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的《如懿傳》已經過半,但仍然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不斷——乾隆時期豔動後宮,之後百年間廣富盛名的妃子——香妃終于出現在我們眼前!
李沁飾演的寒香見入宮,并最終對如懿的地位構成了威脅!
但是,這位在中國婦孺皆知的美女卻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圍繞着她的,是一個又一個謎團:她的出身之謎,她的死亡之謎以及她的那名動九州的奇香之謎。。。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把這個奇女子的真相大起底,看看這位“寒香見”究竟是誰!
《如懿傳》中李沁飾演的寒香見_圖
謎團
是的,圍繞着這位美女的,是含香的謎團。
“香妃”這個名詞在《清史稿》裡邊是沒有的——其實,“香妃”在清代的時候也并不人所知。他的出名,是在1911年後,被大量的稗官野史筆記小說隆重推出。最早現“香妃”之名的當屬光緒十八年(公元189年)蕭雄寫的《西疆雜述詩》卷四“香娘娘廟”,其中有“紛紛女伴谒香娘”一語。
傳說大抵上有三條:
首先,她出身回部,(一種傳說說她)是和卓族小和卓的妻子。後來小和卓與哥哥大和卓叛亂,被乾隆派大将軍兆惠平定。兆惠平定叛亂後,就将大小和卓的家眷全部帶抵京師,面見乾隆。乾隆見小和卓的妻子姿色驚為天人,馬上納其為妃。但是她認為乾隆是殺夫仇人,一直希望為其夫複仇,曾經暗中帶着劍刺傷乾隆,但乾隆并不介意。為讨好她,就在寶月樓(就是現在西長安街裡面的新華門樓)的對面兒,仿照香妃家鄉的禮拜寺,修了一座莊嚴肅穆的伊斯蘭禮拜寺樓,香妃想家的時候就過來登樓望卻,于是後就改名叫“望家樓”。
容妃,和卓氏,傳說中的香妃形象的原型_圖
第二,太後知道了香妃刺駕這件事,非常生氣,将其找來問她“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以“唯死而已”相答,太後說:“那麼今日就賜你一死。”香妃頓首拜謝,于是趁乾隆帝單獨宿齋宮之際,命人将香妃缢死。
第三,香妃活着的時候,體内生異香,令人驚異,故得名!
所以,現在我們所說的香妃之謎,大抵上有三個:出身、死亡與奇香。
下面,筆者就為大家解答。
香妃戎裝騎馬畫像(容妃)_圖
出身之謎
香妃,所有有關傳說都指向其出身回部(所以網上有許多小盆友認為典型的江浙美女李沁不合适在《如懿傳》中演香妃,應該讓迪麗熱巴來飾演寒香見一角)。那麼,如果曆史上真有其人的話,也一定能在乾隆妃嫔中查到一位會回部嫔妃!
那麼,乾隆皇帝有沒有回部嫔妃?
有的。
乾隆皇帝一共有過3位皇後,5位皇貴妃,5位貴妃等共40位妃嫔,其中有且隻有一位來自回部,那就是容妃和卓氏!
和卓氏?!這不正應了未亡夫小和卓複仇麼?
錯了!
史書記載,這位容妃是出身和卓氏的,你可以理解為大小和卓的妹妹!反過來說,正因為她是和卓氏,所以就決不能是小和卓的妻子——哥哥還能和妹妹結婚?!
平定回部獻俘_圖
當然,傳說她為亡夫複仇除了她的姓氏是和卓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她是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二月進宮的,當時已27歲了。一個27歲的女子從未嫁過人?所以就有人據此得出亡夫雲雲。但是,我們想一下,乾隆二十五年那已經是清中期——理學盛行,寡婦再嫁奇恥大辱,更何況是歸為天子的乾隆,怎麼能娶一個再嫁的寡婦?
所以,綜上所述,香妃是和卓氏的一個大齡未嫁貴族女子。
那為什麼和卓氏要把自己的一個女孩子嫁給有着仇恨的乾隆?
注意,據史書記載,香妃是和卓氏,其父阿裡和卓為回部台吉,有一個親哥哥叫圖爾都(大小和卓隻能算堂兄);而大小和卓是卓瑪罕木特的兩個兒子,他哥倆叛亂,但容妃一家反對叛亂擁護朝廷。以至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7年),清朝再次平叛後還将配合清軍平叛有功的容妃的五叔、六叔、哥哥及其家屬先後被召進北京,封官晉爵,宴請賞賜。
看來,香妃不僅與乾隆沒仇,家族與清政府關系還很緊密!
乾隆皇帝便裝_圖
被賜死之謎
所以,也就不存在刺駕被太後賜死的可能!另外一個佐證,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後(甄嬛),死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而香妃則死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比皇太後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後賜死的。
事實上,太後與香妃不僅沒仇,反而關系還很好: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乾隆帝就是奉皇太後懿旨,晉封和貴人為容嫔。七年後,也就是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六月初五日,乾隆帝又是奉皇太後懿旨,晉升容嫔為容妃。
孝聖憲皇後(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_圖
奇香之謎
香妃,顧名思義,體内奇香。
我們大家都知道,無論一個人美醜,都會流汗。汗液中混含着少量尿素,尿素是一種有着刺激性氣味的物質,所以人出汗多了,會有臭味。那麼,香妃怎麼會體有異香?
這裡邊有集中說法,一種說法是“香妃”一名牽強附會,本人并無異香——這有可能;第二種,“香妃”的“香”,說的是她“相貌秀色可餐,如果變成美食一定鮮香味美”,這是一種修辭,叫通感——這也有可能;
當然,筆者原來是相信以上兩種說法的。但是,若幹年前,曾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女孩天生異香,越出汗越香,醫生一檢查,發現是她體内汗液發生變異,出現了特異的“香汗”,筆者大膽猜測,“香妃”起名不可能無風起浪,一定與她體内某種變異特質有關!
不管怎麼說,香妃都是一個的确定的曆史人物,且為清朝的一統作出過貢獻。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四月十九日,香妃-容妃在圓明園溘然長逝,終年55歲,死後葬于清東陵!
香妃的一切,都随着為清朝作出的貢獻而愈久彌香。。。。
文:牛奕達
參考文獻:《清史稿》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