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介紹Access數據庫的另一個對象“窗體”,窗體是管理數據庫的窗口,它也是連接用戶和數據庫的橋梁,通過窗體,用戶可以很方便的輸入數據、編輯數據、查詢數據,用戶也可以對數據進行排序和篩選以及顯示想要的數據,對數據的所有操作,用戶都可以在窗體界面完成,這種操作方式不僅直觀,而且方便和快捷,沒有過多的複雜操作。
我們可以創建不同類型的窗體,以便實現我們想要的功能。窗體主要有以下幾類,可以按照需求來選擇适合自己工作内容的窗體。
不同類型的窗體1、【控制窗體】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控制程序的運行窗體,這類窗體執行用戶的請求是通過“按鈕”的觸發,也包括其它控件如列表框和組合框等,來接受和執行用戶的操作。
下面這個窗體就是一個控制窗體,點擊按鈕可以實現用戶的要求:
點擊按鈕後,這個窗體就會自動關閉:
2、【數據操作】
用來對表和查詢等進行顯示和編輯等一系列的操作。下面這個窗體,就是顯示查詢數據的窗體,顯示每個學生的班級和每個學生的姓名:
3、【信息顯示窗體】
這類窗體主要用來顯示信息,主要通過數值或者圖表的形式來顯示一些信息。
4、【交互信息窗體】
主要用于需要自定義的各種信息窗口,包括警告和提示信息等。
那麼Access數據庫如何創建窗體?我們先來介紹最簡單的一種創建方法
通過創建選項卡下的“窗體”創建相應表的窗體首先,在左側窗格選中學生成績表“xscj”,點擊“創建”選項卡,繼續點擊“窗體”:
出現了下面的界面: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窗體将學生成績表“xscj”中的字段顯示了出來,隻是顯示的格式和我們原來學生成績表“xscj”中的格式不一樣,原來的表是是以一條記錄的形式顯示給我們的,而現在整個窗體隻有一個人的信息,也就是我們在這個窗體上能夠看到的學生隻有“張碧晨”一個人,這也就讓用戶能夠透過窗體來訪問到數據庫裡面存儲的學生成績啦。
這種訪問方式既簡潔又直觀,能夠很清晰的表達每個學生的成績信息。
其次,我們對每個字段旁邊的标簽進行修改,當然了這種修改隻是在窗體的視圖下我們能夠看到,它是不對數據庫進行修改的,如下圖:
更改之後的窗體标簽名稱能夠給用戶提供很好的直觀的表達,所在對上面窗體标簽的設計是必要的。我們要想改某個标簽直接雙擊标簽即可:
第三,當我們改完标簽之後,如果我們想要看下一個人的成績應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點擊最下面的小三角号,點擊小三角之後,就可以得到下一個人的信息啦:
可以看到下一個人的名字就換成了“楊幂”,她的平均分是及格的,能夠很直觀的看到她的很多信息。我們也可以繼續點擊,進而查看第三位學生的成績,以此類推,可以一直點到原數據表的最末尾。
第四,那麼我們如何來保存這個窗體呢?
在“xscj”名稱下點擊右鍵,選擇“保存”即可:
彈出下面這個對話框:
我們為它取個名字,也可以用原來表的名字,點擊确定,可以看到在左側窗格下,多出了一個窗體類型的分類:
保存後,我們将這個窗體進行關閉:
然後雙擊這個窗體圖标:
最後,可以将這個窗體設計的好看一些,通過開始選項卡下面的字體和填充等設置,對窗體進行外觀的設計:
直接點擊“創建”選項卡,然後點擊“窗體設計”,就會出現下面的界面:
繼續點擊“設計”選項卡,點擊添加現有字段,就會出現右側的字段列表:
然後,點擊右側的“顯示所有表”,所有數據庫中已經存在的數據表都會顯示出來:
繼續點擊“xscj”表前面的黑色加号,就可以顯示該表的所有字段啦:
而學生成績表當中的這些字段,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将需要的字段拖進我們剛剛創建的窗體上,當然啦,布局可以按照我們自己的意願進行設計,下面我們将“班級”、“姓名”、“yy”、“yw”、“sx”他“總分”字段拖進剛剛創建的窗體上,怎麼拖進呢,我們可以雙擊這個字段,它自動就上去:
剛剛所做的一切操作都是在窗體的“設計視圖”下工作的,怎麼辨别窗體目前是處于哪個視圖呢?我們可以右鍵單擊“窗體1”,可以看到目前我們的窗體正處于哪個視圖下了:
