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官員官職大小是按品級劃分的,有着一品到九品劃分,并且有文官和武官的區别。
封建社會是一種身份社會,有禮教的等級和規制,特别是上層社會中,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中的官員官服更是充分體現着這一思想。
宋朝時的官服
明朝時,官服的規制繼承了唐宋以來用顔色區分品級的傳統,一至四品用紅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品,九品用綠色。
除此之外,明朝的官服又開創了補服制度,補服就是前胸和後背綴有用金線和彩絲繡成補子。文官官服的補子繡的飛禽,武官官服的補子繡的是走獸。
不同品級官員的補子也是不同的,文官中一品是仙鶴,二品是錦雞,三品是孔雀,四品是雲雁,五品是銀雞,六品是鹭鸶,七品是紫鴛鴦,八品是黃鹂,九品是鹌鹑,排不上品級的文職官員是練雀。
清朝時的頂戴花翎
因為官服補子上的禽獸圖案,所以民間有百姓戲稱為“衣冠禽獸”。文官帶有祥和福瑞寓意的鳥類官服文質彬彬,武官帶有剛毅果敢寓意的獸類官服威風凜凜,也是一種别樣的風采。到清朝時,也大抵沿用了這一區分官員品級大小的補子,但同時加上了原本遊牧民族時的頂戴花翎等一些顯示身份飾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