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和長恨歌一起夢回大唐

和長恨歌一起夢回大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7 09:10:53

原文@知月 載于中讀App

和長恨歌一起夢回大唐(大唐盛世的傾城之戀)1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為什麼要叫長恨歌?

因為楊玉環說,她和她的三郎立誓要「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可是她卻死在了馬嵬坡。一對戀人天人永隔,故而「長恨」。

答案或許沒那麼簡單。

「長恨」到底是誰的恨?作者對這段愛情的态度是同情還是否定?《長恨歌》是寫實還是虛構,抒情還是叙事,諷谕還是感傷?馬嵬兵變有沒有隐藏劇情,楊玉環到底死了沒有?為什麼楊玉環死後,詩裡還要寫「海外仙山」的内容?

是不是有點亂?聽過幾個前人開的腦洞後,也許你就更亂了。

比如俞平伯在上世紀20年代做的一個「大膽的假設」:楊玉環其初沒有死,而是在馬嵬坡下被六軍劫走,下落不明,三郎背了那麼多年賜死楊玉環的罪名其實有點冤。臨邛道士鴻都客「上窮碧落下黃泉」要找的不是楊玉環的魂魄而是她本人,結果找到了疑似做了女道士并淪落風塵的貴妃。「長恨」,恨的不是死别而是生離。

除了這些太過「小說家言」的腦洞,「長恨」到底恨的是什麼,最大的分歧還是在愛情說還是諷谕說上。

在和《長恨歌》同題材同内容的《長恨歌傳》裡,陳鴻寫了《長恨歌》創作緣由:元和元年冬十二月,王質夫、陳鴻和白居易一起遊覽仙遊寺,閑聊時侃到了唐明皇楊貴妃的故事。王質夫對白居易說,你那麼會寫詩,寫寫這個故事吧。于是白居易就寫了《長恨歌》,用來「感其事」,也「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将來者也」。

陳鴻一下子給《長恨歌》安了兩個創作目的,那麼「長恨」究竟是打算「感其事」還是「懲尤物」呢?或者兼而有之?

白居易說「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自己把《長恨歌》歸到了感傷一類,但《長恨歌》中真的沒有諷谕嗎?

詩的第一句,就是「漢皇重色思傾國」。唐朝人喜歡以漢代唐衆所周知,「漢皇」顯然即是「明皇」。

以當時的價值觀而言,「重色」絕不是一個君王的優點。從這一句一直到「漁陽鼙鼓」之前,所寫的内容隻有兩個字——「專寵」。

這不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鐘情,而是一個帝王對寵妃的沉迷。「三千寵愛在一身」之後,「從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列土」以及六宮粉黛的怨曠(這個主題元白等人曾反複題詠)等等,都是這份專情的副産品。站在客觀的視角寫兩人的這段「愛情」生活,詩中流露出的絕非贊賞的語氣。

和長恨歌一起夢回大唐(大唐盛世的傾城之戀)2

花團錦簇的文字背後,是山雨欲來的預警。這一切在「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達到頂峰。蒙太奇式的剪接,是古人慣用的春秋筆法,熟悉古詩套路的,都能感覺到這句話中的諷谕味道。

無論如何,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是安史之亂的因。這不是「女色誤國」的興師問罪,而是曆史的蝴蝶效應。處于大唐帝國權力核心的李楊之愛,從一開始,就無法超脫于權力的遊戲。

在「漁陽鼙鼓」之後,叙事視角切換到了楊妃身上,筆調也從評判轉為了同情。「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這不是「紅顔禍水」的下場,而是一個美麗形象的殒落,甚至可以說,馬嵬坡下的這一幕,就是整個大唐盛世由盛轉衰的一個象征。

從「黃埃散漫風蕭索」到「魂魄不曾來入夢」,是《長恨歌》寫得最好也最動人的部分。如果說《長恨歌》是一首愛情叙事詩,那麼直到這一段,展開的才是關于愛情的内容。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在前一段中緻禍的「專寵」,在這裡成了可貴的「專情」。「西宮南内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回銮之後,李隆基面對的就是這樣物不是人亦非的現實。空有一個太上皇的名分,改變不了江山、皇位、愛情乃至整個人生都已在這場動亂中失去的現實,屬于他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是一個人生已走到盡頭的老人,對着舊時光的遺迹懷念起生命中最美好的那個女子。

