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中國人愛園林,自古便是。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是曆代文人墨客經久不衰的風尚。
圖源:@鹽體奶酪
到了園林,方知春色好,因為眼前的良辰美景,都能化成賞心的樂事。
讓我們一起追随春的腳步,漫步在福建這幾處園林中。
烏山之畔的黎明湖公園,是20年年初重新開園的中式園林公園。
800米長的親水環湖步道,串聯起亭台樓閣、花草假山,高低錯落中移步易景,一派古典園林的景緻。
暗紅色的亭台連廊,綴着精巧的檐樓和雕刻;飛檐翹角的樓閣屋頂,鋪陳着黛色的雕花瓦片;連廊盡頭的空窗和拱門,也有着别出心裁的設計巧思。
以上三圖圖源:@穆勒的桃氣酸奶啵啵冰
一層層漸深的景緻,像山水間生長出來的一阕宋詞。将走入此處的每個人掩藏進詩意的畫卷中,溫柔地延伸了對城市的美好想象。
南公園,是福州唯一的王府古園林公園。借鑒蘇州園林的風格,這兒的長廊總長達300多米,連接着中庭、後院。
以上兩圖圖源:@由不拉幾
全廊采用木質結構打造,橫梁上采用蘇式彩畫,幾百幅繪畫長卷無一雷同。
一幅幅自然山水和花鳥魚蟲定格在橫梁上,憑曲影菡香,流傳百年,穿行其間,仿佛是借古人之眼觀大千世界。
圖源:@福氣很多多
在這兒,随便坐在橋邊的某張椅子上,也能看到安逸自在的「水上人間」。
遙想三百多年前的古人,是否也曾在這兒煮茶吟詩、憑欄賞湖光月色?
在刺桐城裡有這麼一處泉州人私享的“蘇州園林”。
沿湖臨水的古典園林建築,仿若蘇州園林寒碧山莊,卻又在不動聲色中悄悄融入了,閩南建築紅磚古厝的元素與風格。
飛檐翹脊,出磚入石,沿着曲折遊廊透過洞門漏窗,春日的藍天白雲下,構成一幅幅絕妙的園林畫卷。
園林精妙在于框景,通過空窗或洞門截取風景,園子得以擴展,想象得以延伸。自然美、建築美、意境美,共同呈現出一幅流動、詩意的畫。
以上五圖圖源:泉州文旅
暮春的桃花島,在半睡半醒的神态中,顯得無比幽靜清雅。
卧龍書院的每一處風景都透露着典雅别緻,亭台小院,歲月靜好,仿佛讓人置身于千年前。
園林配以亭台樓閣、假山流水、翹角連廊,将書院建設成一個兼具文化功能、觀賞功能于一體的江南園林。
書院内沿小河次第坐落着文昌閣、卷雲亭、迎賓館,基本保持着飛檐鬥拱的閩西客家建築風格。
這些古老建築不僅傳承古代的書香,也融合了現代文化的多元。
以上三圖圖源:@熊糾糾722
好像隻差一場煙雨,這裡就能變回徽宗夢裡的天青色。
圖源:@遍地錦
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和豐富多彩的國際園林風格在這裡彙聚。
江南園、嶺南園、閩台園......園博苑内各座風情各異的園林,精雕細琢,複刻了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園林。
圖源 | @emily0080
充分利用山體景觀,緊扣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北方園林意境精髓,布局規整、富有變化,大氣穩重。
圖源:@羅蔔羅蔔兔
江南園的建築以江南水街為軸線,采用“粉牆黛瓦”的建築風格,瀕水而建,充分展現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特色和古鎮風韻。
民族風情園以民族風情廣場為核心,突出民族大團結大融合的主題。
走進園博苑,就像走進一幅畫,一首詩,這裡有山水自然之美,有詩情畫意之美。
春天的味道,已經在福建的園林裡開始濃郁。
春淡墨,夏蒼翠。
選一天氣好的日子漫步其中,仿佛這園子是自己的,怎一個清閑自在了得。
轉載請标注來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