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去超市購買調味品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一個問題,貨架上的澱粉、生粉、泡打粉到底是什麼關系,他們的用途是一樣的嗎?如果沒搞懂這些,買回家以後亂用,菜肴的口感會降低一大截。要弄清楚這三者的關系其實也不難。
狹義的“生粉”和“澱粉”用途差别是很大的,很多人用錯,難怪廚藝提升不上去,雖然這二者隻差一個字,但在使用上差異化還是很顯著的。
(一)澱粉,生粉,泡打粉是什麼意思
(1)我們先說澱粉,它其實是一個泛稱,比較正規的解釋應該是,農産品經過工業加工後的産品,它不僅可以用于食品,還可以用于紡織品以及塑料等多種産品的加工生産,當然我們這裡講的澱粉,主要是針對食品而言。
食用澱粉的定義,我們可以從《澱粉及澱粉制品生産許可證審查細則》中得知:以谷類,薯類,豆類為原料,不經過任何化學方法處理,也不改變澱粉内在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加工而成的食用澱粉。
(2)生粉又是怎麼回事呢?生粉這個名詞出現在粵菜當中,就好比把醬油分為生抽和老抽是一個道理,這裡的生粉,它其實并不專指一種澱粉,不過,人們為了更好的區分,一般會默認生粉指的就是玉米澱粉。
(3)泡打粉,它是一種複合膨松劑,俗稱為發粉、焙粉,它由堿劑、酸劑和填充劑組成,一般在制作餅幹或者是糕點的時候用到,平時烹饪并不多見。
所以這個泡打粉,和前面的澱粉還有生粉絲毫沒有任何關系,這個我們就不展開講了。
(二)生粉和澱粉的用途
如果我們按照傳統的思維慣性,把生粉理解為狹義的玉米澱粉,那麼它和廣義的澱粉其實就是包含關系。要弄清楚生粉和澱粉的用途,實則就是弄清楚玉米澱粉和澱粉的關系。
上面其實已經提到,澱粉它同樣也是一個泛指,谷類,薯類,豆類為原料,都可以制作成澱粉,所以我們可以從中間找出一個代表。薯類澱粉的代表:紅薯澱粉、馬鈴薯澱粉、木薯澱粉、甘薯澱粉等。豆類澱粉的代表:如綠豆澱粉、豌豆澱粉等。谷類澱粉的代表:如小麥澱粉、玉米澱粉等。
把生粉當作是谷類澱粉的話,那麼它和薯類以及豆類澱粉的使用有什麼差别呢?
生粉(玉米澱粉)
吸濕性很強,适合挂糊上漿,我們在滑炒或者是醋熘的時候可以用到,比如說一些雞、鴨或者是豬肉、牛肉很嫩的部位,都可以用玉米澱粉上漿。
澱粉(紅薯澱粉、土豆澱粉、綠豆澱粉)
1、紅薯澱粉,它的吸水性強,很适合給肉類上漿,也可以做成粉絲或者是粉皮,它的口感很黏,在做菜的時候一般就給豬肉片、魚片上漿,它可以保持一個透明度,而且勁道比較好。
2、綠豆澱粉,這種澱粉的吸水性小,色澤比較白,一般價格相對貴一點,經常會拿來做粉絲。
3、土豆澱粉,這種用途比較廣泛,适合腌肉或者是勾芡,黏性很足。它可以用來做土豆粉,因其上漿、勾芡不如玉米澱粉的細膩程度好,所以一般用得比較少。
(三)總結
按照科學的解釋,澱粉也稱團粉、生粉或芡粉,也就是說澱粉和生粉沒有區别,生粉就是澱粉,隻不過人們為了加以區分,喜歡用狹義的解釋來理解這二者的關系,把澱粉當作是紅薯澱粉或者是土豆澱粉以及綠豆澱粉的特指,生粉則特指玉米澱粉。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就清楚這二者的關系了,用狹義的理解,就是玉米澱粉和紅薯澱粉的差異,其使用區别。一個是上漿,一個是勾芡。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首發于頭條号,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