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8:33:49

随着部分商業業态的恢複,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區出現了大量人員聚集的情況。其中,廣元利州廣場的壩壩茶吸引大量人員聚集、生意火爆。近兩日,一條市民紮堆卸口罩喝壩壩茶的視頻引起全國網友關注,沖上了微博熱搜。據了解,視頻拍攝時間為2月21日下午,視頻裡的地點為廣元市利州廣場。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1

視頻出現當晚,廣元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第19号公告,提醒廣大群衆,當前仍處于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期間,不參與人員聚集活動,也要求各室外經營商戶要拉大經營攤位間距,并做好經營場地消殺工作。城管執法、市場監管部門和基層社區要加強監督、管理,嚴重違反規定的,依法予以處罰。

其實近期,确實不少景區和餐飲場所開始營業了,比如西湖、麗江、秦淮河等景區,一些街邊飯店也在消毒迎客。網絡上就看到不少大排長隊、紮堆喝茶的現象。經過了這一個月的禁足,人們其實早就躍躍欲試地,想要去開展聚會了。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2

這又讓我不由得想起,疫情之前,中國人那種熱愛聚會的傳統思想,我們中國人一直就熱愛着聚會紮堆,逢年過節,有着各種各樣的花式聚會。

疫情之前,在我的朋友圈,人們除了常規聚會,還搞睡衣派對、感恩節派對、舞動治療工作坊、各種讀書會等聚會,而疫情間,這些似乎都轉向了線上,甚至還有人在網上搞雲端蹦迪,雲端派對,雲端音樂會等。眼看抗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這不,馬上就又出來了,他們根本待不住!

我們為什麼如此偏愛聚會?在疫情期間,如何替代這種需求?

派對動物,寂寞中對社會支持的尋求

随着禁足,在家辦公時間的拉長,33歲的莉琪真的有點坐不住了。因為疫情之前,她可是一個活脫脫的派對女王啊!

個性開朗,朋友遍天下的她,做着和影視媒體有關的工作,本來就需要很多的聚會、張羅活動。談了幾次不成功的戀愛,目前還單身的她,晚上常常會被邀約去一些活動,她自己也想通過這種形式去尋找可能的另一半。不過,這種生活,也會傷害她的身體,酒喝得不少,免疫系統低下,整個春節期間,她都窩在家裡,不敢出去的她感冒咳嗽不停,就差發熱了。

幸好沒有感染新冠,她逃過一劫。但是窩在家裡久了,她其實也蠻寂寞的。想起過去,自己之所以喜歡聚會,是因為難以面對單身一個人的寂寞自從上一段戀情失敗之後,她變得抑郁,一個人在家裡總是想一些過去的往事,感到很無助、自我評價降低、對感情缺乏信心,尤其想起自己付出那麼多,對方為何會離自己而去,感到很憤怒、痛苦。而出去聚會,她就似乎又找到了一些力量。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3

她與一些同樣單身失戀的朋友一起彼此安慰,還去彼此介紹和認識新的異性。大家在一起吐槽男人,又挑選好男人,這種生活很像美劇《欲望都市》裡反映的那樣,怎麼能少得了各種聚會産生的情感能量呢?盡管有時候,和新的異性不見得成為男女朋友,但大家相互結識,暢談人生,互訴衷腸,其實也是一種珍貴的人生感受。

所以,莉琪這樣的“派對動物”可能最害怕缺少聚會的夜晚了。你看她現在,一到晚上,素面朝天,不再精心選擇聚會服飾,化上聚會妝容。她隻有一杯清茶一本書,或者守着一部電視劇集,在那兒獨自欣賞。

當然,姐妹淘偶爾也會關心她,大家發起了網絡雲聚會,給她介紹某些聚會場所的雲端活動。但她其實有些懶得去加入了。她也在想,自己密集聚會了兩年,但卻還是沒有找到可心而長久的另一半,是不是自己的方法錯了呢?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4

她想起過去幾任男友,幾乎都卡在一些小事情上,比如:自己有一些強勢,對方不甘心被自己超越或掌控,兩個人會因為一些小事情的決定權争吵,性格摩擦,傷了元氣……其實自己經濟條件很不錯,事業穩定,有車有房,那麼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呢?

她開始想,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其實并不利于自己向内在探索,其實認識的男人越多,越覺得他們某些地方大同小異。自己需要認識那麼多,再決定自己該和誰建立更穩定的關系嗎?會不會以後還是會重蹈覆轍呢?

因此,她開始決定利用這段時間讀一些兩性關系的書籍,更多了解一些男女關系的差異,學會智慧處理男女之道。其實有時候放棄聚會,可能是一件好事呢!她現在不但開始閱讀,也開始報一些網絡的優質兩性心理課程學習……

聚會心态:需求層次理論VS去個性化

那麼,人為什麼愛參加聚會等社會活動呢?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提出, 馬斯洛認為,人類具有一些先天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5

人的需求越是低級的需求就越基本,越與動物相似;越是高級的需求就越為人類所特有。同時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後順序出現的,當一個人滿足了較低的需求之後,才能出現較高級的需求,即需求層次

另外,各種基本需要的出現一般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順序,但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按照這個順序出現。而所謂的社交需要,其實是根植于人類内心深處的自然需要。屬于較高層次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求。

缺乏社交需要的特征:因為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例如:一個沒有受到父母關懷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沒有價值,所以在學校交朋友,無視道德觀和理性地積極尋找朋友或是同類。譬如說:青少年為了讓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幫别人做牛做馬,甚至吸煙、惡作劇等。

針對社交需求滿足而進行的措施有:提供人際社交往來機會,支持與贊許人們尋找及建立和諧溫馨的人際關系,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等。

