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聯邦運動會被承認嗎?新華網格拉斯哥7月26日體育專電(記者 王子江 郭春菊)因為名字的關系,英聯邦運動會總帶有一種濃厚的“殖民”氣息,讓人覺得它似乎是英國人300多年殖民史的殘渣餘孽實際情況是,英聯邦的确與英國殖民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但如果說英聯邦運動會是四年一度“日不落帝國”的舊夢重溫,那隻是英國人自作多情,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英聯邦運動會被承認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華網格拉斯哥7月26日體育專電(記者 王子江 郭春菊)因為名字的關系,英聯邦運動會總帶有一種濃厚的“殖民”氣息,讓人覺得它似乎是英國人300多年殖民史的殘渣餘孽。實際情況是,英聯邦的确與英國殖民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但如果說英聯邦運動會是四年一度“日不落帝國”的舊夢重溫,那隻是英國人自作多情。
要說英聯邦運動會,必須先說一下英聯邦,它由53個國家和地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在内的16個英聯邦國家,仍然将英女王作為國家元首。其實我們将這個組織稱為英聯邦,隻是傳統的習慣叫法,在英文中,早就不見“英國”的字眼。這個組織更準确的翻譯,應該是“國家聯邦”。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英帝國的版圖逐漸瓦解,各殖民地争相獨立。1931年,英國國會通過法令,創設“英國家聯邦”,要求其成員國基于共同的曆史背景,彼此獨立維持自由平等的關系。1949年,“英國家聯邦”前的 “英”被去掉,稱為國家聯邦,并沿用至今。
英聯邦運動會開始于英聯邦成立前一年的1930年,一成立就叫大英帝國運動會,名字帶有濃厚的殖民色彩。1954年,被改為大英帝國和聯邦運動會,1970年将“帝國”完全去除,改作英聯邦運動會,1978年名字進一步縮減,前面的“英”字被去掉,換成聯邦運動會。現在之所以仍然稱為英聯邦運動會,和上面說的“英聯邦”一樣,隻是習慣而已。
英聯邦的53個成員占據全球33%的人口,21%的土地和14%的GDP。其實有些成員在曆史上與英國沒有絲毫關系,譬如莫桑比克和盧旺達。有些國家和地區中途退出了英聯邦,譬如愛爾蘭、岡比亞和香港。當然也有些國家一直在申請入會還沒有得到批準,譬如索馬裡等。
英聯邦這個組織并沒有實際的權力,它無法像北約或者歐盟一樣施行統一的政策。盡管領導人們每兩年舉行一次首腦峰會,但讨論的也都是非常虛的話題。倒是四年一度的英聯邦運動會是會員之間最大的聚會,與峰會相比,運動會就顯得更有實際意義,也成為聯系會員之間最重要的紐帶。
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的代表團有71個,遠比英聯邦的會員多,那是因為英國的很多地區都獨立參賽,譬如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連周邊的馬恩島和澤西島等都單獨組隊,直布羅陀、馬爾維納斯島和關押過拿破侖的聖赫勒拿島也都派出了自己的參賽隊伍。
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是第20屆,從參賽代表團的數量來說,英聯邦運動會是除奧運會之外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也是除奧運之外,覆蓋範圍最大的運動會,畢竟參賽單位來自五大洲。體育運動能促進和平和友誼,從這個角度來說,英聯邦運動會仍然有着非常積極的意義。(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