在“設計視圖”下,我們可以對整個窗體的布局進行設計,可以對左側的标簽進行修改和設計,可以移動到不同的位置,而右側的内容相當于是關聯到某個字段,這個一定要和前面的标簽相對應,否則就會出現錯位,使得用戶誤讀數據,下面的這個窗體,通過右側屬性表的格式選項,在内容和外觀上做了簡單的修飾:
怎麼來看一下,我們設計後的效果呢?也就是在“窗體視圖”下顯示是怎麼的效果,同樣右鍵點擊窗體1:
然後點擊“窗體視圖”,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真正布局效果:
點擊下面的小三角來查看下一位學生的成績:
也可以選擇數據表視圖來顯示多條數據:
打開數據表視圖的效果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這個表和我們原表的格式特别相似,實際上它就是按照原表的格式進行顯示的,它可以顯示所有學生的數據。
Access數據庫“空白窗體”的創建Access數據庫第三種創建窗體的方法,就是通過創建選項卡下的“空白窗體”,來創建相應的窗體。
1、創建“空白窗體”
點擊“創建”選項卡→“空白窗體”選項,就創建了一個空白的窗體:
可以看到右側出現了數據庫中已經存在的數據表,并且可以看到裡面有哪些字段,我們将需要的字段雙擊進入我們的空白窗體當中:
目前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布局界面,也就是用戶能夠看到的操作界面的樣子,我們點擊右鍵可以看到,這個窗體目前處于布局視圖:
我們同樣可以對這個窗體進行保存,命名等操作,點擊右鍵保存,重新命名為“窗體3”:
我們在布局視圖下,同樣可以對左側的标簽進行修改,将一些字段名稱修改成我們便于識别的名稱:
我們可以直接通過窗體布局工具中的格式選項下的内容對窗體上的各個控件進行各種設置,設計成漂亮的模樣:
我們将這個窗體關閉,重新在左側的窗格進行打開,就進入到了我們們的窗體視圖,也就是用戶能夠操作的視圖下的界面,窗體視圖下的界面是允許用戶可以進行各種操作的:
2、“窗體”、“窗體設計”和 “空白窗體”的區别
創建選項卡下有三個相應的窗體,它們分别是“窗體”、“窗體設計”和 “空白窗體”:
那麼,這三個窗體在創建的過程中有什麼區别呢?
區别就是,它們在創建的時候所處的環境不同,自然操作也有區别,“窗體”在創建的時候直接進入到“布局視圖”,而在布局視圖下的特點就是将每個學生的數據直接顯示了出來,此外,“窗體”在創建的時候是自動将我們選中的數據表中所有的字段添加到窗體中的,不需要我們去雙擊添加:
而“窗體設計”在創建的時候直接進入到“設計視圖”,下面這個就是“設計視圖”下的窗體:
如果要在窗體上添加字段,是需要我們從右側的表中去雙擊字段的,而且窗體中的實際數據内容是不顯示的:
剛剛上面我們講的“空白窗體”,它進入的環境是布局視圖,它和“窗體”的區别在于,可以任意選擇我們需要的字段内容,而“窗體”直接将數據表中的所有字段都添加到窗體上,可以看到“空白窗體”是顯示學生成績數據的:
以上三種創建窗體的方式靈活多變,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需要進行相應的選擇。
大家可以慢慢體會一下這三種窗體的實際區别。
Access數據庫“窗體設計工具”的使用通過“創建”選項卡下面的窗體欄,随便選擇一種方法來創建一個已有數據表的窗體,我們選擇“窗體”選項:
上面創建的窗體處于“布局視圖”下,我們可以進入到它的設計視圖當中,就是點擊右鍵,選擇“設計視圖”:
進入“設計視圖”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窗體上有“窗體頁眉”、“主體”和“窗體頁腳”:
可以将“窗體頁眉”和“窗體頁腳”删除掉,用鼠标選擇窗體頁眉,右鍵直接删除,然後将“主體”向上拖,将頁腳向下拖,這樣可以擴大我們的“主體”範圍:
而此時,窗體上的控件都是在一個表格裡面,我們無法對某個單獨的控件進行移動:
我們可以通過“窗體設計工具”中的“排列”選項下的“删除布局”,來實現對單個控件的移動和修改:
這時,我們就可以對某個控件單獨進行移動和修改了:
