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0 17:41:33
1

一個誠實的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己越來越難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家有閨女的父母,盡管自己已經極盡小心,極度寬容,但還是感覺與女兒的距離越來越遠,矛盾也越來越深。于是,相愛相殺的戲碼在各個家庭不斷上演,一幕才謝,另一幕早已迫不及待要登場上演,并不分中外。與此同時,大家早已傷痕累累。

如何才能避免受傷?如何才能做到真的理解孩子?

最近讀《安妮日記》給我了莫大的啟發,讓我感覺似乎找到了理解青春期女孩的一把鑰匙。

《安妮日記》的作者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女孩,1929年出生于德國的法蘭克福。因着德國法西斯政權的建立,納粹黨對猶太人展開了大肆迫害,安妮一家四口移居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此,她和姐姐瑪戈開始上學,結交了許多好朋友,過了幾年童話般的學校生活。

但好景不長,1942年,德國納粹黨侵占了荷蘭,對猶太人進行更為殘酷的迫害,他們一家不得已躲進了自己公司大樓後面的密室裡,開始不見天日的藏匿生涯。那一年,安妮僅13歲。

在安妮13歲的生日禮物中,她發現了一個精美的日記本,于是,從這一天起,她寫起日記來。1944年8月4日,他們藏匿的密室被發現,全家都被逮捕,被投入納粹集中營。安妮于次年3月因傷寒死于德國的一個集中營。

後來,幫助過他們的朋友們在密室的地上發現了散落在地的安妮的日記,便将它們收藏起來,戰後交給了安妮的爸爸(他是當年密室唯一的生還者)。為了完成女兒的夙願,安妮的爸爸将日記整理後,于1947年在荷蘭出版,并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二戰以後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安妮寫日記的年齡在13歲到15歲之間,她有着熱情活潑的天性,既早慧又早熟,用她不為人所知的寫作才華,以真誠的态度,将自己的情感、對成人世界的看法,毫不摭掩的表露在字裡行間,讓我們從中看到一個青春女孩在成長中的困惑、與父母的沖突……對今日父母理解女孩提供了真實、珍貴的參考。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讀安妮日記品味的心思)1

2父母對青春期女孩的錯誤期待

其實,許多父母對青春期女孩總是抱着一些不切實際的錯誤期待,比如:

有的父母期待女兒一直都是“乖乖女”,在父母面前又溫順又聽話,又知禮節又懂孝順。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女孩輕易不會讓父母為她操心費力,人生會過得平平順順。

有的父母期待女兒象小時候一樣黏着自己,不要有太多的小秘密,也不要太多的個性化主張。

有的父母期待女兒學習成績保持小學時期的名列前茅,思想上天真爛漫,除了學習以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求高分。

還有些父母非常“奇葩”,認為自家女兒既然沒有長大成人,就什麼也不懂。因此,常常用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去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完全不尊重女孩個人的想法。

總之,父母們以“愛”為旗,心存類似錯誤期待,指引着孩子前進的方向,卻往往發現,孩子根本沒有跟上他們既定的步伐,于是,各種負面情緒、無數奇怪矛盾就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令全家都手忙腳亂,無所适從。

父母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可是,事實真相如何呢?

我們都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能憑自己主觀的片面了解就輕易作出判斷,而應了解清楚事物的全貌再下結論,否則會贻笑大方。

《安妮日記》誕生于那個特殊的年代,基于真誠的心,記述了青春期女孩的一些内心活動,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讀安妮日記品味的心思)2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3 青春期女孩的心理真相

01.希望自己能處理好自己的事

藏匿的密室裡,空間有限,房間不多,安妮與醫生杜瑟爾先生共用一個房間。房間裡隻有一張桌子,但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杜瑟爾先生霸占,安妮請求在下午4點到5點半的時間,用一下這張桌子來學習,而且每周隻用兩次,因為公共空間實在太吵,讓她沒法學習。可是,杜瑟爾先生卻語氣強硬的斷然拒絕了,理由是他要工作,并認為安妮讀書與編織并非正經工作,理應讓位給他。

