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媒體行業招人難和找工作難這樣的世紀難題,不久前,我們曾站在新媒體招聘者的角度推文《54歲土豪阿姨應聘“咪蒙”落選,新媒體招人到底有哪些要求?難在哪兒?怎麼面試?我們采訪了11家大号》,收到數百條反饋。
這些留言中,有不少應聘者分享了他們的經曆和困擾,讓我們看到另一個全新維度。
對應聘者來說,他們如何看待新媒體行業?在應聘中遇到過哪些問題?如何才能得到心儀新媒體的青睐?結合招聘者和應聘者的表述,我們也為雙方提了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
(以下回複内容的來源,除了整理後台留言反饋,還包括補充采訪的十餘位應聘者,他們有些正在找工作或步入崗位不久,有些是應屆生或擁有多年工作經驗,再次感謝!)
為什麼想進入新媒體工作?
對新媒體行業的印象是什麼?
▼
1
以前想去媒體,後來發現媒體不行了,就到新媒體了。
▼
2
我加入的時候連新媒體是什麼都不知道。
▼
3
入行是因為喜歡新媒體。印象中,天天加班,天天追熱點。
▼
4
因為熱愛,寫東西很開心。我覺得新媒體是新生代的軟媒體,通過文字表達自己,人人都能發聲。
▼
5
純粹是巧合。看到美妝時尚類就投了。面個試就進了(此處絕對無裝逼)。之前覺得新媒體就是寫公衆号的,但後來發現新媒體還是很廣闊的,有很深的學問。
▼
6
學的專業涉及新媒體,個人也感興趣。
▼
7
想進入這個行業是因為覺得節奏快,内容新;挑戰性更強,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
8
做新媒體其實非常陰差陽錯,最早創業是想做App,但失敗了,恰好團隊都是文創相關的人才,就把新媒體做起來了。印象中,新媒體是一個比較活躍且收羅大量人才的行業。
但後來發現二三線城市的新媒體行業,可以稱為“人才”的人真的太少。普遍模式是一個出錢的boss,用非常低的價格找在校生來做。但因為城市文化需求低,行業競争少,往往這樣的新媒體也能占據一定的市場。
▼
9
對新媒體的印象就是标題黨,寫稿寫稿寫稿,通宵通宵通宵,月薪五萬hhhhh,比程序猿工資還高!後來發現,同一個世界,不同的苦逼。至于為什麼想做新媒體……因為真的找不到工作了……但是現在每個公司都有新媒體,可以說是非常萬(tong)能(yong)了。
為應聘做過多少準備?
有哪些難忘的應聘經曆?
▼
1
應聘了三四次吧,想去團隊和平台比較好的公司。一般會看完這個公衆号所有文章,分析優點缺點。印象比較深的是應聘新世相。本來都要錯過了,連夜寫了關于新世相的分析和認識。兩天内拿到offer。
▼
2
應聘過程沒什麼太大的困難,就是第一次約我面試問我晚上八點可以嗎?我一聽還以為自己投了家什麼不正經的公司……
▼
3
簡曆海投了大概100份。面試還可以,但找到一家符合自己預期的公司也不容易。遇到好幾家公司,一個部門就一個人,然後不給資源不放權,還要求KPI,可怕。面試過程中,有些覺得你不錯就不斷“畫大餅”。所以看見4~6k的我都不投,這樣就不會談崩。
也有一些奇葩要求,比如某英語培訓機構,一上來就問會不會寫新聞稿,他們公衆号要發,還要求跟着線下派單,說線上不重要。至于奇葩的面試經曆,有個美女面試官穿低胸裝迷亂我心智算嗎?相當迷亂,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U盤還落在那了。(emmm……這個榜妹覺得主要是你的問題)
▼
4
我有兩份新媒體方面的實習經驗,為應聘準備了實習中比較好的作品,做了一份很詳細的簡曆。他們需要我在20分鐘内對着一個很簡易的宣傳單手寫一篇500字的微信稿。平時查資料、整合資料就需要半個小時或更多,而且用慣鍵盤打字,手寫真的一片空白。寫完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5
碩士畢業求職近一年。投簡曆的次數,網站 郵件100 ;面試4次吧。當時上網看了很多産品運營相關的資料,報名網課,加入運營社群與從業者互動提問。我自己也有過一定相關課程學習經驗;做過淘寶電商新媒體運營和支付産品的實習。
自己跟對方的要求差距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年齡,遇到過專門提問年齡相關話題的,被質疑年齡(精力不夠?)、花兩年讀研沒什麼用以及因為之前實習工作時間都是朝九晚五所以覺得吃不起苦……給待業窮苦青年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吧,晚睡真不是事啊!
二是缺乏直接相關的同類型實習&工作經驗。應聘中都遇到最主要的困難大概就是沒有面試機會吧。
▼
6
去某時尚大号面試,雙方覺得都OK,就是薪資卡住了。原因就是他們甯可花6~8k招幾個編輯,也不願意花12k以上招一個能持續産出優質内容的主筆。這算沒有格局?