為什麼我們在移動控件的時候,标簽列和數據列都跟着動?就是因為這兩個控件是關聯在一塊的,我們可以将鼠标移動到标簽列或者數據列左上角的四方形上面 ,這時候再進行移動,就隻移動一個控件啦:
我們同時也可以對控件的高度和寬度進行修改,我們用鼠标操控在選中狀态下出現的各個結點可以實現改變大小的操作,當然我們也可以批量進行選中和操控,位置大小是可以随意改變的:
如果我們還想要将這些控件都放在一個表格裡面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鼠标框選上所有的控件,然後點擊排列選項下的“堆積”就可以實現啦:
可以看到,所有的控件都放到了一個表格裡面,它們成為了一個整體,此時可以整體對它們進行修改移動啦:
還可以通過風格線對邊框進行設置,包括顔色、邊框的類型和粗細:
選擇了顔色、虛線和加粗,設置完之後,我們點擊右鍵,選擇窗體視圖,看一下效果:
想要删除窗體上多餘的字段,可以選擇要删除的字段控件,删除即可:
删除之後就剩下這幾個字段内容啦:
怎麼将它們的高度設置成一樣呢?可以通過排列選項下的“大小/空格”來進行選擇“至最高”或者“至最短”:
我們選擇“至最短”的效果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所有的控件都和最短的一樣啦,當然,至最高就和最高的一樣。
窗體屬性中的“彈出式”和“連續”窗體的設置在創建窗體之前,我們先來用“生成表查詢”語句,生成一個“學生成績單”,将我們想要的内容輸出到新的表中:
查詢語句為:
select 班級,姓名,總分數,成績分類
into 學生成績單
from xscj
生成了新的表:
打開新生成的“學生成績單”進入到設計視圖将總分數格式改成固定,小數位數設置成2位:
可以使用新生成的“學生成績單”數據表啦:
然後,我們通過創建選項卡來創建一個“學生成績單”的窗體,并将其保存名字為“學生成績單窗體”,點擊确定,窗體就會自動保存成功:
保存後的窗體在左側的窗格内的“窗體”下可以找到,下次打開直接雙擊即可:
然後點擊“窗體布局工具”中設計選項卡下的“屬性表”:
将所選類型的内容改成“窗體”:
可以看到窗體的屬性表下面有“格式”、“數據”、“事件”、“其他”、“全部”等項目:
我們點擊“其他”屬性,可以看到有一個彈出方式,默認是“否”,我們改成“是”:
可以關閉窗體,重新雙擊進入窗體,看看有什麼效果,可以看到,這個窗體不再成為數據庫嵌入的一部分,而是成為一個窗口彈了出來:
可以單擊右鍵,回到設計視圖下的模式:
除了對窗體進行彈出設置,我們還可以對窗體進行連續窗體設置,在格式下的默認視圖選擇“連續窗體”:
然後,我們回到窗體視圖下的效果就是可以通過滾動右側的下拉條,連續查看所有的學生信息啦,而它與單個窗體的區别就是,單個窗體隻能顯示一個學生的數據,連續窗體卻能顯示所有學生的數據:
打開昨天創建好的窗體,雙擊打開窗體,并右鍵進入設計視圖,或者直接右鍵單擊進入設計視圖模式:
先将右側屬性表中的“允許數據表視圖”選擇“是”選項:
然後在默認視圖下選擇“數據表”:
這時,我們來保存窗體後,運行窗體,也就是右鍵單擊窗體選擇保存後,再選擇窗體視圖,即為運行模式:
可以看到,窗體的數據格式變成了數據表的樣式,不再是一個單個的數據記錄:
繼續設置“分割窗體”,右鍵單擊進入“設計視圖”,把默認視圖中的選項設置為“分割窗體”:
這回看看效果咋樣,保存後進入窗體視圖,可以看到上面是數據表信息,下面是單個的信息,這就是“分割窗體”:
那麼如何将數據表放在下面呢,讓它們換一下位置,我們依然回到“設計視圖”下進行設置,在屬性表中找到“分割窗體方向”将選項設置成“數據表在下”:
也可以設置在左或者在右邊,隻是效果不同罷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數據表在下”的效果吧,保存進入窗體視圖:
為了将上面的單個信息顯示完全,我們可以将上面的控件大小設置一下,我們先來調整一個控件的适當高度,然後讓其它的都和這個一樣,選擇“至最短”:
結果各個控件都變成一樣啦,寬度我們直接批量選中控件,用鼠标拖窄即可:
進入到我們窗體視圖下看看效果:
這樣,我們能夠很方便的通過窗體來訪問數據表,或者通過窗體對數據表進行相應的修改。
結語:喜歡的請關注和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