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的訓練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一些原則進行訓練,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訓練是科學有效的。
那感覺統合訓練的原則有哪些呢?或者說平時帶孩子在家訓練的時候要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安全性原則
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我們首先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安全性。
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如果感覺統合訓練不僅沒有讓孩子變好,反而對孩子造成了一些傷害,那真是得不償失.
而我們的感統訓練一部分項目是通過運動的形式來實現的,盡管所有的項目危險性并不高,但是如果孩子在訓練時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有可能傷害到自己的.
比如:滑闆車、大龍球、腳踏車等,初次帶孩子訓練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長要在孩子身邊陪同。
同時,過于激烈或者時間過長的訓練,違背了兒童的生理規律,也有可能傷害到孩子身體。
所以,父母在進行感覺統合訓練時,安全是第一位的,做好陪護。
順應性原則
所謂的順應性是指兒童通過感覺器官接受環境的信息,然後經過大腦的處理,從而指導身體做出正确的反應,增強身體适應環境的能力。
比如,冬天降溫了,我們會感覺到冷,就會想多穿衣服來保暖,這就是人體順應環境的變化。再或者手碰到熱的鍋,會瞬間把手拿開,這也是人體順應環境的表現。
而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能更好的順應環境。讓孩子的感覺與動作協調起來,這種能力是兒童有效控制身體與環境的基礎,是通過順應性反應來實現的。
如果兒童的順應性發展良好,自然而然就促進了相應的感覺統合能力.
而且,每一種順應性又會引起進一步的感覺統合,增加“統合”的能力,就會試着順應它們,如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對感覺統合的發展很有好處。
快樂原則
在感覺統合訓練中,父母還需要遵守的一個原則就是快樂原則,寓教于樂,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感覺統合能力的提升,達到“統合”的目的。
很多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時,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去做訓練,比如會出現“如果你不好好訓練,就會怎樣怎樣”類似的話語。
久而久之,會使孩子會産生對訓練的抵觸情緒,不是在一種愉快輕松的氣氛中進行訓練,對神經元的鍊接起到不利的效果。
所以還是要多以鼓勵,設定目标為主,不能為了訓練而訓練,不能看到孩子做不到就習慣性地批評指責。
同時,如果孩子訓練時感受到了父母的過大壓力,容易産生焦慮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反而不利于感統訓練的效果。
以兒童為中心原則
在訓練時,兒童是訓練的主體,是感覺統合訓練的主要對象,因此,感覺統合訓練中,一切要圍繞孩子來制定,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的潛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以兒童為中心,這就是要求父母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發育規律,按照孩子的規律來設計訓練方法。
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理論,人的認知發展按順序可以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新式運算階段。
兒童的動作發育規律:
在嬰兒期,根據心理學家格賽爾提出的“頭尾發展規律”,人體的生長發育從頭部開始,然後逐漸延伸到尾部(下肢)。即首先會擡頭轉頭,然後才會坐立爬行,最後才會直立行走。
學齡和青春期兒童身體形态的發育規律:
這個時期的兒童發育遵循“向心律”,即四肢的發育先于軀幹、下肢的發育先于上肢,呈現出自上而下、自四肢遠端至軀幹的順序。
針對性原則
每個孩子是獨立個體,每個孩子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孩子們感統失調的狀況是不一樣的,不能用統一的方法來解決。
這個就是我要在這裡強調的針對性,這樣也是專業感統機構不同于幼兒園感統或者早教感統的區别。
需要注意的是,針對性的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制定針對性的方案訓練後,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感統狀況及時調整,因為孩子的感統狀況随着訓練不斷變化的。
循序漸進原則
兒童各個感覺器官的成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低到高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某個标準,這就是要求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時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要求父母在制定訓練強度、訓練内容、訓練時間上,遵守由易到難,由簡入深的原則。
在訓練時,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當孩子适應了這個階段的訓練後,大腦和神經元也适應了這個程度的刺激後,再提高難度,重新刺激神經、大腦,促進他們的發育。
以上就是進行感統訓練時必須要遵守的六大原則,隻有按照這些原則來訓練,才能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感覺統合的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