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魚缸水質改善方法

魚缸水質改善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6:42:53

魚缸水質改善方法?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魚缸水質改善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魚缸水質改善方法(魚缸水質要想調理到最清澈的狀态)1

魚缸水質改善方法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根據養魚老道最近的實踐表明,魚缸的水質處理的關鍵問題,其實隻有兩點,我們也不用說什麼有機物和魚兒糞便的問題,直接就是六個字:大顆粒和微顆粒,完事。好像是七個字啊,數學學的不是很好。

一、對于魚缸大顆粒的去除有以下幾種方法:

1、依靠物理過濾

這個就不用細說了,事實上對于魚缸大顆粒的去除,養魚老道認為基本上兩三層濾棉就可以搞定,再多了的大顆粒我們之所以去除不了,并不是說靠什麼糞便處理器和再去加上多少層濾棉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因為加的再多也是多餘,剩下來的問題是有一個方法,就是手動去除。

要麼我們就别養那麼多或者别喂那麼多。

2、手動去除

那麼如果魚缸的大顆粒我們不能夠通過魚缸的物理濾棉有效濾除,隻能證明我們的濾棉擺放和魚缸的水流有問題,再就是上面那一行字了。

剩下來的方法隻有一個,定期手動去除,還是六個字完事,要麼抽底換水要麼定期換水。

二、微顆粒的去除真的很難嗎?

1、微顆粒的去除不是靠過濾的作用,這一點是肯定的,大家千萬别想錯了,過濾的作用隻是對付大顆粒,把大顆粒收集到濾棉上,然後清洗或者說是倒掉也可。

2、那麼對于魚缸的微顆粒我們最為有效的去除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四個字:有效粘附。

3、粘附和過濾絕對不是同樣的意思,它們還是有很大的區别的。

三、如何做到魚缸的各種系統對于微顆粒的粘附?

1、青苔粘附和分解

這個在養成青苔水的金魚缸裡被體現的淋漓盡緻,當我們的青苔鋪滿缸底和缸壁的時候,在飼養密度适中的情況下,魚缸裡所有的微顆粒都會被青苔有效的粘附和吸收,魚缸的水質一清見底,這才是真正的粘附而不是過濾。

2、底泥、陶粒和水草的共同作用

在草缸裡魚缸底部的底泥和陶粒,也會對于魚缸裡沉澱下來的微顆粒進行有效的粘附,但是這個魚缸的水流就一定不要太大,如果太大就會攪動底泥,使的雜物紛飛,我們反而無法處理。

所以說在以飼養觀賞魚為主的草缸裡,我們最好還是以鋪設陶粒為主,底泥次之,然後這些微顆粒将就會被魚缸裡種植的水草予以吸收,所以魚缸的水質也會得到很好地保持。

3、純粹的物理過濾吸附

在以前的文章中養魚老道曾經講過,舊濾棉對于魚缸微顆粒的吸附作用要比新濾棉強很多,這個最終的結果就體現在養魚老道所實踐的這兩個小魚缸裡。

當我的魚缸換上新濾棉,水質出現白濁現象,我少量往魚缸裡增添适當有機物,讓它們被打碎附着在濾棉上,反而增加了濾棉的吸附能力,隻用一天水質就得以恢複澄清。

4、濾棉和生化濾材共同吸附

也就是說濾棉不足濾材來補,最終的細微顆粒全部被濾槽前方的生化濾材截留,而使得魚缸最後方的生化濾材幹幹淨淨,起到了培養硝化細菌的主力作用。

四、粘附飽和

1、如果我們魚缸裡的微顆粒過多,魚缸的過濾系統薄弱或者飼養密度大、投喂量大,在物理過濾上首先就會出現粘附飽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溢流現象。

2、為了下一級的生化過濾不受到更多影響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去清洗濾棉。

3、而如果生化濾材出現了短暫的飽和現象,我們是可以通過勤洗濾棉和适當換水來解決的,新水的注入會對于生化濾材起到一定的再生作用,因為新水含氧量高、受到各種污染很少,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會使得生化濾材上的各種菌類繁殖加快,對于生化濾材上的微顆粒進行再次分解。

4、換而言之,定期換水和洗棉的最終目的,其實有可能是解決了生化濾材的負擔,使得生化濾材獲得新生。

5、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生化濾材才可以長年累月的重複使用,直至最終粉化結束,一般的如果處理較好,長時間也不用去更換。

五、小魚缸和大魚缸的不同

1、在五六十厘米的小魚缸裡,我們還是應該以處理掉大顆粒為主,因為魚缸的生化過濾太過于薄弱,一個小小的上濾下水,足夠解決小魚缸的氧氣供應量,因此我們是可以靠一塊白棉和少量濾材來解決問題的。

2、所有濾槽裡的邊邊角角都會對魚缸的細微顆粒起到吸附作用,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除掉大顆粒,減少小顆粒,因此如果小魚缸生化濾材過少的話,我們是不應該設置一些去打碎大顆粒的濾材,或者說借以提高什麼魚缸的氧氣量,比如說把生化球放在了濾棉上,這些東西不但是多餘,而且還會起到反作用。

3、因為小魚缸的水體過小,各種毒素含量很容易超标,在沒有過多生化濾材的前提下,我們不斷地把大顆粒打碎,過多的小顆粒殘留在魚缸裡,由于硝化細菌的缺失,魚兒就很容易氨氮中毒。

4、而大魚缸就不同了,水體大、生化過濾強大,魚缸的硝化菌群數量多,極有可能就會需要一定的氧氣供應,這是第一點。

5、第二點就是,底濾系統對于魚便的收集作用還不一定趕得上上濾系統,特别是成品魚缸,而在操作上我們抽底換水或許也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說在大魚缸裡主要處理的重點就應該是微顆粒。

6、當然了,如果我們有時間去抽底換水,把大顆粒去除,那結果肯定會更好,另外大魚缸還會牽扯到一個什麼問題,就是所謂的幹濕分離,這個也會很容易的打碎魚便,使它們成為了小顆粒,最終隻有靠強大的生化過濾系統來解決這一問題,否則一旦氨氮超标就會很難處理,很多時候在下水量過大的下濾魚缸裡,幹濕分離上的那塊濾棉,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7、我們換過來講,如果小魚缸添加一定的生化濾材就沒有作用了嗎?比如說強大的滴流過濾,作用肯定是有的,這就相當于了大魚缸的道理,所以說即使大顆粒被打碎也是沒有問題的。

8、所以說,一個魚缸的水質,我們隻講水質的清澈度,隻會有這幾個因素有關,大顆粒、微顆粒,物理和生化濾材的粘附作用,至于如何去把它們之間的問題處理到位?

9、養魚老道說句實話,全部在于細節問題,這個全靠我們自己的經驗和實踐,養魚老道也隻能給大家分析到這裡了。因為其中包括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一切真的隻能靠我們自己。

為什麼這麼說?在下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會給大家出示我魚缸和水缸剛剛檢測的TDS數據,或許大家還會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示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