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文言文閱讀題解析

初中文言文閱讀題解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8 14:05:52
捕蛇者說

初中文言文閱讀題解析(初中課内默寫文言文篇目)1

原文

作者:柳宗元

永州之野産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禦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瘘疠,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餘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複若賦,則何如?”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複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号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嚣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甯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卧。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又安敢毒耶?”

餘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初中文言文閱讀題解析(初中課内默寫文言文篇目)2

(一)文學常識

文學體裁:散文

作 者:柳宗元

作品出處:《柳宗元集》、《柳河東集》

(二)字詞解釋

1、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經西向東穿越零祁盆地(永祁盆地),潇水由南至北縱貫全境;兩水彙于永州市區(零冷城區)。

2、之:結構助詞,可解釋為“的”。

3、野:郊外。

4、産:出産。

5、異:奇特的。

6、黑質而白章:黑色的身體,白色的花紋。質:質地,底子,東西的本體,在這裡指蛇的身體。章,花紋。

7、觸:碰。

8、盡:全。

9、以:假設連詞,如果。齧(niè):用牙咬。

10、禦:抵擋。

11、之:指被毒蛇咬後的傷毒。

12、然:然而,但是。

13、得而臘(xī)之:抓到并把它的肉晾幹。得,抓住。而,表順接。之,它,代永州的異蛇。臘:幹肉,這裡作動詞用,指把蛇肉晾幹。

14、以為餌:以,用來。為,作為。餌,糕餅,這裡指藥餌,即藥引子 。

15、可以:可以用來。可,可以。以,用來。

16、已:止,治愈。大風:麻風病。攣踠(luánwǎn):手腳彎曲不能伸展。瘘(lòu):脖子腫。疠(lì):毒瘡、惡瘡。

17、去死肌:去除腐肉。去,去除。死肌,死肉,腐肉。

18、三蟲:泛指人體内的寄生蟲。

19、其始:其,助詞,不譯。始:剛開始。

20、太醫以王命聚之:以,用。命:命令。聚,征集。之:這種蛇,指永州異蛇。

21、歲賦其二:歲,每年。賦,征收、斂取。其,這種蛇,指永州異蛇。二,兩次

22、募:招收。

23、者:……的人。

24、當其租入:(允許用蛇)抵他的稅賦。當,抵充。

25、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26、焉:兼詞,于之,在捕蛇這件事上。也可理解為語氣詞兼代詞。

27、專其利:獨占這種(捕蛇而不用交稅的)好處。

28、則:卻。

29、死于是:死在(捕蛇)這件事上。是,代詞,這件事。

30、今:現在。

31、嗣:繼承。

32、為之:做捕蛇這件事。

33、幾(jī):幾乎,差點兒。。

34、幾死者:幾乎死掉的情況。

35、數(shuò):屢次,多次。

36、言之:之,音節助詞,無實義。

37、貌若甚戚者:表情好像非常悲傷的樣子。戚,悲傷。

38、餘悲之:我同情他。

39、且:并且。

40、若毒之乎:你怨恨(捕蛇)這件事嗎。

41、将:打算。

42、于:向。

43、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44、更(gēng)若役:更換你的差事。役:給官府做勞力。