這可把安妮給氣壞了,但她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女孩,她把此事告訴了爸爸,期望在爸爸的許可和理解下,自己親自處理這件事,而非讓爸爸出面來解決。

其實,那些從小就表現出有勇敢精神的女孩,到了青春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内心往往也是希望自己能處理好自己的事,她們會為之而竭盡所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潛能。

02.在父母之外,渴望得到理解和親密的關系

毫無疑問,安妮的父母非常愛她,她和姐姐的關系也挺好,但是,内心仍有對另一種“關系”的需求,那就是同輩人之間的理解及較為親密的關系。所以,她才會與同處密室的男孩彼得走得比較近。

有些父母由于自身經曆的坎坷,沒有遇着真誠的朋友,或被朋友欺騙過,就傾向于否定孩子交往同輩朋友,甚至百般阻擾孩子去發展友誼。但人天生具有找朋友的特質,這是人心理的需要,而且并非親情所能替代。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讀安妮日記品味的心思)3

03.特别反感大人一昧的苛責和教訓

在密室生活中,隻有安妮是最小的未成年人,又被認為是三個孩子中最不乖的人,因此她成了5個大人的主要教訓對象。舉個例子,在自由的時候(猶太人未被迫害,他們還未住進密室以前),同住的杜瑟爾先生給人的印象是非常和藹可親,很喜歡和小孩子在一起的人。但事實上,他是一個很古闆,喜歡告狀,而且喜歡沒完沒了地教訓人的人。他總是不斷地挑安妮的毛病,以至安妮隻能減少和他的說話,免得遭到更多的責難。更不幸的是,每次安妮被他斥責之後,安妮的媽媽知道了,會再來說安妮一番,然後,聞風而來的凡·丹太太又對安妮進行一番品頭論足......

這些,都讓安妮非常反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可知道安妮過得有多慘——在一個傳統的大家庭裡,無處可逃!隻有更加的忍耐和壓抑自己。

許多時候,如果我們肯縮小自己,在家庭中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心尖尖上的女兒,是否也常常處于安妮這樣的境況呢?

《少年派》中的林妙妙,第一次從學校回來的時候,短短的時間内,就被她媽斥責了N句?想想都是悲哀。

其實,一昧的指責和教訓有什麼用呢?隻會更多的激化矛盾,并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何況,大人并非全對,有些指責純屬發洩與無理取鬧。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讀安妮日記品味的心思)4

了解了青春期女孩的部分心理真相後,父母應怎麼辦呢?

3.父母應怎麼辦?

01.做孩子堅強的後盾,讓她嘗試自己處理難題

以前文講述安妮與杜瑟爾先生的“書桌之争”為例,安妮的爸爸真的非常有智慧,他放手讓安妮去與杜瑟爾先生進行第二次談判,但在他們談判過程中,爸爸待在隔壁的房間裡,做安妮的堅實後盾。

盡管安妮做了最充分的準備,言詞真誠合理,态度也謙卑恭敬,可是,仍以失敗告終。自私的杜瑟爾先生強行狡辯,以大人的權威否定了安妮的請求。氣得安妮想給他一個耳光,但終究還是忍住了沖動。

整個過程,安妮的爸爸都聽得非常清楚,卻仍未出面,直到安妮向他訴說才作出決定,晚上親自和杜瑟爾先生進行交涉。當杜瑟爾先生撒謊指責安妮在談判中對他進行了語言攻擊時,安妮的爸爸立刻表示他聆聽了整個過程,可以證明安妮并未說那些話。這樣,無話可說又不占理的杜瑟爾先生隻得答應了安妮的請求。

