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化定興
來源 | 化外之地(ID:huawaizhidi)
忍,可以說是中國文化裡的一個重要方面,謙和忍讓的諄諄教誨裡,都與忍息息相關。“謙”有謙虛、謙讓之意,“和”主要講和諧,“讓”主要說忍讓。要做到這些,沒有一點“忍”功是不行的。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裡,忍也不可缺少。比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包容,那麼就要懂得容忍。在安慰人時,我們也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現在不少人家裡挂着大大的“忍”字,幾乎和“甯靜緻遠”“厚德載物”一樣受歡迎。
挂着這樣的大字,恐怕不是光為了美觀,更是一種内心的向往,盡管并不是所有的忍都是一種美德。這同時也說明,修煉“忍”功不是件易事。拿情侶來說,為什麼需要磨合,主要因為對方都存在一些問題,一時半會難以忍受彼此。再說平常的吵架,一旦平靜下來就會想:如果當時自己忍一下,就不會把事情弄得這麼糟糕。
忍具有多重含義,比如忍耐、容忍等等,彼此雖有共同之處,但側重并不同。美國人明恩傅就觀察到中國人特别懂得忍耐。在他看來,“忍耐”這個詞包含着三層差異相當大的意義。首先,它表示一種能夠不帶抱怨、憤怒或不滿等情感而長久等待的行為或素質;其次,它表示一種能夠平靜地或鎮定自若地面對或承受任何苦難的力量或行為,即一種沉靜的耐力;最後,它還可以被用作“堅韌”的同義詞。而中國人忍耐特性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毫無怨言地等待、處之泰然地承受這樣一種能力。
作家餘華的小說《活着》可以說把中國普通人的忍耐描寫得淋漓盡緻。主人公福貴不管是面對家道中落,還是親人故去,都表現出了極強的忍耐力。餘華說:“作為一個詞語,‘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所以,很多人說中國的百姓是易于管理的,如果有人铤而走險,往往是被逼到無路可走,但凡有路,就會選擇忍耐,而不是反抗。
能夠有這種忍耐力,與一個民族的性格有關,也與其所倡導的文化有關。我們常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就是因為我們覺得要想成功,就需要經曆一些磨難,也會努力忍耐其中的種種苦。孟子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于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就成了忍辱負重的典範。
這種忍耐與忍受,有生存本能的成分,因為改變不了,所以隻能忍耐,與現實達成妥協;有心理的因素,那就是堅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坐等雲開見月明;有智慧的因子,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所以蘇轼說:“古人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因此可以看出,在忍耐這件事上,中國人還是頗有功力的。但說到容忍,恐怕情況就沒那麼樂觀。容忍推而廣之就是說包容或寬容,比如要包容别人的缺點、包容不同的意見、包容别人的批評等。有時,一個人可以忍受饑寒交迫,忍受貧窮,但是要忍一口氣就顯得異常困難,要容忍别人的缺點和批評也難。因為忍耐多數時候是出于無奈及對自己的寬容;而容忍需要一定的雅量和境界。
胡适的老師布爾在與胡适的一次談話中說:“我年紀越大,越感覺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根據這個基本觀點,胡适撰寫了《容忍與自由》一文。胡适在同年《自由中國》10周年紀念會上,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觀點。胡适的主要觀點是“沒有容忍,就不會有自由”;容忍是一種難得的态度,是一種值得贊許的美德;要養成容忍的雅量;不容忍主要源于人們相信自己所信就是絕對真理,他說:“人類的習慣總是喜同而惡異的,總不喜歡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為。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胡适的《容忍與自由》一文發表後,引來了不少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責難。從政治哲學角度來說,胡适的觀點與論證确有很多不足,但從現實情況而言,我倒是十分同意胡适提倡的容忍态度。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還是學術争鳴,都需有這樣一種态度,否則就會充滿戾氣和傲慢。
早在1926年5月24日,胡适在天津裕中飯店讀魯迅雜文集《熱風》有感,于是緻信魯迅、周作人及陳西滢,對他們之間長達八九個月的筆戰表示惋惜。信中說:“我深深地感覺你們的筆戰裡,雙方都含有一點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覺地影響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們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信中還說:“我是一個愛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個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