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裡的故事》原本開啟了最幸福期盼。紅牆碧瓦,老北京味兒,情滿四合院。在這個充滿煙火氣的院子裡,雖然每天上演着雞飛狗跳的生活場景,但卻是最幸福的生活底色。
《幸福裡的故事》有一個好的開頭,但卻以爛尾結束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一切還得從瓦兒與李牆離婚開始。
自從瓦兒與李牆離婚後,這個平靜的小院再也不平靜了。這兩個歡喜冤家開始了離婚大戰。劇中以特别的方式描述國他們離婚的狀态,以表達彼此内心其實并沒有放下對方。
首先是瓦兒從開始的耍潑大鬧到後來的靠喝酒來麻醉自己。而李牆更是一蹶不振,不僅天天以耍賴皮的方式纏着瓦兒,還不停地敲牆。他們兩個互相的鬥嘴吵架也影響了鄰裡的安甯,大家都為他們感到難過的同時也非常厭煩他們,尤其是李牆。那些日子裡,李牆不再是那個充滿溫情,義氣,敢作敢為的那個李牆了,連他的發小都感到煩他。
看到李牆這個樣子,瓦兒居然離開了小院,住在吳西躍給她們租住的房子裡,讓人捏一把汗的同時,大家還擔心瓦兒就此同意了吳西躍的求愛。好在,瓦兒還算明智,沒有答應。原由應當是首先是還想着李牆,其次是自認為配不上吳西躍的愛情。
吳西躍與李牆不同,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形象。他相貌堂堂,事業有成,而且還是一個謙謙君子。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男人卻也不可救藥地愛上了瓦兒。這不僅是對瓦兒一個考驗更是對李牆的一個考驗,吳西躍就是李牆的一面鏡子,讓李牆看到了自己原來多麼的拙劣。所以,在後來的劇情裡,大家看到的是李牆沒有了瓦兒就無法活下去的可憐男人,又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一種狀态。如果說以前李牆為了愛情,為了瓦兒他能擔負起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擔還是讓人尊敬的,但後來的狀态卻是不受人尊重,所以也就失去了瓦兒的尊重與愛。
随着劇情的迅速發展,沒有過程的結局的是,李牆成了一名企業家,而且還是和吳西躍在一起。當李牆在峰會上演講時,觀衆是不是要進行補腦:這當中大家錯過了些什麼嗎?
李牆的成功沒有了過程和淵源,但如果當時和楊飛燕再次攜手創業再創輝煌不好嗎?可惜了楊飛燕這麼一個人物,硬生生地成了一個“小三”。不管楊飛燕多麼真誠,也無法改變李牆的命運和大家對她的真正認可。而事實上,楊飛燕才是改革大潮中最值得尊重的人物形象,也是最成功的形象。
因為狹隘和羁絆,李牆最終“曲線救國”才最後實現了人生價值,而這時的他卻老了,那個一直愛着的瓦兒也老了。
劇情讓李牆再次拿出一枚戒指,單膝下跪,再次向瓦兒求婚。這一幕并沒有打動觀衆。似乎李牆一生都在為瓦兒活,一生都在向瓦兒示愛。而此時的瓦兒似乎也終于可以接受了李牆的愛情了,盡管這份愛情也一直都在。但是,觀衆要問了,為什麼呢?
有評論直言不諱:不喜歡瓦兒,太矯情不說,她究竟做了什麼讓李牆如此厚愛,又如此博得大家的尊重。劇裡并沒有完美地進行演繹。
但是随着劇情的發展,瓦兒的形象一步步地離觀衆遠了。好不容易離開了“玉面狐狸”的影子,開始了正常的生活,也因為李牆的愛情而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有了家庭的瓦兒繼承了父親的工作,也成了勞動模範,這些是瓦兒這一人物的閃光點。
但是,自從和李牆結婚後的瓦兒工作很忙,而李牆卻成了一個家庭夫男,一心一意地照料着瓦兒的媽媽以及一家子的生活。在婚姻裡,瓦兒全靠着李牆一個承擔,何況瓦兒還什麼都不會,不會做飯,不會帶孩子。她唯一的亮點就是在經濟上非常信任李牆,也願意在經濟上承擔一切,但也給李牆造成了精神上的壓力。當鄰居議論着李牆似乎是在吃軟飯時,瓦兒才意識到讓李牆出去工作,去闖。但這一闖卻是她與李牆婚姻離散的導火線。
為了瓦兒,李牆辭職了,也再次失去了與楊飛燕共創事業的機會。原以為這樣就可以保住了婚姻,但誰曾想,瓦兒與李牆離婚了。如果說瓦兒願意以犧牲自己來承全李牆,但事實上,她并沒有真正起到成就李牆的具體事情。因為,李牆在大家的一緻反對下,他并沒有再次與楊飛燕共事,而是後來與吳西躍一同創了業。有些離奇。