這個事件讓我們父母學習到,雖然同意孩子嘗試着自己處理學習與生活中的難題,但也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因為世事難料,人心難測。有父母兜底的女孩,獲得處理難題的機會更多。經驗愈多,信心愈增長,将來也愈可能光芒萬丈。

有些父母舍不得讓孩子去嘗試,理由是怕她處理不好,或受打擊。其實不然,所謂人生的路途沒有一帆風順,失敗是成功之母。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讀安妮日記品味的心思)5

02.适當放手,讓她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本來,因着安妮與少年彼得走得比較近,一度讓大人們認為他們在談戀愛,讓父母憂心不已。然而,事實上,雖然兩個孩子有沖動,有迷茫,但終究經曆許多之後,安妮認清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不過隻是渴望同輩的友誼、認同,對性與愛情有了較為清晰的理解和認知,生命也漸漸成熟起來。

古人雲:“堵不如疏,宜疏不宜堵。”

與其多方圍堵女孩交友,不如适當放手,多方引導。相信孩子的本性都是想學好,喜歡良善,也有基本的事非辨别能力,不妨讓她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吧。

人生在世,若能有兩三個可交心的朋友,會幸福很多。而從小時交往的朋友,有可能會知根知底,若能繼續保持友誼,豈不更為可靠嗎?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讀安妮日記品味的心思)6

03.學習尊重,棄掉苛責去聆聽她的心聲

進入青春期,父母們都會發現,孩子們更加看重面子。有的人認為是“虛榮心”在作怪,我以為不一定,有可能是孩子更加渴望“被理解”和“被認同”。

但父母往往還沒有适應孩子的成長速度,總還把他們當小孩子看,所以總覺得孩子什麼也不懂,但凡她的想法不合自己的意,做法不合自己的安排,就忍不住一頓責罵或不停的苛責。

其實,父母可以學習尊重孩子的個人人格,棄掉苛責的心與苛責的言語,靜下心來聽聽她怎麼說,事實往往會證明是我們誤會了孩子,她們并非如我們臆想中的那麼不堪。

我自己就有過慘痛的教訓。大約女兒初一那年吧,有個親戚的孩子到我家玩,晚上非要抱着我女兒的熊貓玩偶睡,由于女兒非常寶貝那個熊貓玩偶,就不舍得給。我們輪番勸女兒,讓她給妹妹抱一晚,但她就是不松口。其實女兒平常不是這樣的,那一晚,我也鬧不懂她為什麼會如此固執。耐心喪盡、氣急敗壞的老公居然不顧我的攔阻,因此暴打了女兒一頓,氣得我差點就想和他離婚。

事隔多年,女兒和我談及當年的事,才委屈又傷感地說,其實她就是不想被我們大人逼着去做事,她自己的本意是等我們關上門離開她的房間,她就會主動把熊貓玩偶給妹妹的。

至今想起,我心都隐隐作痛,為着當初對女兒的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

如果當初不那麼暴燥的一昧苛責和要求,能靜下心來聽聽女兒怎麼說,就一定不會有那麼大的傷害了。

斯蒂芬·辛普勒(Stephen Sample)說:“普通人都有三種錯覺:他是個好司機,他頗有幽默感,他是個不錯的傾聽者。不擅長前面兩樣,你還可以成功;但不會傾聽你就不能成功。”

如果孩子感覺不到你的傾聽和理解,你就無法和她建立良好的關系。因為好的關系中,一定有一位傾聽者。父母理當作那位好的傾聽者。

安妮日記想表達什麼(讀安妮日記品味的心思)7

4

最後,我想對各位父母說:理解并不難!願你能放下身段,充分地了解自家閨女的真實性情,在與青春期女兒的同行中:做她堅強的後盾,讓她嘗試自己處理難題;還要适當放手,讓她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并且學習尊重,棄掉苛責去聆聽她的心聲。

所謂父母與子女,今生的相遇,是為了彼此生命的成全。隻要肯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誤會,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苛責,生活會很幸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