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0年是造車新勢力噴湧之年,2021年是傳統汽車的電動化反擊之年,那麼2022年則是上汽大衆等傳統車企的當打之年。
2022年成都車展,智電汽車等媒體受邀參加對上汽大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上汽大衆大衆品牌營銷事業執行總監楊嗣耀進行專訪,從楊總的寥寥數語中,筆者得以窺見上汽大衆在行業變革之際的“王者之勢”。
當傳統車企發出電動化改革最強音的時候,所謂的行業變革才剛開始 。
1、新戰場,新“武器”,誰與争鋒
友商還在堆産品數量時,上汽大衆早已轉變思路,用“新”打造出了成都車展的一抹亮色。
新款途昂X帶來首秀,新途觀家族全新亮相,更有威然新款改裝版首次登場。此外,上汽大衆多款拳頭産品悉數亮相,淩渡L、全新朗逸、途嶽、威然、ID. 家族等車型也在成都車展的展台熠熠發光。
上市至今,途昂和途觀家族已經赢得超過300萬用戶的青睐,新款承接的是百萬信賴,迎接的是上汽大衆的嶄新能量。
應對汽車行業的全新局勢,楊嗣耀表示:“下半年,上汽大衆将密集推出新産品。全新途昂X即将上市,多款在售車型也将集體迎來年度改款,全新途昂、途铠、新帕薩特家族、Polo、新威然、途安、ID.純電家族等,以更年輕化、數字化的産品形象,持續提升品牌及産品吸引力。”
此刻,上汽大衆已将“新”作為底色,從“新”出發,以“新”應萬變。
2、更年輕,動人勢不可擋
在去年ID.6 X發布會現場演繹的《把老闆送上太空》的結尾片段,筆者就已知曉,上汽大衆的品牌年輕化并非是紙上談兵。
當寶馬、奔馳等傳統品牌還在恪守着猶如西裝皮鞋一樣死闆的格調時,上汽大衆已經先發制人,用站在時裝周秀場上的直覺向年輕化逼近。
《把老闆送上太空》、與王者榮耀的聯賽合作隻是上汽大衆年輕化的冰山一角,藏在其身後的是上汽大衆在車型設計、産品定價、 營銷等全鍊條上的全局年輕化。
顔值設計
去年在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楊嗣耀圍繞年輕化話題表示,“上汽大衆旗下車型也變得越來越年輕,新途昂、新途觀、新帕薩特等,整體的設計語言都更加年輕化潮流化。”
在今年成都車展上,楊嗣耀再次強調了車型的年輕化設計,“今年推出的淩渡L顔值就很高,非常契合潮流和年輕化的趨勢,還有人評價它是燃油車裡最像電車的。此外,正如我們看到的全新途昂X、2023款途觀家族,今後我們将會把熏黑的設計推廣到我們所有的SUV産品,包括ID.車型當中去。”
楊嗣耀直言,以前消費者對上汽大衆存在老氣、單調的刻闆印象,但是現在随着車型設計更趨向年輕化,上汽大衆也勢必将和年輕的消費者走得更近。
親民價格
視覺沖擊隻是吸引年輕人的第一步,而年輕化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定價。
如今定價高不可攀的新車層出不窮,高高在上的年輕化産品就是空中樓閣,僅靠外觀設計而價格浮動于表面的年輕化産品的最終歸宿肯定逃不了被淘汰。
而上汽大衆給出了品牌年輕化的最強妙計:定位年輕,定價年輕。
“在定價方面,未來上汽大衆會對包括全新途昂、新帕薩特等車型的指導價格進行适當的調整,縮小成交價格和定價當中的差距。我們希望在終端成交價格上趨近,給到消費者更加親民的價格”,楊嗣耀的話中也能看見上汽大衆對于品牌年輕化的勢在必得。
營銷轉型
“一方面當然是年輕消費者喜歡什麼,他們接觸的渠道是什麼,我們必須在那方面出現”。
互動、共創無疑是最能與年輕人深入交流的方式,于是這種認知就被刻畫在實際營銷中。
楊嗣耀介紹,在抖音、知乎、小紅書等各大年輕人聚集的平台,品牌都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與運營,相關話術上口且有記憶點。此外還與B站上與UP主合作,更自然地植入營銷内容。
“跟年輕人的溝通中也需要不斷變化,對我們也是新的挑戰。”未來,上汽大衆還将在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共鳴中迎接挑戰,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品牌認同感。
人文關懷煥發體驗新活力
特斯拉們、蔚來們車企憑借着“海底撈”式的服務迅速崛起時,再次證明有人文關懷的企業永遠能占據市場,而這也讓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更為挑剔。
