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豐家衛 通訊員 肖明葵 劉永丹
作為早在1979年率先邁出國門、參與國際建築市場承攬業務的中國央企,中交四航局于2004年開始進入印尼修建碼頭,積極響應 “一帶一路”倡議。18年來,中交四航局建設者漂洋過海,将中國技術、中國标準帶到印尼,推動“中國技術 中國标準 中國設備 中國管理”的全鍊條“走出去”,在印尼建成馬倫達工業區一期碼頭工程、Karang Taraje項目等十餘個項目,有效改善了印尼的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為印尼國家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出力,為改善印尼民生造福,加強了中國和印尼的友誼與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譜寫了踐行“一帶一路”的動人篇章。
大洋深處施工:建設者穿着救生衣睡覺
印尼蘇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島上礦産資源豐厚,因“地上出産油,地下也出産油”:棕榈油和石油,對印尼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4年7月,位于該島東南部占碑市的印尼中石油BCD項目外海設施安裝工程正式動工,這是中交四航局在印尼參與建設的首個項目,印度洋上的滔天大浪、遠海作業的施工資源匮乏給建設者帶來了巨大挑戰。
“印度洋上的大浪可以把漁船舉至浪巅,然後翻轉倒下,施工海況十分惡劣。”時任四航局“樁5”船長羅熾輝回憶當年建設情景,印象十分深刻:“施工團隊都駐紮在四周看不到陸地的生活船上,好幾次早上起來,印度洋的暗湧把固定位置的纜繩斷了,船已經跑遠了。所以,隊員都需要穿着救生衣睡覺,以免發生意外。”
由于在大洋深處的外島施工,存在着施工資源匮乏、交通不便等諸多困難。從印尼首都雅加達到占碑項目,需要使用“海陸空”三種交通工具:先坐飛機到占碑市,再坐2小時汽車到岸邊,最後還需要坐2小時快艇。在離岸15公裡的施工點旁,一艘2000噸的方駁,8個集裝箱,構成了項目部海上辦公和生活區的全部。碼頭為全鋼結構,所有構件在巴淡加工好後運到現場進行安裝。在測量控制、構件裝船運輸、導管架安放、沉樁控制以及錨鍊鋪放等方面直接體現了離岸項目的特點。
在茫茫的印度洋上,中交四航局建設團隊發揮“埋頭苦幹、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優良傳統,加大人員投入,引進該領域專業工程師,轉變管理模式,優化施工工藝,僅用時7個月便高效、優質完成施工任務,有效保障了當地的能源運輸。
随後,中交四航局建設團隊又曆時一年,再次完成建設印尼芝拉紮電廠取水口項目的施工任務,為當地緩解供電壓力提供有效支撐,拉動了當地的工業經濟和社會發展。
緻力生态保護: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自2013年始,中交四航局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相繼在印尼參建、完成了馬倫達工業區一期碼頭工程項目、萬丹工程項目等十餘個項目,不但推動了當地資源開發,提升了工業區核心競争力,促進了印尼國内、國際商業交流,而且緻力于做好生态環境保護,促進當地就業和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以及職業發展,對當地社會經濟騰飛和民生福祉做出了中國央企貢獻。
2012年11月,馬倫達工業區一期碼頭工程開工。項目建設過程中,中交四航局建設團隊突出屬地化用工,聘用大量印尼人擔任工程部生産工程師、安全工程師、測量工,對表現優異的屬地管理人員提供多樣發展機會,為當地留下一批技能工人。時任項目副經理陳水泉說:“我們讓印尼當地人參與項目管理,手把手給他們示範,同時下達量化指标,提高考核标準和待遇。”工程師ACHMAD RIZAL在這個團隊中工作一年六個月,負責預制場的管理。對于如何評價這一年半時間與中國項目團隊的合作。ACHMAD RIZAL直截了當地說:“So good for me(對我來說太好了)”。
印尼多個項目施工區域緊鄰印度洋,附近海域碧波魚躍,栖息着衆多珍稀動物,重點環境敏感點多。中交四航局建設者始終堅定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結合施工區域生态環境實際情況,配置環保崗位,采取多種策略,在印度洋上展現出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美麗景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