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太多,怎麼實現?把欲望變志向,一切才會實現
“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衆,弱固不可以敵強。”
孟子與齊宣王談到上面問題時,說的都是大概率事件,還有很多不一定。
齊湣王時期很強大,南邊在重丘戰勝了楚國宰相唐眛,西邊在觀津打垮了魏國和趙國,随即又聯合韓、趙、魏三國攻打秦國,還曾幫助趙國滅掉中山國,又擊破了宋國,擴展了一千多裡地的領土。
各諸侯國都打算背離秦國而歸服齊國。可是齊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驕橫,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
燕昭王認為攻打齊國的機會來了,就向樂毅詢問有關攻打齊國的事情。
樂毅回答說:“齊國,原來就是霸國,如今仍留着霸國的基業,土地廣闊人口衆多,可不能輕易地單獨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聯合趙國以及楚國、魏國一起攻擊它。”
于是燕昭王派樂毅去與趙惠文王結盟立約,另派别人去聯合楚國、魏國,又讓趙國以攻打齊國的好處去誘勸秦國。
由于諸侯們認為齊湣王驕橫暴虐對各國也是個禍害,都争着跟燕國聯合共同讨伐齊國。
樂毅回來彙報了出使情況,燕昭王動員了全國的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将軍,趙惠文王把相國大印授給了樂毅。樂毅于是統一指揮着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去攻打齊國。
樂毅親臨前敵,率五國聯軍向齊軍發起猛攻。齊湣王大敗,率殘軍逃回齊國都城臨淄。
樂毅遣還遠道參戰的各諸侯軍隊,拟親率燕軍直搗臨淄,一舉滅齊。
樂毅則認為齊軍精銳已失,國内紛亂,燕弱齊強形勢已經逆轉,堅持率燕軍乘勝追擊。率軍追擊,果然令齊國大亂失度,齊湣王敗逃。
樂毅對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 服人心的政策。
燕國以弱小勝強敵齊國,就是樂毅從根本出發,反其道行之,颠覆了小不可勝大,弱不可勝強的經驗主義。

金融島
欲望與志向
“無恒産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産,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人們常認為,有恒産才能有恒心,無恒産怎能有恒心?
有識之士,不把恒産放在心上,隻把志向時刻惦記。
有人把恒心看做欲望,欲望不止,牢獄來襲。現實已經告訴我們,某些當權的人,要麼走在當官的路上,要麼走在監獄的路上。
如果隻想着升官發财,結果就是監獄。
如果隻想着賺更多的錢,結果會虧的很慘。
隻有把欲望變成志向,一切才會實現。
自己無恒産,幫助别人有恒産,顯示自己的價值,在此過程中,利字不用求,結果自然會發生。
作為君王,治理國家,不需要把國家時刻看作自己的财産,想辦法讓百姓都有自己的恒産,君王把欲望變成治理好國家的志向,百姓能夠有所作為,一切結果就會自然發生。

四書課堂
無失其時,勿奪其時
孟子:“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失其無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不失去時機,隻有抓住才能不失去。抓住時機,是在合适的時間做合适的事。
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種莊稼,更講究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不同的時間做合适的事。才能順應自然規律,有所收獲。
該做的事情必須要做。
一個官員在閻王面前喊冤,稱自己生前為官清廉,所到之處,隻飲一杯清水,是一名好官。
閻王對他說:“如果不貪錢就是好官,那麼在公堂中設一木偶,連水都不用喝,豈不更勝于你?”
該名官員不服,辯解說:“我雖無功,但總無過。”
閻王怒道:“你處處隻求保全自己,該辦的事不辦,該斷的案不斷,豈不是誤國誤民,無功就是過。”
這個故事形象生動地向我們敲響了為官不為,該做不做,就不用做這個官警鐘。
孟子為齊宣王規劃了一個豐衣足食,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謙謙有禮,人人向往的社會美景。

四書課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