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郡中學三好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義工”,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長郡中學三好學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每個學生都是“義工”
——記全國文明校園長郡中學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國斌 何金燕
4月中旬,恰逢長沙最好的季節。走在長郡中學校園裡,滿眼春意,迎面走來的是一張張綻放笑容的青春面孔。“縱有疾風起,青春不言棄,風起雲湧時,合當勇奮進”“銳氣藏于胸,和氣浮于面,才氣見于事,義氣施于人”……路邊的燈柱上,各個班級學生自創的格言,傳遞出一種奮進和向上的力量。
進入長郡中學,就成了“義工”
長郡中學每位學生都有一個長郡義工日記本。翻開高二1614班學生梁珺的義工日記本,去嶽麓山撿垃圾,到省兒童醫院維護就診秩序,到黃興路步行街發放家庭垃圾處理的傳單……記錄了她2017年以來近10次義工經曆。
“長郡義工”,是長郡中學一個響當當的志願服務品牌項目。每一個進入長郡中學的學生,都是長郡義工,平均每人每年參與義工活動達10次以上。
每年寒假,每位學生都要和父母一起開展兩次“親子義工行”。2017年寒假,1622班學生彭梓熙和父親對邵陽市出租車亂收費的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深入探訪,仔細取證,形成報告提交給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不久,父子倆的建議被采納,出租車亂收費行為得到整治。彭梓熙從這次調查得到的感悟是:城市文明的建設沒有旁觀者。
以“長郡義工”為主體,長郡中學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該校黨委書記杜慧表示,感恩和責任是當代中學生最需要具備的品質,希望通過參與志願服務,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塑造長郡校訓所言的“樸實誠毅”的品格。
幫助他人成每一個學生自覺
施李曉雲在長郡中學就讀時,有一天參加完校紅十字會的活動後回家,在一棟居民樓前發現圍滿了人,原來是有個老奶奶暈倒了。她馬上上前,運用從校紅十字會學到的知識展開急救,為醫生搶救赢得了時間。半個月後,老奶奶的家人寫了一封感謝信送到學校。
在長郡中學,幫助他人、傳遞愛心成了學生們的自覺行動。
段雨欣從長郡中學畢業後,去了美國留學,然而不久後被診斷患了癌症。長郡中學青年黨校的學生得知消息後,在全校發起捐款,聲勢浩大的募捐活動得到國内外長郡校友的關注,6天時間就籌集了30多萬元。
組織清華、北大保送生去山區開展愛心支教,是長郡中學持續多年的傳統。近幾年,因教育政策變化,保送生越來越少,愛心支教的傳統面臨中斷。“有一次,幾位學生主動找到老師,表示愛心支教的傳統不能丢。”長郡中學團委書記陳溪說,學生們主動聯系山區貧困小學,讓愛心支教得到延續。
從實踐中獲取真知
2017年暑假,長郡中學剛剛完成高一學業的學生們,結伴踏上了旅途。該校已經堅持了10多年的“走進新農村”社會實踐活動再一次開啟,學生們分隊前往平江、漣源、甯鄉、浏陽等地,體驗農村生活,開展課題調查。幾天時間裡,前往甯鄉的學生開展了關于農村娛樂方式的調查;前往浏陽的學生對農家書屋情況進行了調查……
這樣的社會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學校老師告訴記者,在一次“長郡對你影響最大的是哪個活動”的調查中,很多學生都選擇了“走進新農村”社會實踐活動。
長郡校園内有一座标本館,展示的幾千件标本中,大部分是學生親手采集的。每年7月,長郡中學“生物夏令營”的旗幟迎風飄揚,三亞、西藏、漠河……學生随着帶隊老師深入深山叢林,研究生物、制作标本、開展調研。生物競賽教練王嶽飛說,近半參加“生物夏令營”的學生,後來都選擇了和生物有關的專業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