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年,李白出生于綿州青蓮,字太白,号青蓮居士。他天資聰穎,“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閱奇書”。少年時便作出名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除了讀書賦詩,李白還愛好劍術,可他讀書練劍,都并非為了自己,在他的心中,一直渴望能夠身居廟堂之上,能夠建功立業。在《俠客行》中,他寫道“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其實這又何止是對俠客的歌贊。前人有雲“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亦如是。
當李白逐漸長大,少年意氣風發,他攜了劍,帶着滿腹才華,開始浪迹蜀地。在蜀地,他留下了《蜀道難》。面對崎岖蜀道,他發出“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感歎。可是蜀道再難,也終究是能過去的,可有些東西,是難的沒有辦法過去的。
公元730年,李白來到長安這座天子腳下的地方,渴望一展宏圖,實現自己的廟堂之夢,為國家建功立業。然而即便是玄宗步迎,貴妃磨墨,力士脫靴,百官側目,榮耀至極,也并不能讓他快意,隻因他漸漸明白,自己的才華,并不能得以重用,他隻不過是皇帝飲酒作樂時的助興之人罷了。
他的筆,無法書寫百姓疾苦,無法書寫政治的黑暗,無法書寫輔佐帝王的奏折。隻能用來為帝王飲酒作樂時添彩。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生于這大唐盛世,到處都是繁華祥和之景,又何須治世的能臣呢?李白,終究是無法實現自己的治國抱負。
他不甘心,離開了長安,廣結好友。他與岑勳,元丹丘在嵩山飲酒,同銷萬古情愁。于是便有了那千古名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此後,李白又再次回到長安,可是帝王看中的卻依然隻是他的詩文。既然政治上無法施展拳腳,那不如在詩歌的天地留下萬古名聲。于是李白開始四處遨遊,一酒,一劍,一身才氣。
可哪怕對于仕途再失望,李白的心中還是存有那麼一點兒的幻想。然而公元755年,李白因勸永王奪取會稽而入獄。出獄之後,李白仍不甘心,每去一地都要賦詩自薦。可是自薦不成,卻在公元758年,又因政治牽連被流放。他離長安,離那個自己渴望一展拳腳的地方越來越遠了。
公元762年,李白留下《臨終歌》,與世長辭。“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挂左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攜仙筆落人間,卻傾盡一生也未能實現帝王之師夢,那隻大鵬鳥就是他自己的真實寫照。好在,大鵬力雖不濟,但後人得其餘風而可傳其事迹。好在,李白雖未成為治世之能臣,卻成為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他的詩為後世代代傳頌。倘若他天上有知,也能釋然一笑了吧。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