45、複:恢複。賦:賦稅。

46、則何如:那麼怎麼樣。何如,即“如何”。

47、大:非常。

48、汪然:滿眼含淚的樣子。

49、涕:眼淚。

50、生:使……活下去。之,代詞,我。

51、斯:此,這。

52、若:比得上。

53、甚:那麼。

54、向:從前。

55、為:做。

56、病:困苦不堪。

57、自:自從。

58、居:居住。

59、積于今:算到現在。積,一年一年累積起來。

60、生:生活。

61、日:一天天。

62、蹙(cù):窘迫。

63、殚(dān):盡,竭盡。

64、竭:盡。

65、廬:簡陋的房屋。

66、徙:遷移。

67、頓踣(bó):(勞累地)跌倒在地上。

68、犯:冒。

69、疠:這裡指疫氣。

70、藉(jiè):枕、墊。死者相藉,形容屍體互相壓着。

71、曩(nǎng) :從前。

72、其室:他們的家。

73、非…則…:不是…就是…。爾:用于句尾,表示限制的語氣。

74、嚣:叫喊。

75、隳(huī)突:騷擾。

76、駭:使人害怕。

77、雖:即使。

78、恂恂(xúnxún):小心謹慎的樣子;提心吊膽的樣子。

79、缶(fǒu):瓦罐。

80、弛然:放心的樣子。

81、食(sì):喂養、飼養。之:指代蛇。

82、時:到(規定獻蛇的)時候。

83、退:回來。

84、甘:有味地。

85、有:生産出來的東西。

86、齒:年齡。

87、蓋:用于句首,帶有估計的語氣。

88、犯:冒着。

89、熙熙:快樂的樣子。

90、旦旦:天天。

91、是:這,指冒死亡的危險。哉:語氣助詞,表感歎語氣。

92、耶:語氣助詞,表反問語氣。

93、苛:苛刻。

94、于:比。

95、乎:相當“于”,對。

96、故:所以。

97、以:用來。

98、俟(sì):等待。

99、人風:即民風。唐代為了避李世民的諱,用“人”字代“民”字。

(三)内容理解

第一部分即是第一自然段,重點突出了永州之蛇的特點。

開頭至“無禦之者”,極力刻畫出蛇的毒性異常,令人聞之色變。接下來至“殺三蟲”寫出了蛇的功用異常。而這也是造成永州捕蛇者命運悲劇的重要原因:封建統治者征集異蛇,每年征收兩次,可以抵消應繳納的租稅。作者僅用“争奔走”三個字,就寫出了永州百姓争先恐後、冒死捕蛇的情形。百姓懼怕原因即繁重的賦役。文章開篇即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願幹此差事,襯托出“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毒”。

第二部分從“有蔣氏者”到“又安敢毒邪”,是寫捕蛇者自述悲慘遭遇,筆法曲折。是全文的重心。

先說蔣氏“專其利三世矣”,但這是以他祖父、父親的死于非命和自己的九死一生為代價的,不能不說是一大諷刺。既然這樣,好心的作者準備幫他解決困境。出人意料的是,蔣氏“大戚”,并“汪然出涕”,開始了沉痛的陳述。蔣氏的這番話大緻有以下幾層意思:一是恢複他的賦役将會使他遭遇更大的不幸;二是蔣氏祖孫三代在這個地方居住長達六十年,親眼看到同村的人因為繳納賦稅,背井離鄉乃至十室九空,而隻有自己因為捕蛇才得以僥幸生存下來;三是兇暴的官吏到鄉下催租逼稅時飛揚跋扈,到處叫嚣,到處騷擾,弄得雞犬不甯;四是說自己願意一年當中冒兩次生命危險去換取其餘時間的安樂。

第三部分即文章結尾段,是議論和抒情的完美結合。作者聽完蔣氏的話後,深受震動。引用孔子的話可謂恰到好處,由“苛政猛于虎”類推出“孰知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毒乎”這一結論,并且用“蛇毒”襯托“賦毒”。“故為之說,以俟乎觀人風者得焉”則是作者寫作此文的根本目的。從中可看出作者的無奈:自己如今位卑權輕,無能為力,隻有寄希望于那些視察民風的封建官員。卒章顯志的同時也增強了文章情感上的感染力,讀來令人倍感憤懑。

蔣氏的這番話,繼續運用對比的手法:以他“以捕蛇獨存”和鄉親們“非死則徙”相對比;以他“弛然而卧”和鄉親們的驚恐相對比;以他“一歲之犯死者二”和鄉鄰“旦旦有是”相對比,說明捕蛇之不幸,确實“未若複吾賦不幸之甚也”。

文章從多角度進行對比,從各層面揭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死亡與生存的對比:文章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毒”。鄉鄰的痛苦是“旦旦有是”;而蔣氏“一歲之犯死者二焉”。諸多對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題。

(四)主旨理解

文本抓住蛇毒與苛政之毒的聯系,巧用對比,通過捕蛇者與毒蛇之毒來襯托賦稅之毒,突出了社會的黑暗。

(五)寫作特色

由異蛇引出異事,由異事導出異理——由蛇寫到捕蛇,由捕蛇者寫到捕蛇者說,先事後理,因前果後,脈絡清晰,層層遞進。作者以“蛇毒”為陪襯,通過反複對比揭示主題。

作者在藝術手法上善用襯托與對比以突出重點;表達方式以叙事為主,輔以議論點明中心,以抒情強化感染力。文章筆鋒犀利,文情并茂,堪稱散文中的傑作。

(六)名家點評

北宋文學家蘇轼: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

明末清初藏書家、文學家孫琮《山曉閣選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四:“隻就“苛政猛于虎”一語,發出一篇妙文。中間寫悍吏之催科,賦役之煩擾,十室九空,一字十淚,中谷哀猿,莫盡其慘。然都就蔣氏口中說出,子厚隻代述得一遍。以叙事起,入蔣氏語,出一“悲”字,後以“聞而愈悲”自相叫應。結乃明言著說之旨。一片憫時深思、憂民至意,拂拂從紙上浮出,莫作小文字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