▼
7
我是應屆生,比較迷茫,投了好多家了,但我的經驗太少了。應聘過程也不順利,到後來有點放棄了。公司都想要技能全面,能做視頻的,可我最想做文字類的。
▼
8
985名校畢業後去了國内非常優秀的傳統媒體,工作兩年後辭職北上,去北京創業,做的就是新媒體,後來因為個人原因去了一個準二線城市。
我幾乎面了整個城市所有能叫得上名字的新媒體,全部通過,大部分給的是主編的位置,甚至有希望讓我當合夥人的,但是并沒有哪家的調性讓我有非常迫切想加入的欲望。而且當地新媒體從業人員的工資普遍較低——盡管一直說傳統媒體衰微,但是在準二線以下的城市,我幾乎沒有見過新媒體工資能高過傳統媒體的。
印象深刻是大部分新媒體的負責人都很迷茫,尤其是經濟不那麼發達的城市,有時候面試到後面就會變成希望從我這裡了解有沒有什麼變現的途徑,事實上,大家都迷茫。
新媒體應聘難嗎?
應聘者覺得難在哪兒?
▼
1
信息閉塞,應聘者不能更多地知道招聘信息。
▼
2
反正就是公司要求新媒體運營什麼都要會,全面型優秀人才而且還要突出然後每個月給你3500到4500不等(微笑)還得抽出一點交五險一金。
▼
3
難就難于合适的人其實都是大V/潛在大V,真正合适的人更适合自己開個号(微笑)。
▼
4
主要問題在于新媒體入門門檻低,很多招聘者都一定不了解新媒體。
▼
5
他們更想招聘有同類型崗位經驗的人。相比其他行業,我自己的感覺似乎是他們對跨行、轉業的接受度、包容性比傳統行業更低。相比背景、潛力更看重直接相關同類經驗。此外競争大。希望增加線下面試交流吧,比如我…連面對面推銷自己的機會都很少,煩惱無法與用人部門直接溝通,從而找出改進的方向。
▼
6
請hr先踏踏實實做(不對,應該是建立)培訓體系好不好?别公司每天走人又來新人,然後進來半個月都不知道坐的位置在哪裡,然後反過來說員工不耐撕不耐扛,一點都不專業。
▼
7
我就是屬于所謂的綜合類,從原創文案到平面設計到視頻制作到新媒體什麼的都會,可能不算高配,但是也夠一定的要求,那又怎麼樣呢?發工資那位認為“視頻也不是天天做啊為什麼加工資,平面你不就是順手五分鐘設計一下啊為什麼加工資,寫個稿子很容易啊又不等于是10w 為什麼加工資”。
你職能綜合了,人家最後說“我們招的是新媒體編輯所以隻有新媒體編輯的工資啊”,然後招聘要求寫着“需要會文案會信息搜索會平面設計會視頻制作能分析市場需求能快速學習能這個能那個還要接受加班我們保證你良好工資待遇”,敢寫到底待遇多少錢的都少之又少。
▼
8
講真,新媒體大V們的招聘有時候也是趨于理想化的,他們眼中的那些優秀員工本來就是稀缺性資源,整個行業都是新的,行業人才當然不會像其他專業一樣還有成熟的教育和培訓體系。最現實的還是靠自己公司培養現有員工,哪兒來這麼多“優秀者”給招聘方撿現成的呢?
▼
9
有些招聘要求“有趣”,這個标準判斷太私人了,簡曆可能無法顯示這麼多,面試也不太可能短時間内展現自己的,新媒體的招聘方法需要新一些。
▼
10
我微博20多個本地号300萬粉絲,2013年前玩全國号粉絲也過百萬,微信3萬,基本是一個人玩,但是盈利變現不好,像我這種如果去找工作有人要嘛?能給什麼工資?工資5000塊自己能賺,1w 塊估計沒有幾家公司肯給,所以還是自己玩。
▼
11
新媒體從業者眼高手低與領導動不動就要你寫爆款10w 之間的矛盾,以及公司眼裡新媒體啥都要做與從業者能力上限不對等的矛盾,所以兩方都不好找工作/員工。合适兩個字,太難。
▼
12
一線城市競争激烈,趨于飽和,其他城市給不出令人滿意的薪資。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在北京也和一些團隊負責人聊過,有些人讓我非常有想和他一起工作的欲望。但在準二線城市,很難遇到這樣的領導。
而且錢很難談攏,有個面試我的負責人說,我們這邊的受衆隻需要4分的内容就夠了,我花3k請剛畢業的小孩也做得到,我相信你能做到7分,也值10k的價,但是這邊的市場不需要7分的内容啊。
如何讓雙方更快找到另一半?