所以,社會動物的人類,在滿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後,就要尋找社交,且還會在社交中增強内在安全感、被尊重感,感受到被關懷的價值感,擁有更多情感歸宿感,也為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積蓄力量和條件。

難怪,不少人如果遭到群體的排斥、排擠、孤立等,或者自己患了社交恐懼症,會感覺到很痛苦,也會來到心理咨詢師處尋求治療。渴求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懼感,早日順利地融入群體。而聚會,就是群體在一起最常用的方法。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6

君不見曾經成都的寬窄巷子,人們在茶館喝茶聚會、打橋牌、擺龍門陣、打麻将;重慶的洪崖洞,永遠人滿為患,人們吃火鍋、逛吊腳樓、坐郵輪;五一、十一的各大景點,西湖邊、長城上、天安門廣場上……都成了人山人海。其實中國人似乎是尤其愛聚會紮堆的。

我也曾去過歐洲等各國,尤其是奧地利、瑞士等中型旅遊城市或小鎮,我發現這兒的人其實不太熱衷社交紮堆,尤其是周六日,一些城市的超市商家都是打烊的,人們安心做着禮拜,可能喜歡在家裡看書、學習、冥想、祈禱、作畫、觀景,回歸内在生活。有的甚至返璞歸真,電視也很少看,社交媒體登得也不一定多。隻是可能偶爾約上一兩個好友,去附近酒吧茶坊坐一坐,安靜地交流一下。人生得意是清歡。

所以,其實聚會不宜多,但要精。不見得是多人大聚會,其實幾個好友之間的傾心交談也是一種幸福感。确實有人說,似乎人越多,内心反而越覺得孤單,根本沒有被理解的感覺,可能反而更多的是膚淺的快感、刺激、過度地熱鬧、浮躁。

像社會心理學上提到一種去個體化現象,社會心理學家費思廷格等人認為,在群體中,人們有時會感到自己被淹沒在群體中,于是個人意識和理解評價感喪失,個體的自我認同被群體的行為與目标認同所取代,個體難以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行為、自制力變得極低,結果導緻人們加入到重複的、沖動的、情緒化的,有時甚至是破壞性的行動中去,這種現象叫做去個體化。

人們在群體中,一旦面臨群情高漲,情緒激動,就很容易處于去個體化的狀态,當個體處于去個體化狀态時,個人的行為就較少的受自己的個性和意志的支配,而傾向于依從整個群體的狀态,群體的規模越大,氣氛越強烈,越易于引發人的去個體化狀态。投入群體暴亂活動的個人,往往忘乎所以,處于去個體化狀态。去個體化狀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的意識,降低了個人對于社會評價的關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懼和承諾等行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其實我們看到的一些群體暴動、足球流氓、宗教組織極端行為等現象,也是某種程度去個體化所緻。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7

因此,聚會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會滿足你社會歸宿感的需要,也可能會讓你投入去個體化的群體情緒化之中,減少自我覺知和調控,沖動做出悔恨的事情來。這個大家也是有經驗的,聚會中一時沖動,你喝酒過量,酒精中毒了?交到不良朋友,身心受損?賭博上瘾,賠上身價?

疫情階段,什麼可以替代聚會?

這段時間,對于聚會動物,對于外向的,社會活動一向比較多的人,貌似非常難熬。但也可以成為最佳的反省期。

首先,多一些時間閱讀學習充電。像例子中的莉琪,這些天減少了聚會和約會,反而可以在家裡閱讀一些兩性方面的書籍,她看了《愛情心理學》,重讀了《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系列全套書籍,還精心地寫了讀書筆記。她發現,原來“男人約會往北,女人約會往南”,自己過去戀情的失敗,很多時候也是不了解男性心态,想要控制改變男方,導緻對方的反抗和回避,最後分手告吹。她決定“求同存異”,差異化地看待男女關系,抓大放小,不要太較真,Let it go.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8

同時,線上雲聚會,雲交流,也是一種方便、快捷、綠色、環保的社交方式。我的不少朋友每天其實也不閑着,定時和工作夥伴預約線上的溝通交流絡繹不絕。甚至比線下能聚在一起的人更多。拿我們心理咨詢師而言,過去線下案例督導,一個房間最多能坐下二十個人。但現在的網絡雲交流,在ZOOM聊天室裡,一次督導可以聚集六七十個心理咨詢師朋友,那感覺真的是棒棒的。而且,還能加入參與像在上海、深圳等外地的督導小組,跨越山海,突破壁壘,你可以手拿一杯咖啡,穿着家居服,坐在松軟的沙發上進行這場交流,随時随地,自由自在,過程中還能兼顧帶娃等瑣事,一舉多得!此時你不但沒有孤獨感,反而多了社會歸宿容納感哦!

夏日狂歡派對情侶(派對女王夜夜笙歌)9

最後,購買線上課程、進行直播、自媒體寫作、宣傳和推廣、在線購物等網絡在線生活工作方式,可能成為當前和未來主流。一切轉線上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我們在這次疫情中最大的體會了。像我本人,在疫情階段,購買了三種課程進行學習,我和丈夫甚至還會一起在睡前聽老師講課,不但拉近和名師的距離,也拉近了夫妻關系。而在陪伴孩子在線跟老師學習語數外、練鋼琴、舞蹈過程中,其實節省了很多路上的時間,慵懶中的效率,效率中的自在。自主自覺學習,讓學習真正融入生活細節當中,而不隻是一種任務和形式。有利于孩子自律能力,學習習慣、興趣的培養和養成。隻要你敢于發現嘗試,而不過分沉迷上瘾,你會看到更多線上生活的福利哦!

文/安因 燕園心理團隊


你喜歡哪種形式的聚會?

社交給你帶來了哪些好處?

▷私信我,獲取9.9元專屬你的心理測評

▷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