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來處衆說紛纭,無論是傳奇的雙魚玉佩,還是超越時代的遊标卡尺,又或者他的土地公有和貨币改革,似乎都證明他擁有超越那個時代的思維。
不過,我們今天要分析的是一直被忽略的王莽朝軍制改革,來看看有多巧合?
王莽改制,為何軍制前所未聞?
王莽篡漢後,立即着手軍政職位和體系的改革。不過,除了民政方面是“托古改制”、換湯不換藥外,他在軍制方面的改革最全面,也最惹人深思。
在王莽之前,《禮記》記載夏朝即設了三公九卿,并延續到西漢劉邦時期。其中“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九卿”分别是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王莽改制後,遭到無數人的反對。主要是因為在軍隊的分權太大,而且前無古人,十分陌生。
對古人來說,改制如立新國,這樣莽撞的改革,哪怕是對曆史了如指掌的三公,也心有疑慮。
王莽朝和現代遊标卡尺比較
似曾相識的新莽朝軍制對王莽新改革的軍制,當時的人都覺得很陌生,幾乎沒有一處是當時或者曆史中有記載的,這就導緻改革的阻力很大。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個新改制是不是很熟悉呢?
首先,朝廷中的三公九卿均挂上将軍稱号。
這些“上将軍”主要鎮守新朝的各處要地,挂銜不挂職。一旦有需要,才會授以兵權。
其次,設置12名五威将軍,持節分鎮天下。并在每個五威将軍下面設置5個帥,新朝共60個帥。
這12名将軍分别命名為五威将軍、虎贲将軍、厭難将軍、震狄将軍、振武将軍、平狄将軍、相威将軍、鎮遠将軍、誅貉将軍、讨穢将軍、奮武将軍、定胡将軍。近半将軍的名稱都和讨伐匈奴有關,并且主要分布在北方與匈奴交界一帶。
再次,地方行政體系依舊沿襲西漢制度,但在諸郡之上又設了州牧、部監等監督職位。
這兩個職位的主要作用是督察各郡縣的軍政,并且,在邊境各郡由中樞分派郎中令、繡衣執法軍職官員分别鎮守。
最後,單獨設置司命軍正和軍監,監督軍紀。
當時,司命軍正、軍監兩個職位獨立于地方和将軍的節制範圍,行使軍紀監督和處罰權,直接隸屬中樞,掌握在王莽的手中。
從王莽的新制改革中,大家有沒有對應地想到什麼?
王莽軍制的重大缺陷?
不過,王莽的這種新軍制顯然不适合當時的西漢的社會形态。
因為,在當時,地方和中樞的集權仍不順暢,地方豪強林立,王公貴族在郡府的勢力更大。如果在和平時期,各方勢力還可以各行其是,一旦進入戰争階段,這種從屬不明的關系就會造成重大隐患。
據史書記載,在王莽篡位第4年,荊州農民起義。荊州牧和中樞各自派軍隊鎮壓,因為相互之間協調不暢,導緻兵敗,連王莽派來的“大司馬”都被活捉了。
到了後期,王莽也發現郡府和朝廷中樞的體系銜接有很大問題,可又沒有良策,隻好授權地方各行其事,反而坐大了地方豪強的勢力。等他反應過來,再派朝廷軍隊去鎮壓,為時已晚。
雙魚玉佩
遺留的曆史之謎翻遍西漢之前的史書,都找不到王莽可以據此改革的文獻,但和後世卻十分相似,難道,這隻是王莽一時的靈光乍現?
可巧合就在于此!
按照時間計算,某人失蹤時還沒開始新改,顯然也不知道後來的變革更科學。如果像猜測的那樣,因為走的早沒學到,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何王莽在平反綠林起義時顧此失彼、指揮混亂了?
不知,大家找出了王莽新軍制的幾處巧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