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的秘密大揭秘

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的秘密大揭秘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1-20 14:58:51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嫦娥四号着陸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車累計行駛519.29米。

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的秘密大揭秘(嫦娥四号月球工作突破六百天)1

嫦娥四号對月球背面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探測示意圖。圖/中國探月工程辦公室

記者從中國探月工程辦公室獲悉,科研團隊利用科學載荷傳回的數據,開展大量研究,取得了諸多科學成果。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四項。

第一項為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份研究。科研團隊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車搭載的可見和近紅外光譜儀、全景相機及測月雷達等數據,對着陸區光譜、石塊分布、淺層結構等進行分析,獲得着陸區形貌,物質礦物組成、來源及特性等科學結論。首次通過原位探測直接得到月球深部物質組成,揭示月球背面,特别是南極艾特肯盆地複雜的撞擊曆史,對月壤的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關鍵證據,為日後南極着陸和巡視探測選址等提供重要參考。

其次為月球背面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研究。根據嫦娥四号着陸器測月雷達和相機數據以及其他多源數據,科研團隊研究建立了嫦娥四号着陸區地層剖面及多期次濺射物覆蓋關系。着陸區濺射物累加厚度約70米,表面為芬森撞擊坑濺射物;在巡視區深度40米範圍内,存在3種不同地層單元,包括12米範圍内的細粒月壤層、12米-24米的碎石層和24米-40米的濺射物沉積和風化産物層。這些結果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極大地提高了對月球撞擊和火山活動曆史的理解,為月球背面地質演化研究帶來新的啟示。

在月面中子及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研究方面,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四号着陸器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和中性原子探測儀探測數據,獲得月表高能粒子輻射環境譜、月表中性原子能譜結構和反照率。研究表明,月表中子輻射劑量率比空間站内部高1-2倍,輻射劑量當量高1倍左右。證實初級銀河宇宙射線撞擊月球表面,産生反照質子(最早在美國環月軌道器上被發現,此次在月表得到了實地驗證)。這些成果為開展太陽風與月表微觀相互作用研究提供重要支撐,促進對月表輻射風險的認知,為未來月球航天員所受月表輻射危害估算及輻射防護設計提供重要參考。

在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中,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四号着陸器平台的低頻射電頻譜儀,在月球背面首次成功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獲得大量有效觀測數據。初步獲取40MHz頻率以下的月背着陸區電磁環境本底頻譜和低頻射電三分量時變波形數據,對于研究太陽低頻射電特征和月表低頻射電環境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悴組詞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