楊嗣耀就用戶體驗方面表示,“我們做了很多新的嘗試”。
上汽大衆也是将售前、售後的所有體驗進行多種嘗試。
例如,ID.Store,截止7月底開到了130家。從一、二線的新能源重點城市延伸至三、四線城市。
例如,在去年ID.産品上市時,上汽大衆就從既有的用戶中去挖掘ID.用戶,在回店保養的時候會邀約他們做ID.試駕,讓他們體驗新能源車完全不同的加速、操控等優點。
例如,銷售上,引入ID.豆的機制,讓用戶自己支配ID.豆選購想要的配置和服務。ID.豆是掌握在廠商的手裡的,所以對用戶來說線上線下的體驗是一緻的,一些好的經驗上汽大衆後續也會應用到燃油車的銷售中去。
例如,交付配套服務日益完善。在上海,用戶簽完單後,就隻要等交付,而上汽大衆的交付中心會幫助用戶完成申請額度、征信、申請充電樁等一系列手續。
從售前售後,上汽大衆在電動化轉型中人文關懷的初心明晰,新能源産品的優質體驗也将惠及燃油車型,再次彰顯上汽大衆不斷超越自己的毅力。
ID.系列新能源獨受市場追捧
“有人問ID.系列的競争對手是誰?我們沒有專門的競争對手”,楊嗣耀這樣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上汽大衆的自始至終的競争對手隻有自己,真正的強者,永遠将目标放在不斷超越自身身上。
今年7月上汽大衆ID.系列突破萬輛,7月如果南北大衆總銷量約2萬,在整個電動車當中已經進入前五位。大衆的新能源車型比想象中更受消費者青睐。
在大象轉身的過程中,上汽大衆用差異化、本土化、技術創新托舉起電動化轉型。
超級APP跟用戶直連打造差異化共創,上汽大衆通過超級APP跟用戶直連,将用戶使用中會遇到很多簡單的問題收集起來,目前已有将近20萬字的積累,将通過内部配套通過跟客戶直連,觸達更多的客戶,更貼心地解決用戶的問題。此外
還在超級APP中征集新朗逸的車色名稱,如“開場白、天真藍”都是跟用戶一起選的,參與感也就打造了上汽大衆區别于其他廠商的差異感。
“在開發過程中就有本土化的介入”,上汽大衆的新能源車型才更适應中國市場。按照以往合資企業的方式,都是為了要滿足國标要求或者進口太貴,才尋找本土化替代方案。
但是現在上汽大衆在開發過程中就進行本土化的介入,比如ID.系列的操作系統、軟件全部都是本土化開發之後再由德國大衆做驗證測試,同時大衆集團在國内有專屬的軟件公司,軟件的開發、生态的建設全部都以中國為主;比如ID.3,對女性司機就特别友好,加速快、轉彎半徑非常小,在城市當中非常輕巧,的确解決了消費者的痛點。
以上也正是為什麼大衆新能源更适合中國人的手,受到追捧的深層次原因。
5、疫情、産能難關難以阻擋步伐
疫情波動對新勢力是緻命一擊,但是在上汽大衆前也隻是螳臂當車。楊嗣耀表示:“正式複工複産後,我們的産能已經逐步恢複。”。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衆投入170億建立ID.基地,推出ID.4 X、ID.6 X和ID.3等車型,就是要All in,就是要回歸到本源。”上汽大衆的産能焦慮将會大幅降低。
芯片供應上大家也無須多慮,楊嗣耀表示,“我們在3-5月疫情期間因為沒有生産,所以積累了一部分芯片庫存。芯片的供應短缺是行業的共識,但是我們也知道,用戶對車輛的智能化需求越來越高,功能越多就配置越多,配置越多用的芯片就多,用的芯片越多,缺的可能性就更多。我們會不斷動态排摸供應鍊産業鍊的情況,盡可能應對芯片短缺。”
但是随着四季度外部需求的熱度提升,産能還是存在很大挑戰,芯片供應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是ID.家族仍然有非常好的前景,接下去,上汽大衆将對ID.系列進行一年兩次力度會非常高的年度改款,還将不斷引入新的技術和裝備,未來的ID.系列有望成為傳統品牌新能源車型的領頭羊。
結尾:
2008年北京奧運會,大衆作為唯一汽車合作夥伴攜手南北大衆揚起奧運的風帆,奧林匹克精神也随之滲透到上汽大衆的每一隅,上汽大衆也就由此步入康莊大道,銷量也不斷攀至頂峰。
超越自我的奧運精神延續至今,“上汽大衆沒有把某一個品牌或者某一家或者某一個産品當核心競品”,能成為對手的始終隻有上汽大衆自己。
如今,上汽大衆的電動化、智能化開啟新的周期,電動化改革也已發出最強音,汽車行業變革才剛開始,最終結果還得等上汽大衆等“老炮兒”說了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