這裡有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
缺人才?缺錢?還是缺溝通渠道?招人與找工作,這兩者之間似乎真的存在諸多鴻溝。僅僅從這兩次采訪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值得思考問題,并總結了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
(在這裡插播一個小小的廣告,歡迎關注文末新榜招聘,也是一條找到“另一半”的路徑。新榜招聘專注于新媒體行業招聘,深度、專業并精準服務招聘方和求職者。)
從應聘者的角度來說:
1. 盡早明确職業意向
新榜招聘相關負責人告訴榜妹,印象中,目前新榜人才庫收到的數百封簡曆,工作經曆在5年以上的基本有總監、主管等從業經驗,職業訴求也相對清晰,但大部分工作時間不長或剛畢業應屆生的求職意向就比較模糊,比如有些人會備注“你們看着合适,都可以”,其實不利于招聘方針對性地篩選。
包括采訪中,有些應聘者雖已投出不少簡曆,但仍不清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隻是希望能在“大号”工作。
在正式應聘前,不妨先通過各領域的榜單找到一批頭部賬号,集中觀察研究他們的内容制作和生産模式,思考自己适合新媒體生産鍊上的哪一環(比如内容運營、媒介公關、商務經理、視覺設計等),再考慮自己感興趣的垂直領域。泛泛撒網固然面廣,但效率低下。
2. 先成為優質用戶
不同新媒體都有各自鮮明的個性和突出的風格。上一期就有不少新媒體人說,招到與自家“氣味相投”的人何其難,所以會從用戶中招人。
如果已經有明确的求職意向,為什麼不先成為他們的優質用戶呢?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主動觀察,參與互動,熟悉并适應對方的調性,對照自己的相關技能是否需要回爐修行;另一方面,也能了解這家新媒體與用戶相處的模式,反觀雙方價值觀是否匹配。
如果足夠喜歡,“氣味相投”也是可以“訓練”的!
3. 作品總會走在前面
求職的道路沒有“空窗期”,作品會是最好的簡曆。一些新媒體人會通過長期觀察業内的稿件,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一件好的作品總是會先作者一步找到适合他的團隊。
除了堅持創作,還要盡力而為。曾有一個在媒體、新媒體行業從業多年的朋友跟我說,他們比較常用的看人标準,是看他最差的作品,如果最差的也還保有一定水準,那麼基本就不會差了。
無論你是否已經獲得心儀的崗位,愛惜自己的羽毛。即便成功入職後,也仍然能通過作品實現在職崗位的價值突破。
4. 真誠且努力
以上省略99條建議,最實際的其實是這條。因為看上去随意又雞湯,但又最容易被忽視。
有個大号運營者曾私下和榜妹聊起招聘的煩惱,說了這麼一句話,其實沒什麼要求,人靠譜,肯努力就行。這就像我們研究那麼多的文章套路,但最後發現用戶想要的不過是真誠。
在這次采訪中的求職者,有戴着口罩面試而令對方感到不被尊重的,也有連夜分析研究公衆号内容而兩天拿offer的。換位思考,其實都是極為簡單的道理。(順便透露一下,前文說入行時連新媒體是什麼都不知道的那位,就是大家熟悉的榜哥啦)
這裡推薦一篇“千金難買早知道”的推送,相信對想要入行的盆友們有益。
從招聘者的角度來說:
1. 建立培訓體系
同樣是招人難,新媒體行業又與其它行業有所不同。叠代迅速,随時都在發生變化。再加上各家新媒體需求各異,想一勞永逸地招到能應對一切的全才,基本很難實現。
比較靠譜的方法還是建立各自的培訓體系。就像咪蒙可以讓實習生通過他們的标題培訓體系迅速掌握“咪蒙”起标題的套路,但無法要求每個實習生最開始都是黃小污。(更何況這樣就少了很多驚喜)
除了提高效率,建立一套獨立的培訓體系也有利于應對新媒體行業人員流動快帶來的弊端。
2. 創新招聘模式
新媒體行業的文字能人、花式段子手層出不窮,有個性的招聘卻很少出現。兩年前,廣東東華禅寺的招聘“我佛要你”走紅一時,據說8個崗位吸引了4000人報名。一次招聘被玩成了爆款。
嗯……你們懂我意思的!(畢竟榜妹畢生寫過的10w 可能還不如你們一天的多…)
3. 與能力匹配的獎金制度
響應群衆号召,還是要談一下錢的問題……(啊哈哈尴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如果說招聘時由于雙方還不夠了解,新媒體招聘方按照各自的标準出牌無可厚非。不過後期還是有必要設置與之匹配的獎金制度和升薪計劃(與職業前景規劃匹配服用效果更佳)。
就像小北接受采訪時說,要先把福利設到位,“比如薪資、節假日福利、學習機會。光講情懷的老闆不靠譜,還是要看實在能夠提供給員工的。這樣才能吸引人”。
這一點其實很多新媒體都在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如咪蒙的5萬月薪助理、某位小編的百萬年終獎這樣的典型案例。采訪中就有應聘者是被“咪蒙的5萬月薪助理”吸引入行……
4. 多一點耐心和寬容
尤其對新手。畢竟在變化多端的新媒體行業,稍不留神就會被新來的選手分分鐘趕超。經驗很可貴,但随着新事物不斷産生,更可貴的是适應與理解新事物的能力,以及肯幹精神。
不過,新媒體最有趣的地方也在這裡呀。入行兩年就是老人,但又永遠是新人。在此與各位共勉。
關于新媒體招聘與應聘,歡迎聊聊你的想法。趁着大好周末…榜妹決定每條留言必回哈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