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禮物。”
對于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和愛将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作為國學泰鬥的季羨林,年幼時為求學離家,未能感受父母的愛與陪伴,晚年十分的悔恨。而缺失父母溫暖的他,不懂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意,導緻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也不好。
一、為求學離家
正如季羨林自己所說:“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
缺失父母陪伴和關愛的孩子,在成長中會極度缺乏安全感。
六歲的時候,季羨林就為了求學離開了母親,他缺失母愛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後來,他隻回過兩次的家,都是因為喪事,在母親身邊的日子并不多。
“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季羨林的母親四十多歲就離開了,可以說,他一生幾乎沒有多少日子陪在母親身邊。
因為從小沒有父母的陪伴,季羨林的心一直有一塊是空着的。在德國留學的十多年裡,他甚至在對自己關懷備至的女房東身上,找到了母親的溫暖。
中途季羨林曾經離開過女房東,他非常的不舍,等到再次回去的時候,他恍惚間有遊子還家的感覺。
另外,季羨林因為缺失父愛。
他把這種感情寄托在了自己的老師瓦爾德施密特身上,他一直稱老師為“博士父親”。
對于季羨林而言,瓦爾德施密特教授不僅傳授知識給自己,更給了自己如父親一般的溫暖和愛護。
後來教授的兒子因戰争離世,教授夫妻隻能去養老院生活。
去看望教授的季羨林十分愧疚,因為自己無法陪伴教授,隻能任其孤獨終老。
二、影響子女的教育
一個人的性格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被塑造的,而這種性格又會影響自己子女的教育。
從小很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季羨林并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他在德國留學十年,孩子一直是妻子在照顧,所以對于兒女來說,他是個很陌生的人。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童年,季羨林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的女兒季婉如曾說,自己從小渴望像普通孩子那樣有父親的陪伴,可是父親一直都在工作。
正是因為從小沒有相處,長大後的季婉如和父親相處的并不愉快。
季羨林的兒子在《我和父親季羨林》中,講述了自己對父親的看法,他覺得父親雖然是一位成功的學者,卻是一位失敗的父親。
在兒子看來,父親在事業上嚴謹勤奮,但是卻并不懂得如何經營家庭,不會和家人相處,讓一家人都很痛苦。
這位自幼離家、未能感受到父母溫暖的文化大師,終究是讓自己的孩子,承受了同樣的痛苦。
或許,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原生家庭的影響。
一個人如果從小沒有感受到足夠的家庭溫暖和愛,便很難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
季羨林很小獨立生活,他并不知道如何跟家人相處,更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因而才會跟孩子産生矛盾。
三、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在《原生家庭》裡有一句話:“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父母是孩子最先崇拜的人,他們的陪伴和關愛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因為被愛過、被溫柔的對待過,懂得被溫柔以待的幸福,才會懂得如何去愛别人。相反的,像季羨林那樣缺乏家庭溫暖的人,會不懂如何跟家人相處也是必然。
少年求學,他離開父母,自律勤奮的學習,最後成為“學界泰鬥”,然而這樣一位大師,晚年卻感慨:“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可以什麼都不要,就生活在母親身邊。”
于他而言,一生最大的遺憾和痛苦,就是沒能陪在母親身邊,沒能感受家的溫暖。
在自傳《繁華落盡是孤獨》中,季羨林寫到:“每每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并曾多次從夢裡哭着醒來。”
然而,無論多麼悔恨,一切也無法改變,缺失母愛的遺憾是無法彌補的。
隻是最令人惋惜的是,缺乏家庭溫暖的季羨林,最後也沒有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給他們帶來了和自己一樣的遺憾和痛苦。
對于孩子而言,童年時父母的溫暖和陪伴是任何事物都取代不了的,親情的缺失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會影響幾代人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