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5:59:43

說起數碼相機,大概可以分為單反、微單和卡片機等,從畫幅來分,大概可以分為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半畫幅和更小尺寸,比如說4/3英寸、一英寸以及1/1.2英寸或者1/1.7英寸,1/2.3英寸等。從前往後數,越往後尺幅越小。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1

很多人都知道,傳感器尺寸越大,則畫質越好,因為大家都明白“底大一級壓死人”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卻并不知道,同樣的尺寸,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其實在畫質、感光度、反應速度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

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解析一下關于影像傳感器和鏡頭方面的問題。

先來說影像傳感器:大家都知道數碼相機最重要的三大件就是鏡頭、影像傳感器和影像處理器,影像傳感器在一部數碼相機機身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決定性的。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2

影像傳感器從材料來分,目前的傳感器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電荷耦合組件圖像傳感器,也被稱其為CCD,這隻傳感器成本較高,主要是工業用途和軍用。另一種是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也被稱為CMOS,目前主流的民用數碼相機都是用的CMOS,包括一些旗艦機型。

所以平時大家所說的影像傳感器,其實就是CMOS,所以今天專門針對CMOS來說。目前主流的CMOS傳感器,分為前照式、背照式和堆棧式。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3

前照式傳感器也就是過去多年來一直使用的傳統傳感器。它金屬線路層在光電二極管上方,這種傳感器現在來看是成像質量和高感表現最差的一種,一般都用在低端的入門級單反和微單上面。

而背照式傳感器則是金屬線路層在光電二極管下方,這麼做的好處是傳感器不會因為金屬線路層的遮擋而損失光線,其光線利用率高出前照式至少30%以上,畫質更細膩,噪點更少。現在的一些高端的單反和微單機身都是采用背照式傳感器。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4

除了這兩種傳感器,大家還經常看到堆棧式傳感器,這又是一種什麼結構呢?其實堆棧式傳感器是由背照式傳感器發展而來,而堆棧式傳感器和背照式傳感器的區别就在于:前者的電路區放在了另外一塊闆上,從而形成“堆棧”的結構。這種結構的一個最主要的優勢就在于:堆棧的結構可以讓電路區容納更多的晶體管,從而大大提高處理速度,表現在相機上的性能就是,連拍速度更高,對焦速度更快,視頻拍攝行性能也更強——比如更高的幀率和畫面尺寸,這也是現在新的微單視頻性能更強大和連拍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選擇傳感器的時候,不要光看尺寸,還要看傳感器的結構,因為同樣尺寸大小的傳感器結構如果不同,最終的 成像質量、畫質純淨度以及高感表現等差别很明顯。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5

說完了影像傳感器,我們再來說說攝像頭。攝像頭——也即是鏡頭,也分為很多類型,比如不同的廠商使用的鏡頭卡口完全不同,比如佳能單反是EF卡口,佳能微單是RF卡口,尼康微單是Z卡口,尺寸都不一樣。

不僅鏡頭卡口有區别,而且鏡頭的光圈也有恒定光圈和可變光圈,鏡頭的焦距有定焦和變焦,而且不管是定焦還是變焦,又分為超廣角鏡頭、廣角、中焦以及長焦以及魚眼鏡頭等。而且同樣的焦段同樣的畫幅尺寸,有些鏡頭有防抖性能和自動對焦性能,有些則沒有。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6

而從鏡頭的材料來看,鏡頭也分為多種,比如說低端鏡頭多數都是樹脂鏡頭,比如一些國産學生數碼相機用的就是樹脂鏡頭,而比較高級的鏡頭主要以優質光學玻璃為主,還要有相當高級的加工技術。

從構成鏡頭的鏡片形狀來看,有球面鏡頭,還有非球面鏡,用于減少散光和畸形,從而矯正成像。 而且有些鏡頭還有鍍膜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影像品質。而且不同的鏡頭解析度和分辨率也不同,通常用“ lp/ mm”(一毫米内能分清的黑白線對數)來表示。如果你使用了低解析度和低分辨率的鏡頭,即便使用高質量高像素的影像傳感器也無法發揮其優勢,拍出來的畫質就會大打折扣。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7

此外在鏡頭和影像傳感器之間,有些機型還設置了低通濾鏡,用來消除摩爾紋的産生,不過使用了低通濾鏡後,畫質就會受到較大影響,畫面銳度和清晰度就會變差。

所以在選購單反和微單的時候,不能單純看傳感器的尺寸大小,以及鏡頭的焦段或者光圈的大小,而且要關注更加更加隐蔽的一些問題。比如傳感器的結構,有沒有低通濾鏡,鏡頭的解析度以及銳度、對比度等。

微單和單反相機鏡頭(單反微單深度解析)8

因為時間關系,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吧,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内容,就用您發财的小手給小編點個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