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堂筆記
【二】教案
〖一〗教學目标
1.學會文中11個會認字,會寫14個會寫字;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内容,說說園子裡有什麼,“我”和祖父在園子裡做什麼,祖父的園子有什麼特别之處。
3.體會出“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二〗教學重點: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三〗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如果現在你有一個大大的園子,裡面就有這些動物、植物,你會喜歡嗎?為什麼呢?是啊,如果有一個這樣的園子,老師也會流連忘返呢!不過,今天我們要去遊覽的,不是我們自己的園子,而是蕭紅筆下“祖父的園子”。(闆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詞。
2.學生彙報,師指導識字:
3.(出示生字)指名學生帶讀,注意讀準字音。學生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浏覽課文,給課文标上自然段并劃分段落。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充滿快樂的、自由的、美麗的園子)
2.小組讨論: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在祖父的園子裡的哪些場景?
3.全班交流(出示第1~3自然段)
(1)學生齊讀,說說祖父的園中有什麼。有哪些昆蟲?這裡着重寫了哪種昆蟲?作者先是運用了ABB式的疊詞,再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蜜蜂的可愛,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它們的
(2)除了昆蟲,園中還有什麼?(樹)哪些樹?着重寫了。(出示與大榆樹相關的句子)仔細默讀上面的句子,找出作者描寫大榆樹時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拟人、比喻)有什麼作用?
(3)再次齊讀第1~3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此刻你正漫步園中,看到這些富有生機的景物,是多麼陶醉啊。
四、小結。
祖父的園子裡有蝴蝶,有蜜蜂,還有大榆樹,真是生機勃勃,但是不是隻有這些呢?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發現。
第二課時
一、複習故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祖父的園子,看到了裡面的小昆蟲和大樹。現在,我們将進一步認識祖父的園子,看看祖父的園子裡還有什麼好玩的、有趣的事物。
二、精讀課文,重點賞析。
1.走近祖父,感受祖父的慈愛。(出示第4~15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4~15段,思考這部分主要寫了園中的什麼?(人)主要是誰?(“我”和祖父)“我”和祖父在做什麼呢?(在園中栽花、拔草、種小白菜、鏟地、澆水。)
(1)這麼看來,“我”是一個很能幹的孩子嗎?(不是)為什麼?(因為“我”其實并不懂怎麼幹活,都是在搗亂。)從哪裡看出來?(重點詞:瞎鬧、亂鈎、馬馬虎虎)對于“我”這種“幫倒忙”的行為,祖父有沒有生氣?(沒有)從哪裡能看出?(“祖父大笑起來”“把我叫過去,慢慢講給我聽”)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祖父對“我”怎麼樣?(疼愛)真是一位慈愛的祖父,怪不得“我”在園中能如此自由自在。
(2)除了這些,“我”在園中還有哪些樂趣?(摘黃瓜吃、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螞蚱玩)玩膩了,“我”就去幫祖父澆菜,怎麼澆的?(把水往天上揚,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從此處的語言描寫,我們不難看出,“我”此刻無比快樂。
2.走近園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出示第16~17自然段)
在園中,除了生活是自由的,還有什麼也是自由的?
