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裡常有善男信女求簽,旁邊的師父一般會告訴他們,“心誠則靈”。這句話,不知欺騙了多少世人。後來讀《中庸》,又看到“至誠如神,可以前知”,不禁惑然。難不成儒家也講這些迷信嗎?
直到讀了《孟子·離婁章句下》關于“誠身”的論述,才對“心誠則靈”和“至誠如神”有了更客觀的理解。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獲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于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臣下得不到君上的支持,是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的。要獲得君上的支持有方法:如果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不能獲得君上的支持。要獲得朋友的信任有方法:如果事奉父母不能讓他們愉悅,就不會獲得朋友的信任。要讓父母愉悅有方法:如果反省自己卻不夠真誠,就無法讓父母愉悅。要讓自己真誠也有方法:如果不明白善的真義,就無法讓自己真誠。因此,真誠是天的自然狀态。追求真誠是人的當然選擇。真誠到極緻而不能使人感動,這是從未有過的事。如果沒有真誠,是絕不會感動别人的。
這一章,講了治民、交友、孝親、修身的次第。與《大學》的說法基本一緻,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在這裡便是思誠和明善。若思誠即誠意,明善應該相當于緻知。
一個人要想建功立業也好,造福百姓也好,都需要他人的信任與支持。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的起點,是親子關系。如果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就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那麼他也很難在社會上被人認可。
如果原生家庭的人際關系是溫暖的、相互尊重的,那當他長大步入社會,與人交往、共事時也會給人以溫暖和尊重,别人也就會相應的報以信任。
一個團隊的帶頭人,未必是能力最強的,但一定是公信度最高的。如果大家都不信任,空有能手也無從施展,成就勢必有限。
國君選擇重要官員,首先看重的也是他是否值得信賴。如果群衆反映此人誠信正直,自然會引起國君的重視。正應了那句話,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如果一個人不能受到重用,沒有機會建功立業,就要反省自己的人際關系,必然存在信任危機。如果在社會上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交往或共事的過程中不被信任,就要反省自己在原生家庭的人際關系。
在原生家庭中,最核心的關系,當然是親子關系。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着孩子長大後與他人的交往模式。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性格和人格,主要取決于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的質量,則取決于親子雙方是否真誠。
或許有人會問,父母對孩子的愛,難道不真誠嗎?人常說父愛如山,母愛神聖……難道不真誠嗎?
這确實是值得讨論的問題。每一個為人父母者,都應該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愛是真誠的嗎?當你望子成龍時,當你望女成鳳時;當你為了孩子的成績而對他們施壓時;當你為了孩子的作業而咆哮,或者對他們冷嘲熱諷時;當你剝奪孩子的自由和自主時……你是真誠的嗎?
常挂在嘴邊的那句——我都是為你好,這是最虛僞的語言。其中充滿了父母的焦慮和懦弱。
在這樣的父母影響下,孩子的人格會逐漸發生扭曲,長大後便形成了或輕或重的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礙。有人自私,有人自大,有人暴躁,有人抑郁,有人無底線讨好别人,有人表演招搖或歇斯底裡。
有缺陷或障礙的人格,他與父母的關系也會發生扭曲。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說,正是因為與父母的關系的扭曲,才發生了人格的缺陷或障礙。
成年人之所以要修身,主要目的,便是突破原生家庭的局限,擺脫父母的影響,讓自己的人格歸正,重新健全起來。這也就是古人說的,“變化氣質”。
當一個人的人格歸正,他用健全的人格與人共事、交往,自然能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家,可以修複與父母的關系;在社會,可以改善與同事和朋友的關系。
這個歸正人格的過程,也就是孟子說的誠身,讓自己成為自己,讓自己變得真實。雙峰饒氏說,“若說誠身工夫,則無間于事親、取友、事君、治民之際。誠到至處自能動物,則以之事親而親悅,以之取友而友信,以之事君而君用,以之治民而民從。
人格,也可稱為人的精神生命,是活潑潑的。誠身,便是要這個精神生命符合自然地健康成長。道法自然,生命也是如此。
誠者,實也。自然的,便是真實的。真實的,最自然。天的自然狀态,就是真實。人要追求真實,這才符合天道。
佛家說心誠則靈,世人或許有誤解。比如有人燒香拜佛乞求升官發财,心誠就能如願嗎?未必。那樣理解的話,就是封建迷信了。這個“靈”字,應理解為通。
《中庸》也講,至誠如神。類似對“心誠則靈”的誤解那樣,世人對“至誠如神”可能也有誤解。因為在《中庸》裡,緊接着就說“可以前知”,好像可以預測未來一般。
其實,這個前知,更接近孔子說過的先覺,“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可以為賢矣”。即至誠之人,心如止水,世事洞明,對每個細微的變化都有所感知,在别人尚未發覺的時候,他已經知道了事物發展的趨勢。
這種境界,體現在人際關系上,就是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理。隻有真誠的人才能與别人的心靈相通,這是讓人理解并信任的前提。孟子說,至誠而不動,未之有也。
楊氏說,“動便是驗處,若獲乎上、信乎友、悅于親之類是也。”慶源輔氏說,“有感必有應,驗便是應處,極其誠,則合内外,平物我。感與應,皆非自外也,此其所以無有不動也。”
若不真誠,是不能動人的。所謂動人,便是讓人理解并響應,即所謂“驗”處。
有一對夫婦,一為官一為商,都很成功。但是,二人各有情人,婚姻名存實亡。他們的女兒在外地上大學,突然表現出躁郁的症狀。夫妻倆多次到學校安撫,學校的老師也做了一些工作,都不見好轉。勉強上課,但是非常痛苦,總是鬧着退學。
經一位長者指點,夫妻倆開始反思各自的過錯,并嘗試修複夫妻關系。當他們彼此真誠地承認過錯,并開始改變自己時,遠在外地的女兒也在慢慢好轉。
半年以後,女兒的狀态徹底恢複,甚至比原來更陽光,更積極。一個家庭,雖然遠隔千裡,但是在精神上,這個家重新完整了。女兒的分裂的心,也重新完整了。
這便是誠的效驗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