玄宗的人生,往前已無路可走,隻能向人間之外尋一份希冀。虛無缥缈間那個非人非仙非鬼的楊太真,與其說是道士尋到的,倒不如說是玄宗想象中的那個「天上人間會相見」的心上人。

因此這個楊玉環會思念,會傷感,會「含情凝睇謝君王」,會重提七月七日長生殿的密誓,唯獨不會恨李隆基。「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雖是接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來的,但卻不是楊妃之恨。

從頭至尾,詩歌對于楊玉環的刻畫一直都是外視角,甚至在這一段裡,她的一言一行也都是出現道士眼中的。《長恨歌》寫的不是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而是李隆基對楊玉環的愛情。唐明皇才是這首詩的主角,楊妃隻是作為他愛情的客體存在的,所以她隻會愛,而不會主動去「恨」。

無論是「感其事」還是「懲尤物」,寫到「悠悠生死别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也就足夠了,白居易為何還要寫一段海外仙山的傳奇故事?

和長恨歌一起夢回大唐(大唐盛世的傾城之戀)3

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認為,這一段混入了漢武帝與李夫人的故事。「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縱令妍姿豔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李夫人》)「泰陵」就是唐玄宗的墓,「此恨長在無銷期」似可作《長恨歌》注腳。《李夫人》顯然是為了諷谕的目的而寫,但卒章顯志的「不如不遇傾城色」,僅僅是在追悔嗎?

白居易的《新樂府》中,有一首寫明為「止淫奔」而作的《井底引銀瓶》。詩中最後的勸誡,是「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輕許人」,但這段「政治不正确」的「愛情」,呈現在詩中卻是 「妾弄青梅憑短牆,郎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的美好,詩中對這位女主人公,不見指責隻見同情。

無論是寫漢武帝,還是唐明皇,還是這位大膽私奔的女子,這幾首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詩中存在着社會與個人兩種不同的參照系。在社會的範疇,個人的情欲是不被贊同的,但這不等于否定了它在個人世界中的美好。

「人非草木皆有情」,「惑人」的不是平時我們理解的貪欲,而是「情」。情能惑人,不是因其邪惡,而正是因為其美好。越是美好,才越會讓人沉溺其中難以割舍,但這種沉溺是非理性的,在社會的範疇是不被贊同的。而回到個人的世界,顯然,白居易并不是不懂愛的。

如果「湘靈」的那段傳言屬實,也許這一切就找到了原因。

陳允吉在《從<歡喜國王緣>變文看<長恨歌>故事的構成》的觀點,似可提供一個理解《長恨歌》的思路。

這篇文章認為,《長恨歌》很可能受到了唐代流傳甚廣的《歡喜國王緣》變文的影響。變文故事講的是歡喜王寵愛一位有相夫人,一天突然發現夫人的氣色預示着她會七日而亡。夫人去向一位比丘尼求延壽之法,對方勸她莫貪戀塵世而應求諸天上,讓夫人受齋戒。夫人歸來後身亡,國王思念不已。夫人在天上也對國王念念不忘,下凡與他相見,勸說他也受齋戒,最後兩人一起生天。

根據論文中的考證,在原來的佛經故事中,有相夫人夭亡是因為恃寵讓國王違背規矩為自己彈琴。放縱的情欲,在人間是緻禍的根源,而在超脫于凡俗的快樂之後,兩人才終于得以在天上團圓。

這與《長恨歌》的确異曲同工。「漁陽鼙鼓」始自李隆基對楊玉環「帝王家罕見」的真情,這段愛不為不真不為不切,然而當李楊二人沉溺在愛情中渾然忘記了周圍的世界時,卻給周圍的世界帶來了毀滅,最終也拉上了他們的愛情作陪葬。但是最終,能于一切毀滅之後給人惟一的安慰的,卻隻剩下了愛情。

耽溺的情欲是罪惡之源,升華的愛情卻是救贖之道。「長恨」,恨在個人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沖突,理性與感情的矛盾。這個沖突,唐玄宗解不了,白居易也解不了,人間解不了,隻好寄望于「但教心似金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所以隻能「長恨」,隻能「此恨綿綿無絕期」了。

最終《長恨歌》中的這個「恨」,最後在《長生殿》中被洪昇解決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