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讀魯道夫·謝弗的《兒童心理學》,繼續關注魯道夫提出的一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兒童?
▲圖片源自網絡
上一篇文章《當了父母這麼久,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兒童?》我們從曆史的視角闡述了,兒童長期以來被作為微型的成人或成人的附屬品,擁有獨立的權利隻是很短時間的事。
但到底我們希望兒童是什麼,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你投胎于不同曆史時期,便成為不同的兒童。
同樣,你投胎于不同的文化環境,也将成為不同的兒童。
▲圖片源自網絡
壹每個不同價值體系的社會,都有各自“正确”的育兒方式。
一位西方母親,孩子坐在她的膝蓋上,倆人關系密切,母親通過擁抱、微笑、搖動、唱歌和談話來進行充滿感情的交流。
而居住于巴布新幾内亞卡魯裡的母親,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截然不同。
在那裡,嬰兒不是一對一交流的對象,母子之間不會長時間對視。
母親很少主動和孩子們談話,多數由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和嬰兒說話,母親則大聲代為回答。這樣便使嬰兒人生之初便處于一對多的交流環境中。
當母親抱着孩子時,會讓他面朝外,以便孩子可以看到所處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能被他人看到。
這樣,孩子很小便知道自己是社會群體的一員,意識到社會群體作為一個整體的意義。
▲圖片源自網絡
肯尼亞的蓋斯人,母親對嬰兒所作的一切是為了讓他們安靜下來,而非興奮。
他們一樣一對一的交流很少,母親常常對嬰兒發出的響聲不予理睬。
但他們很注重和嬰兒間的身體接觸,對啼泣的嬰兒,母親會擁抱、搖動他們,甚至睡着時也如此,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孩子興奮。
在西方,很注重遊戲對于兒童的意義,但低收入的墨西哥家庭并非如此,他們認為遊戲沒什麼意義,對兒童的發展毫無用處,所以,他們會覺得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是件很怪異和尴尬的事。
墨西哥母親認為,生活是嚴肅的,遊戲是一種奢侈,孩子們越早認識到這點越好。
貳世界上的文化體系,可以最基本區分為個人主義文化和集體主義文化。
魯道夫說:在個人主義文化體系中,兒童從小就被教育要自立,在社會中要自信,并努力實現自我目标。
集體主義文化體系強調相互之間的依賴關系,兒童被要求學會忠誠、信任、合作,社會意志高于個人目标,社會化的目的在于培養服從、盡義務和集體歸屬感。
▲圖片源自網絡
魯道夫以日本母親為例,來表達種族文化的巨大差異。
西方母親認為孩子有高度依賴性,需要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獨立。日本母親截然相反,新生兒被看作獨立分離的存在,母親的責任是要孩子培養成依賴于社會其他成員而存在的一員。
所以日本母親和孩子的身體接觸比西方母親要多得多。
比如整個學前期日本兒童會和父母同睡,因此,西方将日本家庭稱為“肌膚關系”。
比如在兒童階段早期,母親對他們要求極少,通常會縱容和溺愛,表現出很強的母親和孩子的感情聯系。
在親子遊戲方面也是如此。
西方母親利用玩具讓兒童注意它們的特征和功能,鼓勵孩子觀察世界。
日本母親則将自己置身于遊戲當中,強調聯系母親和兒童的規則。
比如同樣玩汽車玩具,西方母親會說:“這是汽車,看到了嗎?喜歡嗎?汽車有漂亮的輪子。”
日本母親則會說:“過來,這是汽車,我把汽車給你,你再把它給我,謝謝。”
西方母親的目的在于使兒童将注意力集中于玩具上,日本母親則希望兒童注意力集中于人際交流。
當然,二者無法絕對區分,美國尤其注重獨立性和個人主義,但也包含集體主義教育;日本也并非完全沒有個人主義的獨立性教育。二者隻是程度不同。
▲圖片源自網絡
不同國家的兒童同樣處于幼兒園時,文明差異表現得十分明顯。
托賓、吳和戴維森對美國、日本和中國的幼兒園作了比較,清晰發現,美國和中國幾乎代表了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兩種文化的極端,日本則處于二者之間。
