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文沉浸在木工活中。新華社記者郭轶凡攝
新華社南甯8月13日電(記者胡佳麗、郭轶凡、吳思思)鏡頭下,一雙粗糙黝黑的手,在一塊紅梨木上寫寫畫畫後,數十條标記線在30×14×6厘米的長方體上縱橫交錯。不斷變化的手勢裡,是鋸、磨、鑽、鑿等多重工序。
眼看就要被肢解的木頭,被這雙手一捏一提,就像變形金剛一般“站”了起來。内部被解構仍連為一體的木頭變成了“魯班凳”——合起來是塊木闆,撐開後是張凳子。
這雙手的主人,戴了一頂草帽,穿着一身藏藍色布衣,踩着一雙軍綠色解放鞋。他身後是一間竹屋,前面是長春花點綴兩岸的小溪。“‘阿木爺爺’就是我。”63歲的王德文說。
王德文的深山“工作室”位于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陳塘鎮,做木工活的視頻被兒子王保成傳到網上後,王德文一下子火了。“阿木爺爺”在西瓜視頻有270多萬粉絲,名為“Grandpa Amu”的YouTube賬号浏覽量超過2億次。
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單條視頻播放量數千萬次的木工作品是架在小溪上的拱橋。王德文不用一滴膠水、一顆釘子就能做出複雜物件的“神技”,讓外國網友驚歎“又見識到中國功夫”。
榫卯,是藏在木頭裡的工匠智慧,一項傳承數千年的木工技藝。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正是廣泛運用了這種結構方式。
王德文介紹,榫是木頭凸出來的部分,卯是木頭凹進去的部分,榫卯相互結合能嚴絲合縫。“最難的就是嚴縫,刨好的木頭要像玻璃一樣平,拼接起來才不留一絲縫隙。”
他憑感覺控制力度,握着刨子在木料上一推,每次隻刨去紙片般的厚度。“切割木料時最多留下3毫米的加工餘量,不能刨過7下,再多一下木料就廢了。”
王德文沉浸在木工活中。新華社記者郭轶凡攝
這位“掃地僧”在榫卯上的功夫是常年為生計奔波練就的。王德文是祖籍山東的農民,9歲那年父親去世,母親常年多病。為了養家糊口,他13歲開始學木工。
2017年,孫子在廣西降生後,王德文和妻子從山東搬來。偶然得到一塊花梨木,他做成“魯班凳”,一個約有2600年曆史的物件。“匠二代”王保成從沒見過這樣的凳子。
技術是王德文16歲時借來成品後自己琢磨出來的。在衣食短缺的年代,這般精巧的手藝沒人在意。擅長視頻制作的王保成發出視頻,不到一天,播放量突破了100多萬次。
“敲敲打打将近50年,誰能想到,我老頭子火了?”王德文說,有人願意看,就讓兒子多拍點。“50後”父親當主角,“80後”兒子負責拍攝,成為這戶木匠人家的創業模式。
很快,父子倆有了分歧。做“魯班凳”時,王保成想用電鋸開縫。王德文堅持用鋼絲鋸,雖費時費力,但更為精細,他固守着年輕時的極緻要求。
王德文耗時5天打制了42個榫卯棱、4個榫卯柱、1個榫卯基、27道鎖,模拟出世博會中國館。“CAD技術咱不會,繪圖是用一把尺子一支筆标着尺寸,一根木條當圓規用。”
小豬佩奇、手搖泡泡機、魯班鎖蘋果、木制機器人……重拾木工活兒的王德文,用這門手藝為孫子打造“快樂童年”。
“不是我火了,而是我們老祖宗的文化火了。”在王德文看來,榫卯不是逝去的曆史,正在中國鄉村保持頑強生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