搲,這個字有點嚼頭,雖然人們經常挂在嘴邊,可書面語中基本不用,就連《新華字典》都不予收錄,而且在古代官修文獻中,也極少看到它的影子。
搲,一個極其常見的口語詞
不過,這個字實在太接地氣了,老百姓喜歡得不得了,除少數客家方言區以外,其他各大方言區的人們差不多都在用、都在說。
"沒吃飽,再給我搲一勺米。"
"搲把瓜子喫喫。"
"他喝醉了耍酒瘋,叫他老婆搲了個大花臉。"
搲,是一個産生時期不早于唐宋的口語詞"搲"字最早見于北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年)完稿的《集韻》。
《集韻》裡,"搲"字有三見,分别是:平聲烏瓜切,音蛙,手捉物也;上聲烏瓦切,吳俗謂手爬物曰搲;去聲烏化切,吳人謂牽挽曰搲,或作攨。
古代韻書中的“搲”字
北宋真宗時期(1008年)的官修《廣韻》中,雖然沒有"搲"這個字,但是有其異體字"攨",注音為:"去聲胡吳切",釋義為:"吳人雲牽亦為攨"。
據此,"搲"字的産生時期應該不早于唐宋。
從曆史文獻上看,"搲"這個字,主要用例都出現在元代以來的戲曲、小說等俗文學著作中,應該是一個口語詞,如:
元無名氏《陳州粜米》第一折:"我量與你米,打個雞窩,再搲了些。"
清蒲松齡《日用雜字·飲食》:"大瓢搲來酵子發,下手先扠二百拳。"
清張岱《陶庵夢憶·爐峰月》:"餘挾二樵子從壑底搲而上,可謂癡絕。"
搲,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方言中的音、義依《集韻》,在古代漢語中,"搲"有三義、三音。
一義為"手捉物",就是以手或器皿取物,其音為烏瓜切,相當于現代漢語普通話中wā;
一義為"手爬物",就是用手抓取或者扒取物品,其音為烏瓦切,相當于現代漢語普通話中wǎ;
一義為"挽",就是牽挽,其音為烏化切,相當于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wà。
古代韻書中的“搲”字
依《漢語大詞典》,"搲"字在現代方言中的音、義,與古代漢語大緻相同、略有差别。
其一,表示"牽挽"義的"搲",在現代漢語方言非常少見,大概隻出現在上海方言中,如"他去意已決,再也搲勿回來勒",且調類為陰平。
其二,表示"用手或者手持工具取物品",在現代漢語中依然從烏瓦切,讀如wǎ,意思與"舀"相近,但是又有所區别。
舀水
舀,在現代漢語中,指用瓢、勺等取東西(多指流體),如舀水,舀湯。
搲,在程度上、力度上要大于"舀"。如:搲一瓢糧食,搲一勺米,很少有人會說"搲一瓢水",如果非要"搲水",那麼這被搲的水應該不太多,差不多快到甕底兒了,不費點力氣,怕是掏搲不出來。
再如,"去沙堆上搲點兒沙,回來炒瓜子用。" "你把西瓜瓤搲到盤子裡,再撒點白糖。"等等。
搲米盛飯
總之,薄取謂舀、起底謂搲,輕搲謂舀、重舀謂搲,流體用舀、膏固用搲。
其三,由"手爬物"這個義項,引申出"抓撓"義,從讀音上看,從烏瓦切、烏瓜切的都有,例如:"一不小心,讓貓把我的兩隻手都搲破了。"
另外,由"抓撓"義,又引申出其他一些義項。
一瓢飲
焦急、心亂如麻:"我這會兒心裡頭正抓搲呢,你不要再給我添亂了。"
撕扯、打架:"兩人沒說上幾句話,就抓搲到一塊兒,打起來了。"
連哄帶騙:"好不容易攢了一點錢,都讓那兩個小舅子搗搲走了。"
搲,與"挖"沒有關系搲,讀音為wa,意思也與"手爬物" "手捉物"有關,好多人便以為應該寫作"挖",其實這是錯誤的。
"挖"本作"穵",首見于清朝《字彙補》,其本義為掘、掏,意思是用工具或手從物體内向外扒出,如挖土,挖井,挖河,挖地窖,挖隧洞。
用瓢舀水
搲,雖然也有用工具或用手抓取、扒取物品的意思,但"搲"是指向内抓取,而不是往外扒出,跟"挖"不一樣的。
況且,"搲"字至遲在唐宋時期就出現了,而"挖"字則是在清朝的時候才出現,所以說,"搲"和"挖"不是一回事。
這裡順便說一句,在明清小說等古代文獻中,"搲"字的俗寫很多,有㧚、邷、捾、掗、瓦,還有一個字打不出來(舌鬥)。哦對了,"挖"也曾經是"搲"的俗寫。
“舌+鬥”,這個字打不出來
所謂的俗寫,即古代漢語中的正字俗寫現象。
中國傳統裡文字有正俗之分,又稱為正寫和俗寫。正字是較符合造字原意,在社會上層通行的字體;俗字則是在下層社會通俗流行,但字形不合規範,多為民間為書寫方便,減省或變化筆劃,甚至借用别字而成。
在明清小說中,一些口語詞往往難以寫出正字,故有種種不同的俗寫,甚至訛字、錯字、别字層出不窮。
搲米盛飯
"搲"字是個典型口語詞,所以在元曲雜劇、明清小說中也出現了一些俗寫的情況。
《西遊記》第一回:"你看他一個個: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抛彈子,邷麼兒,跑沙窩,砌寶塔……"
《西遊記》第八十一回:"我相你有些兒偷生㧚熟,被公婆趕出來的。"
《西遊記》第五十回:"果然那鍋熱氣騰騰的,煮了半鍋幹飯。就把缽盂往裡一掗,滿滿的掗了一缽盂,即駕雲回轉。"
上例中的"㧚" "邷" "掗",實際上都是"搲"字的俗寫、異寫,都是表示用手抓取這個動作。(張文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