中國幼兒園,孩子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是集體進行的。例如遊戲是學習與他人做事的機會,而不是像美國那樣基本被看作個人的活動。統一行動和個人服從集體是中國兒童從小接受的教育。
美國的幼兒教師看到中國幼兒園錄像時,往往感歎中國幼兒園對兒童獨立性的忽略;中國幼兒園教師看到美國幼兒園情形時,會哀歎那裡培養的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會導緻随之而來的孤獨感。
而每一組教師都堅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
文化習俗影響社會化行為,社會化行為進而影響兒童的性格發展。每個社會中,兒童所發展的不同能力,都是各自社會要求的,因而也是各自社會的父母試圖培養的。
▲圖片源自網絡
魯道夫繼續舉例。
在西方,外向性格被認為是優點,害羞則被認為是社交能力差的表現。極端一點,害羞甚至被認為是心理不正常。因此害羞的兒童常常被同齡人排斥,往往會變得孤獨、沮喪、自我評價低。
但東方恰恰相反,過分自信的外向會被看作具有攻擊性,兒童從小被教育要克制和沉默,害羞的兒童更容易被同齡人接受,因而也比外向的兒童更可能培養出良好的自我意識。
所以,同樣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有不同的含義,這也是為什麼東方的害羞兒童遠多于西方。
叁相同的文化體系内,不同的人對兒童的認識也相差甚大。
魯道夫說,所有的父母确實都在思考如何做父母,他們對兒童本性以及父母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起的作用,都有一些先入為主的觀點,這些觀點将會影響兒童的發展。
有人設計出量表來評估父母對兒童發展的觀念體系,這裡舉一個例子。
問題:為什麼兒童能編故事?
答案1:幻想是兒童天性的一部分。
答案2:老師和家長鼓勵培養兒童的想象力。
答案3:想象力在兒童的遊戲和對物體的思考過程中得到發展。
魯道夫分析,第一個答案代表對兒童成熟過程的重視,認為兒童必然會發展出這種能力,因為他們天性如此。
第二個答案把責任放在成人身上,認為對待兒童的方式決定了兒童的發展。
第三個答案強調兒童自身的作用,認為兒童對相關活動的參與導緻新能力的出現。
▲圖片源自網絡
育兒觀念體系中存在着“天生”和“後天教養”兩大派别的分歧。
認為兒童生來就會在不同階段發展出不同特點,成人在此過程中作用微乎其微的人,一緻選擇第一個答案。這部分人認為自己的作用僅僅在于為兒童創造出能夠讓兒童發展出内在潛力的機會,除此之外,自己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另一種人則認為,兒童在最初的階段隻是等待成人雕塑成形的陶土,他們會選擇上述第二個答案。他們确信無論何種兒童的特征都是撫養方式和兒童經曆的結果,因而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其原因都在于父母、老師、同伴和電視等外在因素。
當然,隻有上述一種極端思想的人相對少數,多數人的觀點處于中間位置。
魯道夫用一個表格概括了父母觀念體系對教養行為以及兒童性格發展的關系:
▲父母教養觀念系統與父母撫養和兒童發展的關系
魯道夫以父母離異對兒童的影響為例,來說明父母觀念對孩子的成長起了巨大作用。
有一些母親認為孩子的表現完全是大人的責任,母親有責任保護兒童并引導他們走向成熟。這些觀念會在相應的行為中表現出來,這些母親确保兒童遵守家裡的規矩,這樣的母親培養出來的兒童适應能力強、自尊心強,心理和生理問題少。
另一類母親認為自己對所處環境無法控制,她們感到無助,因而無法保護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免受父母離異的負面影響,這樣的孩子,就很難适應父母離婚後的生活。
小結:時至今日,“何為兒童”,沒有明确的答案,社會和成人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的文化環境和自身不同的觀念體系,去定義兒童。
這其實也意味着,教育兒童很難找到标準答案,而這,正是教育的根本難題,也是如今教育界分歧不斷的最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