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一份關于北京市通勤情況的報告公布。報告顯示,北京六環内通勤出行達2300萬,六環内每天的通勤出行量約占全部出行量的一半。從通勤空間上看,北京已經圍繞CBD形成四條通勤走廊。工作日超600萬人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六環内每天的通勤出行量約占全部出行量的一半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了《北京市通勤出行特征與典型區域分析》報告和《北京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特征分析》報告,對全市的通勤和公共交通出行特征進行了深入分析。
對于每一個大城市,早晚高峰的通勤都是兩次小的遷徙。對于北京來說,每天早晨8點左右是最高峰的時候,有250-260萬人同時趕在上班的路上。整體來看,北京六環内的範圍,通勤出行大約占了每天全部出行量的一半,有2300萬左右;平均的通勤時間56分鐘,平均通勤距離12.4km。
圍繞CBD等工作崗位集中的區域已形成四條通勤走廊
大家比較熟知的早高峰是從7點到9點,晚高峰是下午5點到7點,這兩個時段是早晚高峰最尖峰的時段。
從空間上看,北京市有四個非常明顯的通勤方向,一個是從通州到CBD及周邊,一個是從望京到CBD以北以及CBD的方向,一個是從天通苑到CBD以北及CBD的方向,還有一個是從回龍觀到上地、中關村方向。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會有這樣四個方向的特征,是北京的居住地分布和工作崗位分布導緻的。
CBD為什麼這麼火呢?它位于東部地區各條主要通道的交叉點,東三環、東四環、京通快速路、朝陽路、朝陽北路這些主要道路都穿過CBD,導緻除了支撐本區域的出行之外,還有大量的過境交通從區域穿過。
工作日超600萬人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而公共交通出行方面,根據測算,一個普通工作日北京市每天大約有610萬人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這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僅乘坐公交的;僅乘坐地鐵的有182萬人,占30%;公交和地鐵都會坐的有125萬人,占20%左右。
根據分析,部分公共交通站點出行熱度較高。以早高峰為例,早高峰的熱點上車點主要是北部的回龍觀天通苑區域,一号線西端的蘋果園八寶山地區,以及十号線南半環像六裡橋、角門西、宋家莊、十裡河這些地方。熱點下車點有西二旗、中關村、西直門、東直門、西單、東單、國貿、六裡橋這些地方。而公交與地鐵的接駁需求量最大的主要是回龍觀、西直門、海澱五路居、蘋果園、八寶山、玉泉路、劉家窯、勁松這些站點。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