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孫子兵法的五個鐵律

孫子兵法的五個鐵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7:00:59

《孫子兵法》:具備“權變”的思維,才能看到本質的規律。

孫子兵法的五個鐵律(孫子兵法具備權變)1

01、

不要用表象的東西去否定本質,表象有的時候是本質的延伸,但更多的時候會“遮掩”本質。

在某些情況下,表象并不代表本質,甚至是和本質相反的,如果沒有靈活多變的思維習慣,那麼就會被錯誤的角度和因素所束縛,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果不能看到本質,那麼一個人即便是有勇有謀,那麼他的所有勇氣和謀略,都隻會讓他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道者必達于理,達于理必明于權,明于權者不以物害己

這是北海神對河神所說的一句話,意思就是說:懂得道的人必定通達事理,通達事理的人必定明于應變,明于應變的人,不會讓外物傷害他。

一個人不管是向對手進攻,還是抵抗對手的進攻時,都有一個相同的規則,那就是隻要能夠抛開表象,看到背後以道為原則的運行法則,就能避免自己受到傷害,這是智慧的前提,是取勝的重要條件。

孫子兵法的五個鐵律(孫子兵法具備權變)2

在《孫子兵法》之中有這樣一個智慧: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

在《孫子兵法》之中原話是這樣的: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

聰明的将帥思考問題,必須充分兼顧到利害兩方面的條件,在不利的情況下考慮到有利的因素,大事可以順利進行;在有利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到不利的因素,禍患就能夠預先排除。

如果做不到充分思考,利害兼顧,凡事隻看表象,當敵人假裝逃跑時,就輕易的相信敵人真的敗了,最後自然會中對方的圈套。

曆史上有許多類似的戰役,比如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膑的馬陵道之戰,還有秦軍與趙括的長平之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紙上談兵》,還有漢初時期的楚漢之争,都是利用“口袋陣”取勝。

在《三十六計》之中有一個計策:關門捉賊,也被稱之為“口袋陣”和“甕中捉鼈”,意思就是通過一個假象,将敵人引誘到自己已經設好的埋伏之内,然後将其殲滅。

這就是利用對方凡事隻看表象的思維誤區,來達到取勝目的的法則。

孫子兵法的五個鐵律(孫子兵法具備權變)3

02、

有這樣一句話:你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讓你看到的

很多呈現于外在的東西未必是真實的,有的時候表象是内在的延伸,但是更多的時候表象隻是内在的遮掩,遮住的是真實的本質。

如果我們不能看透這一層表象,隻是一味的由表象牽引自己,看到敵軍有挫敗的時候就想趕盡殺絕,看到敵人強大的時候,就連應戰的勇氣都沒有,那麼這一場戰争必輸無疑。

《道德經》的那一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是同樣的道理。

福禍的根源藏在表象背後,而我們卻在隻看到表象的情況下,被情緒所牽引,這不是可悲嗎。

所以将領要有“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的智慧,目的就是看到本質的東西,充分考慮到實質層面的因素,做到利害兼顧,這樣不僅可以順利進行自己的事業,也可以排除隐藏的禍患。

就像《孫子兵法》之中提出的智慧:在看上去可以交戰的時候,不一定非要交戰,在看上去有的道路可以通行的時候,也不一定要去通行,總之不要因為表象而背離本質。

将帥如果能懂得這種機變的道理,才叫真正的懂得用兵。

孫子兵法的五個鐵律(孫子兵法具備權變)4

而人生也是如此,無論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都不要将自己的思維執着于表象上,更不要被表象牽引了自己的情緒,有“權變”的思維,看到背後的本質,才能為人生避開更多的彎路。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