和科學局限,人們無法解釋這些大自然對人類發出的預警。
史料記載,多重地質災害疊加,地面形變帶延伸南北長達120公裡,強破裂帶長約70餘公裡。地表升降帶來的影響,平地大面積被溢出地下水淹沒,蘇北海灘隆起,黃海海水退舍三十裡,數十個州縣房屋倒毀。據測算,莒縣死亡兩萬餘,臨沂死亡超萬,郯城死亡九千餘人。
地震發生後,國家和地方兩級政府,也是迅速做出了反應。當時的郯城知縣馮可參立即組織軍民抗災,撫恤民衆,還寫有《災民歌》記錄震後的百姓生活情況,"先時自謂災方過,誰知災後病還來",除了抗擊地震,還要應對之後的水患、次生地質災害和流行疫病。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翻閱現存史志、詩文和碑刻等文獻資料,許多都記載了這次大地震的情況。地方史志中如此描述,"有聲如奔雷,又如兵車鐵馬之音","降雨、傾刻震","城樓垛口、監倉衙庫、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如平地,城内四鄉邊地裂縫,或寬不可越、或深不可視","裂處皆翻土揚砂,湧流黃水、泉湧上噴高二、三丈,周圍百裡無一存屋"。沂水縣志記載,該縣"倒房數千間",章丘縣志稱當時"龍山山崩"。震後死屍遍地,無人收殓者甚多;四鄰村落,腥臭之氣彌漫;又逢暴雨炎日,瘟痢大作,災民四處流散。國家層面,康熙為之震驚,立即安排戶部撥款救災,蠲免賦稅。免除山東沂州等四十州、縣、衛年租,折合銀兩二十二萬七千三百餘,并遣官赈濟。
科學考證,1668年7月25日晚(清康熙7年農曆6月17日戌時),山東南部發生的地震為 8.5 級,震中位于北緯35.3度、東經118.6度,震中烈度達12度,波及魯、蘇、皖、浙、閩、贛、鄂、豫、冀、晉、陝、遼等十餘省(涉及州縣四百餘個)以及朝鮮半島。郯城、臨沂和莒縣受災最重,造成約5萬餘人死亡(統計為戶籍人口),破壞面積方圓近千公裡。地震史上稱之為"郯城大地震"、"郯城-臨沂大地震"或"郯城-莒縣大地震"。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此次地震的震中,處于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主體範圍内,是陸地斷裂帶活動造成的地震。郯城地震斷裂帶是我國東部最大的一條地震斷裂帶,呈南北走向,長2600米,寬160米。至今,在山東仍有保存完好的"郯城大地震"遺址,棗莊熊耳山大裂谷就是一條地震形成的天然大裂谷,也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有史料佐證最早的特大地震山體崩裂遺迹。
資料記載,郯廬斷裂帶及其附近兩側,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始終處于活動狀态,是一條地震活動帶。距"郯城大地震"三百多年後,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發生7.4級地震,1975年2月24日,遼甯海城發生7.3級地震。這三次強烈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的山東諸城7.3級地震、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級地震,震中位置都在郯廬斷裂帶上或其附近,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除了災害,郯廬斷裂帶内,受控于構造地層,岩性和岩漿活動等地質變化,帶來的礦産資源異常豐富,種類繁多。比如遼甯鞍山鐵礦、岫岩縣岫岩玉石、山東招遠富金礦、蒙陰金剛石原生礦、昌樂藍晶石,還有江蘇東海水晶、雲母、紅寶石、金紅石、蛇紋石礦等。中國發現最大的常林鑽石礦,就在這條斷裂帶上,其中發現的最大鑽石,在日本侵華時被掠走,迄今下落不明。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的所有的故事和靈感都來自小編故鄉,部分照片和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果有什麼意見和想法,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