瓦兒在拒絕了吳西躍的求愛後獨自出走,畫風一轉,她的飯店在李大勝的打理下越來越好,大約過了很多年吧,瓦兒成了一個成功的老闆,也成就了李大勝。那麼,瓦兒究竟是如何成功的,劇情沒有交待,沒有細節描述,不得不說瓦兒的形象有所打折,她起初的人設沒有得到充分達到一個高度就匆匆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套說詞。
最可氣的是,當她和李牆事實上心照不宣時,當面對華子一家時,她再次嘴欠地說,他還不定是孩子的大姑夫,雖然明眼人都知道是開玩笑,但劇情中又一次顯示出李牆從頭到尾的卑微,而瓦兒從頭尾的不依不饒。他們的“打情罵俏”式的愛情絲毫沒有笑點,更沒有美感。
如果讓瓦兒這個人物站起來,除了她本身具備的美德外,她應當在金大媽去世後就承擔起一大家子的生活重任,要有擔當。而且她答應金大媽不離開牆子,但她事實上沒有信守承諾反而以最快的速度與牆子離開婚。
此後的瓦兒靠酒精麻醉也失去工作,于是想到了開飯店來維持家庭生活。而此時的李牆再次“犯賤”,不僅積極地幫瓦兒,還親自當廚子以解燃眉。但是,瓦兒不僅不領情反而認為他多餘,連主坐也沒有他的份兒。瓦兒與李牆再次在觀衆面前玩着他們玩過的遊戲,那就是鬥嘴,貓和老鼠般的遊戲。
如果能讓瓦兒在靠着自我奮鬥的過程中而成為一名女強人的話,瓦兒這一形象才更加豐富而完美。但是,同樣沒有細節措描繪的瓦兒成了一個說話苛刻,行為矯情,一直是靠着别人的輔助,在愛情上對李牆永遠是說不清道不明,看似無情卻有情的樣子。有評論說,這樣的結局太牽強。
時代的變遷讓最後的瓦兒李牆隻是概念化的有了飛躍的人生。相比與小院裡的美中和李大勝,胡美華與吳西凱,他們讓觀衆看到了他們的質變,有故事,有美感,反而主人公卻一直在胡鬧,似乎在插科打诨中就一舉成功了,而且還是以愛情的名義。他們一個成了事業的成功者,一個成了愛情專家,依然是這個小院的核心人物,真的是太過勉強。
不得不說,這樣的結局可惜了金大爺金大媽這些老演員。
宏大的曆史背景讓人們與幸福裡的人們一樣走到了建國七十周年。幸福裡的人們圍坐在一起看大閱兵。而更為高興的是,院子裡長大的瓦兒和李牆的女兒夏天也如願當了兵,完成了奶奶金大媽的願望。
隻女莫若母。但在這個劇情裡,夏天更了解母親陳瓦兒,她希望自己的父親李牆和母親陳瓦兒能再續前緣,如夏天所說,也隻有爸爸李牆才能适應母親瓦兒的脾氣。這兩個坎坷的人兒也将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但是,回過頭看,瓦兒和李牆的人生卻有太多的遺憾,半生已過,他們各自愛着對方卻在相離共折磨,有道是:空悲切。
而且,以劇中李牆與陳瓦兒的水準不應以口水戰來解決婚姻問題,善良俠義的李牆卻無法直面瓦兒的媽媽,一個可憐的癡呆老太太?都知道,客觀原因的确是因為她,但她是一個病人。處理金大媽離世也不能讓人接受,這份大愛給人帶來的隻有傷痛,卻沒有教育了李牆?瓦兒?太遺憾了!
此外,在金大媽去世後,李牆并未深情地叫一聲爸爸,而是在多年以後他贖回來《納蘭詞》後。想想金大爺一生真誠的奉獻卻沒能在最需要的時候得到恰到好處的安慰,而是一份已經遲到了的尊重和親情。
明明是一部好劇非要爛尾,好演員也救不了。最為離奇的是在劇尾華子意外現身。納尼?發生了什麼?沒有交待?他是如何活下來的,又是如何變聰明後還成了家有了孩子?就像謎一樣。聰明了的華子知道找自己的媳婦,但卻面對發小們的盛情款待而掀了桌子。瓦兒得理的指令牆子去追華子,告訴牆子一定要補償華子。此時人們眼中的瓦兒就像一個勢利的家庭婦女,全然沒有被衆人捧月般的風範。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風範,一個經曆着生活酸甜苦辣的幸福裡理應有着更為豐富的故事。如果真的能聽一曲瓦兒完整的《我愛你中國》該有多好?如果瓦兒與李牆在曆史的長河中有着别樣的風雨人生,然後真正體現《探清水河》般的忠貞不渝的愛情該多好?如果金大媽和金大爺一同去見證幸福的故事該有多幸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