(1)齊讀第16~17自然段,回答上面的問題。(一切都是自由的。)
(2)園子裡太陽底下是怎樣的景象呢?(出示句子:凡是……回答。)齊讀這兩句話,說一說這兩句話寫出了“我”怎樣的内心感受。(“我”對陽光、對光明、對溫暖的向往,在“我”眼裡,一切都是美好的,都充滿活力。)太陽底下除了這個,還有什麼呢?(出示句子:黃瓜願意……問它。)齊讀這兩句話,說一說這兩句話表達了“我”怎樣的内心感受。(“我”覺得黃瓜是自由的,不受約束的,可以看出“我”對自由的向往。)
(3)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很多太陽下的景物,它們都是什麼樣的?找出相關句子,與同學交流。(具體參照第17自然段)這些事物集中反映了一種自由快樂的生活狀态,可見,“我”十分向往這種生活,這種生活令“我”感到十分惬意。因此,“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着了”,快樂地進入了夢鄉。
三、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閱讀“閱讀鍊接”的内容,說說你對課文有什麼新的體會。(從“閱讀鍊接”的内容可以看出,蕭紅後來無限懷念祖父,懷念祖父的園子。作者之所以懷念這個園子,是因為這個園子裡有祖父的疼愛、有快樂的童年。由此可見,童年這段幸福、自由、快樂的生活,在她的生命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以至于讓她念念不忘。)
2.童年的生活、童年的回憶永遠銘記在心,但是童年一去不返,我們也隻能時刻回味與懷念了。帶着對童年的留戀與懷念之情,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參觀了祖父的園子,你一定流連忘返了吧?想一想,你周圍有哪些景物也镌刻着你童年的回憶?試着把它寫下來。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
教學要立足文本的特點,要遵循學生的閱讀規律,從學生閱讀前的理解出發,尋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線索,以此來推進教學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可謂文眼,扣住此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研讀文本,體會園中景物的自由和“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愛給予的,由淺入深,使學生對“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與豐滿,使教學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
2.聯系原著,豐富文本。
節選自小說的課文,聯系原著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準确地把握文本的旨意,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悟水平,可以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更加深入。将課文置于《呼蘭河傳》的背景下,了解蕭紅的人生經曆和内心向往,便可以體會歡樂背後淡淡的哀愁,更好地奠定教學的基調。
3.展開想象,言意合一。
語文學科的本質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抓住文本中既能撥動學生情感心弦,又能引發語言表達的生長點,讓文本“立”起來,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象、表達,走向語言與精神的共同成長。文中祖父的“笑”等細節頗耐人尋味,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文本内容形成的波瀾去理解、推敲、琢磨,想象人物真實的心境,情動而辭發,在語言練習中,走進人物的内心。
【三】練習題
2祖父的園子課時練
第一課時
一、讀拼音,寫漢字。
春天到了,爺爺把我家院子後面的空地上的雜草bá()掉,用來種菜。我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還東一腳西一腳地xiā()鬧。幾天後,爺爺種的菜發芽了,我和爺爺一起chǎn()地,我往往把菜苗當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爺爺澆菜,我拿着水piáo(),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玩累了,我又纏着爺爺陪我去guàng()街。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胖乎乎
圓明白
亮笑熱
三、小蕭紅為我們介紹院子裡的景物時,我們可以看出她怎樣的神态?
【答案】
一、拔瞎鏟割瓢逛
二、圓滾滾明晃晃白花花
亮晶晶笑嘻嘻熱乎乎
三、可以看出孩子極滿足和得意的神态,顯示出她的富有。(意思對即可)
第二課時
一、給黑體字選擇正确的讀音。
蚌殼(bàng bàn) 櫻桃(yīng yīn) 啃吃(kěn kěng)
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 玩膩(mì nì))
二、在括号裡填上恰當的詞。
一()花園一()李子樹一()大草帽
一()谷穗一()狗尾草一()倭瓜花
一()果園一()白蝴蝶一()大蜻蜓
三、判斷下面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相應的括号裡打“√”。
1.蜜蜂則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
()比喻()誇張()拟人
2.蜻蜓飛得那麼快,哪裡會追得上?
()拟人()誇張()反問
3.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
()比喻()排比()拟人
4.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比喻()誇張()排比
四、閱讀《祖父的園子》片段,回答問題。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1)文段運用了的修辭手法。
(2)讀了這段話,你想說些什麼呢?把它寫下來。
(3)仿寫一段話。
【答案】
一、蚌殼(bàng) 櫻桃(yīng) 啃吃(kěn)
倭寇(wō) 水瓢(piáo) 玩膩(nì))
二、一(個)花園一(棵)李子樹一(頂)大草帽
一(個)谷穗一(棵)狗尾草一(朵)倭瓜花
一(個)果園一(隻)白蝴蝶一(隻)大蜻蜓
三、1.(√)比喻 2.(√)反問 3.(√)拟人 4.(√)排比
四、1.排比
2.童年是快樂自由、無拘無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麼美好。(答案不唯一)
3.樹綠了,就像換了新衣似的。蟬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蜻蜓飛來了,就像飛來一架飛機似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