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發布
哪些公園今年将向市民群衆免費開放?“十四五”期間,上海在生态空間建設上會有哪些規劃亮點?
小布與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等聯合主辦的2021上海民生訪談已經啟動,今天的嘉賓是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他表示,上海“十四五”期間将以建設“生态之城”為目标,建設“城市裡的公園”,打造“公園裡的城市”。
濱江森林公園、共青森林公園、世紀公園7月1日起将免費開放
鄧建平說,截至2020年底,本市已有406座城市公園和7座郊野公園(廊下、青西、浦江、長興島、廣富林、松南、嘉北)。目前,全市406座城市公園中已有389座免費開放。7月1日起,濱江森林公園、共青森林公園、世紀公園三座城市公園将向市民群衆免費開放;上海植物園也将在年底前取消大門票,僅保留園内溫室、蘭室、盆景園小門票。同時,今後納入城市公園名錄的新建公園也将免費開放。
濱江森林公園
共青森林公園
世紀公園
進一步加大公園延長開放力度,目前,全市已有369座城市公園實施了延長開放,占總數的91%,其中357座全年延長開放,占延長開放公園數的97%,比去年增加16%;24小時開放的城市公園有217座,其餘延長開放的公園中開園最早的有5點開園,閉園最晚的到22點。
“十四五”期間,聚焦“千園建設工程”、環城生态公園帶規劃建設等,努力營造“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生态環境。
“千園建設工程”,着力完善城市公園、地區公園、口袋公園、郊野公園等構成的城鄉公園體系。“十四五”末,上海公園數量将達到1000座以上,推進建設世博文化公園、北外灘中央公園等一批大型标志性公園;建成10座以上特色公園和郊野公園;結合“一江一河”“五大新城”等新建約50座社區公園。基本實現出門5—10分鐘有綠,騎車15分鐘有景,車行30分鐘有大型公園,給市民們帶來“生态綠洲處處有,公園城市任你遊”的體驗。
環城生态公園帶規劃建設,希望達到“環城繡彩帶,匠心築花城”的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大環 五小環”環城生态公園帶體系,構建“一江、一河、一帶”的公共空間格局;到2035年,基本建成以外環綠帶為骨架,向内連接10片楔形綠地,向外連接17條生态間隔帶,與“五大新城”環新城森林生态公園帶密切銜接的宜居宜業宜遊大生态圈。
上海園取名“源夢園”,世紀館有兩大鎮園之寶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即将開幕,花博會上海園取名“源夢園”,寓意上海是黨的誕生地,是初心的起源地,也是中國夢的圓夢地之一,深刻诠釋了花博會主題。展園占地5000平方米,是園區占地面積最大的展園。展園包括六個展區:印象上海、生态瀛州、逐夢繁花、妙趣森林、花語都市和綠意生活。
印象上海(入口景觀區)入口正前方,便是紅色鋼構件石庫門,左側一座高4米的植物綠牆勾勒出陸家嘴的天際線剪影。區内種植了130多種萱草,其中30多個品種為上海自主育種。園内的中心水系還設置了可轉動霧環,相信會成為本次花博會的一個網紅打卡點。
生态瀛洲(自然郊野區)以既有水杉林為基礎,配置了崇明特色花卉——崇明水仙,打造崇明生态濕地景觀,凸顯“生态辦博”理念。
逐夢繁花(特色花境區)是貫穿南北的大型花境,利用幾十種新優花卉的花色展現色彩漸變過程,同時運用大面積花境與小品、景石搭配,構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面。
妙趣森林(林下花帶區)則在水杉林下栽種以紫色系為主的花卉植物,輔以枯木、溪石、噴霧系統。展區内更擁有本屆花博會中獨一無二、和恐龍同時代的桫(suō)椤樹,彰顯了新時期上海綠化“珍貴化”新追求。
花語都市(立體展架區)是展園制高點,登頂可以俯瞰整座上海園全貌。展區設置倒置花園、特色花窗和多組花藝場景,其中倒置花園的布景手法為全國首創。
綠意生活亦稱為同心園,寓意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主要采用江南園林元素,更有百年造型羅漢松坐鎮,給人“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的感受,體現一花一世界、一水一性情、一石一精神的江南園林特點。
世紀館是花博會園區“一心、一軸、六館、六園”中的“六館”之一,位于花博園區的主入口處,分東、西二館,為“蝴蝶狀”覆土型花坡建築。
世紀館西館是植物主題館,館内有兩大鎮館之寶:一棵是胸徑達60厘米、高度12米的箭毒木,另一棵是胸徑達1.6米的大腹木棉,均為目前上海所有溫室同類品種中之最。世紀館東館是多媒體館,主要通過多媒體技術及沉浸式數字藝術,讓遊客産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資料:市綠化市容局、上海人民廣播電台
攝影:東方網柏可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